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37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一种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踏板,踏板上可拆卸地设有多个柔性挂钩,所述的柔性挂钩包括支撑管,支撑管顶部设有钩体,支撑管底部与踏板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管通过拉绳与踏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行间跨越的难度,又避免了操作人员重复性攀爬光伏柔性支架,不需要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帮忙抬举,有利于节省人力。有利于节省人力。有利于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柔性支架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柔性支架主要由横梁、钢索(包括光伏组件固定钢索、承重钢索)、拉线、地锚/边锚构成,光伏组件一般距离地面为4m,在光伏柔性支架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在地面搭设脚手架,其工作量比较大,再加上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大,光伏组件安装过程中会随时进行移动(包括光伏组件固定钢索同行内的移动和光伏组件固定钢索行间的移动)。因此现阶段多采用吊架作为安装平台,吊架包括踏板和挂钩,踏板为钢板,面积一般为2

4m2,重量为几十斤,吊架在光伏组件固定钢索同行内的移动比较简单,但是在光伏组件固定钢索行间移动比较困难,因为不能顺着钢索滑动,需要跨越不同的光伏组件固定钢索。
[0003]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介绍,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吊架进行改进,用于降低吊架在光伏组件固定钢索行间的跨越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减小行间跨越的难度,又避免了操作人员重复性攀爬光伏柔性支架,不需要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帮忙抬举,有利于节省人力。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包括踏板,踏板上可拆卸地设有多个柔性挂钩,所述的柔性挂钩包括支撑管,支撑管顶部设有钩体,支撑管底部与踏板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管通过拉绳与踏板连接。
[000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踏板上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外螺纹连接筒连接,外螺纹连接筒可转动地与支撑管连接。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踏板地面设有多个耳板,耳板与拉绳连接,拉绳从外螺纹连接筒内部穿入至支撑管内,并从支撑管外壁的出线孔穿出。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管外壁设有导轮组件,导轮组件位于出线孔上方。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管上设有拉绳收纳架,拉绳收纳架用于收纳多余的拉绳。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外螺纹连接筒顶部设有密封环板和挡板,密封环板和挡板之间设有滚珠,挡板与支撑管底部固定。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拉绳一端系在耳板上,拉绳另一端设有拉环,拉环的直径大于出线孔的直径。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外螺纹连接筒外壁设有扳手卡口或六棱柱或四棱柱。
[00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柔性挂钩包括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和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的长度比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的长度长,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14]优选地,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的使用方法,步骤为:初始状态:吊架挂接在A行光伏柔性支架上,支撑管通过外螺纹连接筒固定踏板上,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挂接在光伏柔性支架的高位绳索上,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挂接在光伏柔性支架的低位绳索上,拉绳收纳在拉绳收纳架上;行间跨越的过程如下:步骤S1、旋转外螺纹连接筒将柔性挂钩的支撑管与踏板脱离;步骤S2、松开拉绳,使踏板由空中下放至地面;步骤S3、分别将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和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依次转移至B行光伏柔性支架的高位绳索和低位绳索上;步骤S4、操作人员转移至B行光伏柔性支架上;步骤S5、操作人员利用拉绳将踏板上拉,直至踏板与柔性挂钩贴近;步骤S6、转动外螺纹连接筒将柔性挂钩的支撑管与踏板连接;步骤S7、将拉绳收纳在拉绳收纳架上并绑紧固定;吊架的行间跨越过程完毕。
