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27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及其应用,属于选矿药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抑制效果强、选择性良好、药剂用量少,且绿色环保的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应用于硫化铅锌矿的浮选。具体地说,是将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一种浮选抑制剂,并将其应用在硫化铅锌矿浮选中抑制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粘土矿物)。类矿物(粘土矿物)。类矿物(粘土矿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选矿
,进一步属于选矿药剂
,具体涉及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铅锌矿是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的铅锌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铅锌消费和贸易大国。随着多年来的强化开采,使得我国优质的铅锌资源消耗殆尽,原矿品位逐渐贫化,因此铅锌矿的选矿技术日益成为影响我国整个铅锌工业的关键因素。
[0003]硫化铅锌矿的选矿通常是采用浮选方法,根据铅锌矿物的可浮性,优先浮选硫化铅矿物,再浮选硫化锌矿物。脉石中主要是以石英为主,但同时有大量绿泥石、高岭石和云母伴生,由于它们属于粘土矿物,多以微细粒存在(粒度<0.004mm),因此难以抑制。
[0004]在硫化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特别是浮选硫化锌时,由于大量石灰的添加,导致浮选泡沫粘稠,矿物浮选的选择性降低,大量微细粒的硅酸盐矿物上浮,导致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降低,因此,脉石抑制剂的添加与使用势在必行。目前工业上多采用的抑制剂为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等,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水玻璃用量小时,抑制效果不佳,水玻璃用量大时,严重影响精矿的过滤。因此,寻找一种更为高效、适用于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的抑制剂对于我国的铅锌资源高效环保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抑制效果强、选择性良好、药剂用量少,且绿色环保的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应用于硫化铅锌矿的浮选。具体地说,是将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一种浮选抑制剂,并将其应用在硫化铅锌矿浮选中抑制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粘土矿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由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组成。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在硫化铅锌矿浮选工艺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和应用,具体应用操作如下:1.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均为固体粉末状,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40%、40%、20%,合计100%,常温下混合搅拌均匀。
[0010]2.将该组合抑制剂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5%的水溶液进行使用。
[0011]3.对硫化铅锌矿进行磨矿。
[0012]4.将磨好的矿浆加入浮选机内进行浮选分离。浮选工艺流程为:优先浮选硫化铅
矿物,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得到铅精矿;选铅尾矿再浮选硫化锌矿物,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得到锌精矿,三次扫选后得到尾矿。根据矿物的可浮性,优先浮选硫化铅矿物,依次添加硫酸锌进行抑制硫化锌矿物(搅拌3min),25
#
黑药(搅拌1min),即可浮选硫化铅矿物(刮泡3~5min);浮选硫化铅的尾矿再进行浮选硫化锌,依次添加石灰进行抑制硫矿物(搅拌3min),添加配制好的脉石抑制剂抑制硅酸盐矿物(搅拌3min),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铜活化硫化锌矿物(搅拌3min),添加一定量的丁基黄药和起泡剂(搅拌1min),即可浮选锌矿物(刮泡3~5min)。
[0013]5.上述步骤得到的铅粗精矿经过两次精选,可以得到铅品位60%以上的铅精矿;锌粗精矿经过三次精选,可以得到锌品位50%以上的锌精矿。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成分为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40%、40%、20%,合计100%。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都属于有机酸及其盐,我们在大量的试验中发现,该组合抑制剂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以绿泥石、高岭石和云母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微细粒硅酸盐矿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方铅矿和铁闪锌矿的可浮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浮选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由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组成。
[0018]所述的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的质量配比为(1~3):(1~3):(0.5~1.5)。
[0019]所述的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的质量配比为2:2:1。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的应用为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在硫化铅锌矿浮选工艺中的应用。
[0021]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在硫化铅锌矿浮选工艺中的应用具体操作包括前处理和浮选步骤,具体如下:A、前处理:1)将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的水溶液得到脉石抑制剂a;2)将待处理硫化铅锌矿经磨矿得到物料b;B、浮选:将物料b中依次添加硫酸锌、25
#
黑药、石灰、脉石抑制剂a、硫酸铜、丁基黄药和起泡剂经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得到铅精矿;选铅尾矿再浮选硫化锌矿物,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得到锌精矿,三次扫选后得到尾矿。
[0022]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某地的硫化铅锌矿,原矿含铅2.50%,含锌2.86%。原矿的矿物组成见表1。矿石中的
目的矿物为方铅矿和铁闪锌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同时干扰矿物为黄铁矿。矿石浮选分离的难点在于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这三种硅酸盐矿物(占33.13%),均属于粘土矿物,嵌布粒度极细(<0.004mm),造成锌回收困难。
[0023]表1原矿的矿物组成按照上述应用方法,浮选工艺流程为:优先浮选硫化铅矿物,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得到铅精矿;选铅尾矿再浮选硫化锌矿物,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得到锌精矿,三次扫选后得到尾矿。在锌粗选作业添加脉石抑制剂800g/t,得到的生产技术对比指标见表2。生产结果表明,添加脉石抑制剂800g/t,锌精矿的锌品位提高了4.02%,锌回收率提高了5.01%。
[0024]表2生产技术指标对比。
[0025]实施例2
[0026]某地的硫化铅锌矿,原矿含铅3.73%,含锌5.31%。原矿的矿物组成见表3。矿石中的目的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同时干扰矿物为黄铁矿。矿石浮选分离的难点在于黄铁矿更多,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这三种硅酸盐矿物(41.10%)也更多,造成锌回收的困难更大。
[0027]表3原矿的矿物组成按照上述应用方法,浮选工艺流程为:优先浮选硫化铅矿物,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得到铅精矿;选铅尾矿再浮选硫化锌矿物,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得到锌精矿,三次扫选后得到尾矿。在锌粗选作业添加脉石抑制剂1000g/t,生产得到的对比指标见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由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的质量配比为(1~3):(1~3):(0.5~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石酸、柠檬酸和海藻酸钠的质量配比为2:2:1。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细粒硅酸盐类矿物组合抑制剂在硫化铅锌矿浮选工艺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阚赛琼梁溢强杨林杨芳张晶吕超乔吉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