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9036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通式(J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活性剂
,具体涉及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普通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只含有一个亲水基和一个疏水基。但是,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并具有很好的表面性质,可广泛用于工业清洗等领域。
[0004]普通的表面活性剂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生产工艺中,泡沫会给生产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特定的生产工艺的需求,需要利用低泡表面活性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低泡环保清洗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多种组分复配得到,独立化合物的表面活性剂报道很少。此外,对于单独的独立化合物的低泡表面活性剂存在着合成技术难度大、操作条件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泡或中泡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其抑泡性和表面性能较好。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通式(JK

n)为:
[0008][0009]其中,n为12、14、16或18。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将烷基胺和丙烯酸加入到有机溶剂A中,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ME

n;所述反应中间体ME

n的结构通式为:
[0012]CnH2n+1NHCH2CH2COOH;
[0013]中间体ME

n;
[0014]其中,n为12、14、16或18;
[0015](2)向反应中间体ME

n中加入衣康酸,并混合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NT

n,所述反应中间体NT

n的结构通式为:
[0016][0017]其中,n为12、14、16或18;
[0018](3)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中间体NT

n中,混合反应,反应完成后,蒸去有机溶剂A,采用有机溶剂B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JK

n。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上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作为抑泡剂、低泡或中泡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合成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产品JK

n抑泡性能、低泡或中泡性能和表面性能较好。
[0023](2)用于合成本申请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JK

n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生产成本较低。
[0024](3)本申请制备多头基表面活性剂JK

n的方法不需要高温反应,能耗低。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2的红外谱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2的核磁谱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2的质谱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4的红外谱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4的核磁谱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4的质谱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6的红外谱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6的核磁谱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6的质谱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8的红外谱图;
[003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2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图;
[003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4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图;
[003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6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图;
[003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经重结晶提纯后的产物JK

18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图;
[0040]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反应的方程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4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通式(JK

n)为:
[0044][0045]其中,n为12、14、16或18。
[0046]具体的,所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为:
[0047][004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上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0049](1)将烷基胺和丙烯酸加入到有机溶剂A中,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ME

n;所述反应中间体ME

n的结构通式为:
[0050]C
n
H
2n+1
NHCH2CH2COOH;
[0051]中间体ME

n;
[0052]其中,n为12、14、16或18;
[0053](2)向反应中间体ME

n中加入衣康酸,并混合反应,得到反应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基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通式(JK

n)为:其中,n为12、14、16或18。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烷基胺和丙烯酸加入到有机溶剂A中,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ME

n;所述反应中间体ME

n的结构通式为:C
n
H
2n+1
NHCH2CH2COOH;中间体ME

n其中,n为12、14、16或18;(2)向反应中间体ME

n中加入衣康酸,并混合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NT

n,所述反应中间体NT

n的结构通式为:其中,n为12、14、16或18;(3)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中间体NT

n中,混合反应,反应完成后,蒸去有机溶剂A,采用有机溶剂B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多头基表面活性剂JK

n。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胺为十二烷基胺、十四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和十八烷基胺;或,所述有机溶剂A为乙醇和/或异丙醇,优选为异丙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的温度为60~82℃,优选为75℃;反应的时间为2.5~4.5h,优选为3h;或,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60~82℃,优选为75℃;反应的时间为7~9h,优选为8h;或,所述步骤(3)中制备表面活性剂JK

n的步骤中,反应的温度为60~82℃,优选为75℃;反应的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来顺陈立娜李传彬高明远丁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