[0015]本专利技术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吊架,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质量最重的踏板放至地面,用于减小整个吊架的重量,先将柔性挂钩进行转移,后将踏板拉起,然后再将踏板与柔性挂钩固定,这样既可以减小行间跨越的难度,又避免了操作人员重复性攀爬光伏柔性支架,不需要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帮忙抬举,有利于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吊架结构图(支撑管与踏板分离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吊架结构图(支撑管与踏板连接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行间跨越原理图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行间跨越原理图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行间跨越原理图图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行间跨越原理图图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吊架前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吊架三维结构图;图9为图8中C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外螺纹连接筒结构图。
[0017]图中:踏板1、柔性挂钩2、支撑管201、钩体202、拉绳203、外螺纹连接筒204、密封环板204.1、挡板204.2、滚珠204.3、出线孔205、导轮组件206、拉绳收纳架207、拉环208、耳板3、光伏组件固定钢索4、高位绳索401、低位绳索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包括踏板1,踏板1上可拆卸地设有多个柔性挂钩2,所述的柔性挂钩2包括支撑管201,支撑管201顶部设有钩体202,支撑管201底部与踏板1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管201通过拉绳203与踏板1连接。所述的拉绳203为麻绳,拉绳203不用于承重,而是用于牵引踏板1,便于操作人员能够站在钢索上将踏板1拉起。当需要进行行间跨越操作时,先将踏板1下放至地面,一方面可以减轻吊架移动时的整体重量,另一方面将硬连接的挂钩改为了柔性挂钩2,操作人员将柔性挂钩2挂接在另一行光伏组件固定钢索上时,难度会大大降低。另外,整个转移过程中不需要地面上其他操作人员帮助,利于节省劳动力。
[0019]进一步地,踏板1与柔性挂钩2连接方式为:踏板1上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外螺纹连接筒204连接,外螺纹连接筒204可转动地与支撑管201连接。外螺纹连接筒204顶部设有密封环板204.1和挡板204.2,密封环板204.1和挡板204.2之间设有滚珠204.3,挡板204.2与支撑管201底部固定。外螺纹连接筒204外壁设有扳手卡口或六棱柱或四棱柱。利用扳手旋转外螺纹连接筒204将其安装在踏板1上内螺纹孔上。支撑管201为空心结构,一方面可以减轻柔性挂钩2重量,另一方面用于在支撑管201内穿装拉绳203,拉绳203主要从内螺纹孔穿入支撑管201内,在从支撑管201外壁的出线孔205穿出。位于出线孔205以上的部分,支撑管201可以实心的杆。
[0020]进一步地,踏板1地面设有多个耳板3,耳板3与拉绳203连接,拉绳203从外螺纹连接筒204内部穿入至支撑管201内,并从支撑管201外壁的出线孔205穿出。
[0021]进一步地,支撑管201外壁设有导轮组件206,导轮组件206位于出线孔205上方。导轮组件206包括导轮或导辊,用于减小拉绳203在拉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避免拉绳203磨损断裂。
[0022]进一步地,支撑管201上设有拉绳收纳架207,拉绳收纳架207用于收纳多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包括踏板(1),其特征在于:踏板(1)上可拆卸地设有多个柔性挂钩(2),所述的柔性挂钩(2)包括支撑管(201),支撑管(201)顶部设有钩体(202),支撑管(201)底部与踏板(1)可拆卸地连接,且支撑管(201)通过拉绳(203)与踏板(1)连接;所述的柔性挂钩(2)包括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和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高端绳索挂接用挂钩的长度比低端绳索挂接用挂钩的长度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其特征在于:踏板(1)上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外螺纹连接筒(204)连接,外螺纹连接筒(204)可转动地与支撑管(20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其特征在于:踏板(1)地面设有多个耳板(3),耳板(3)与拉绳(203)连接,拉绳(203)从外螺纹连接筒(204)内部穿入至支撑管(201)内,并从支撑管(201)外壁的出线孔(205)穿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01)外壁设有导轮组件(206),导轮组件(206)位于出线孔(205)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01)上设有拉绳收纳架(207),拉绳收纳架(207)用于收纳多余的拉绳(20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行间跨越用的吊架,其特征在于:外螺纹连接筒(204)顶部设有密封环板(204.1)和挡板(204.2),密封环板(204.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洋洋熊仁树陈富来王龙海秦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惠东润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