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活性剂
,具体涉及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普通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只含有一个亲水基和一个疏水基。但是,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并具有很好的表面性质,可广泛用于工业清洗等领域。
[0004]普通的表面活性剂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生产工艺中,泡沫会给生产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特定的生产工艺的需求,需要利用低泡表面活性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低泡环保清洗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多种组分复配得到,独立化合物的表面活性剂报道很少。此外,对于单独的独立化合物的低泡表面活性剂存在着合成技术难度大、操作条件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泡或中泡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其抑泡性和表面性能较好。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通式(JK
‑
n)为:
[0008][0009]其中,n为12、14、16或18。
[00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通式(JK
‑
n)为:其中,n为12、14、16或18。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烷基胺和丙烯酸加入到有机溶剂A中,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ME
‑
n;所述反应中间体ME
‑
n的结构通式为:C
n
H
2n+1
NHCH2CH2COOH;中间体ME
‑
n其中,n为12、14、16或18;(2)向反应中间体ME
‑
n中加入衣康酸,并混合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NT
‑
n,所述反应中间体NT
‑
n的结构通式为:其中,n为12、14、16或18;(3)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中间体NT
‑
n中,混合反应,反应完成后,蒸去有机溶剂A,采用有机溶剂B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JK
‑
n。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胺为十二烷基胺、十四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和十八烷基胺;或,所述有机溶剂A为乙醇和/或异丙醇,优选为异丙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的温度为60~82℃,优选为75℃;反应的时间为2.5~4.5h,优选为3h;或,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60~82℃,优选为75℃;反应的时间为7~9h,优选为8h;或,所述步骤(3)中制备表面活性剂JK
‑
n的步骤中,反应的温度为60~82℃,优选为75℃;反应的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来顺,陈立娜,李传彬,高明远,丁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