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25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原料预处理、开清棉、梳理、并条、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定型;原料预处理包括对莱赛尔纤维抗原纤化处理、对聚乳酸纤维表面刻蚀处理和对羊绒纤维的和毛处理。通过对羊绒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预处理使得纺纱过程较为顺利的进行,通过对莱赛尔纤维的抗原纤化处理,使得所制备的混纺纱在纺纱和后续的使用过程不易原纤化。并通过合适工艺的选择,使制备的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条干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属于混纺纱制备


技术介绍

[0002]聚乳酸(PLA)是能够替代石油的可再生新型纤维,其从谷物中取得,来源丰富,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特点,制品废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的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纤维。其织物面料手感、悬垂性好,抗紫外线,具有较低的可燃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适用于各种时装、休闲装、体育用品和卫生用品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莱赛尔”纤维是一种绿色的纺织服装面料,它不仅具有天然纤维棉花所具有的舒适性、手感好、易染色等特点,还具有传统粘胶纤维所不具备的环保优点。莱赛尔纤维以可再生的竹、木等捣碎后形成的浆粕为原料,莱赛尔纤维可将木质浆粕的天然特性完全再现,即使纤维燃烧、腐烂,也能生物降解,无废弃物,无副产品。
[0004]羊绒纤维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日照时间减少(秋分)时长出,抵御风寒,日照时间增加(春分)后脱落,根据光照时间的长短,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由于羊绒纤维的稀有程度,并且由于其纤维较短,纺制的难度较大,并且纯纺羊绒纱线的成本较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较为昂贵。
[0005]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亲肤性能,并且莱赛尔纤维同样具有舒适性、手感好的特点,羊绒与其混纺,不仅可以兼顾羊绒纤维的保暖性,还可以兼具聚乳酸纤维的亲肤性和莱赛尔纤维的舒适性。但是由于聚乳酸纤维的表面较为光滑,并且莱赛尔纤维在纺纱工艺过程中较易原纤化,均对纺纱过程造成影响,使得所制备的混纺纱的条干均匀性较差。
[0006]半精纺生产工艺兼顾了粗纺工艺和精纺工艺的优点,成为制备羊绒纱线较为普通的生产工艺。如何采用半精纺制备一种具有良好均匀性的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通过对羊绒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预处理使得纺纱过程较为顺利的进行,通过对莱赛尔纤维的抗原纤化处理,使得所制备的混纺纱在纺纱和后续的使用过程不易原纤化。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原料选择:所选取的原料包括羊绒纤维、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所述羊绒纤维的细度在14

15微米,长度在36

38毫米;所述莱赛尔纤维的细度为1.3dtex,干强度为3.72

4.40dtex/cN;
[0011]S2、原料预处理:包括对莱赛尔纤维抗原纤化处理、对聚乳酸纤维表面刻蚀处理和对羊绒纤维的和毛处理;
[0012]对莱赛尔纤维抗原纤化处理是指将莱赛尔纤维浸渍抗原纤化处理液,所述抗原纤化处理液中包括去离子水、交联剂活性材料、强酸性催化剂、抗菌剂和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
[0013]对聚乳酸纤维表面刻蚀处理是指将聚乳酸纤维置于酸性溶液中,并进行超声波振荡,取出后再进行烘干,再浸渍有机溶剂;
[0014]对羊绒纤维的和毛处理是将按照10

15%的重量比例的和毛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绒纤维上,并堆放20

24小时;所述和毛处理剂由去离子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按照100:10:3

5:0.2

0.5:0.2

0.5:1

2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0015]S3、开清棉:按照混纺比例将经过预处理后的羊绒纤维、聚乳酸纤维进行清花并打包,制成混合纤维包;再将混合纤维包与莱赛尔纤维按照混合比例进行第二次清花;将第二次清花后的混合纤维经过凝棉器喂入给棉机,并经过V形帘将混合纤维均匀输送至单打手成卷机中,形成混合纤维棉卷;
[0016]S4、梳理:采用梳理机对混合纤维棉卷进行梳理,制成混合纤维条,生条定量为18.5

19.0g/5m;
[0017]所述梳理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隔距如下:给棉板~给罗拉0.16mm,给棉板~刺辊0.32mm,除尘刀~刺辊0.34mm,刺辊~锡林0.12mm,后固定盖板~锡林0.32mm,前固定盖板~锡林0.30mm,锡林~盖板间为0.26、0.22、0.20、0.24、0.22mm,锡林~道夫0.12mm;各主要运转部件速度:锡林220r/min、刺辊630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2.21,盖板线速度86mm/min,道夫速度18r/min;
[0018]S5、并条: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
[0019]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58;喇叭口直径为3.0mm;
[0020]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4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35;喇叭口直径为2.8mm;
[0021]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2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1;喇叭口直径为2.6mm;
[0022]S6、粗纱工序:采用HY491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35倍,粗纱捻度4.2捻/10cm;
[0023]S7、细纱工序: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转速为230r/min,捻系数为420,双喇叭口间距为12mm,总牵伸倍数为53.8,后区牵伸倍数为1.32,罗拉表面隔距为28
×
38mm,前罗拉加压为160N/双锭,中罗拉加压为230N/双锭,后罗拉加压为150N/双锭;隔距块为2.3mm,锭速为8000r/min;所制备的细纱的细度在35

40Nm;
[0024]S8、络筒工序:络筒张力不大于单纱强力的10%,相对湿度控制在75

80%;
[0025]S9、定型:定型工序采用真空调湿定型机。
[002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抗原纤化处理液中包括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10

15质量份的交联剂活性材料、5

10质量份的强酸性催化剂、10

15质量份的抗菌剂和5

10质量份的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
[002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交联剂活性材料为丁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醚化三聚氰胺和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所述强酸性催化剂选自二壬基萘磺酸、甲磺酸、对甲基苯磺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所述抗菌剂是将长碳链烷基叔胺、长碳链含氯烷醇、乙醇混合,回流反应所制备而成。
[002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和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绒聚乳酸莱赛尔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择:所选取的原料包括羊绒纤维、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所述羊绒纤维的细度在14

15微米,长度在36

38毫米;所述莱赛尔纤维的细度为1.3dtex,干强度为3.72

4.40dtex/cN;S2、原料预处理:包括对莱赛尔纤维抗原纤化处理、对聚乳酸纤维表面刻蚀处理和对羊绒纤维的和毛处理;对莱赛尔纤维抗原纤化处理是指将莱赛尔纤维浸渍抗原纤化处理液,所述抗原纤化处理液中包括去离子水、交联剂活性材料、强酸性催化剂、抗菌剂和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对聚乳酸纤维表面刻蚀处理是指将聚乳酸纤维置于酸性溶液中,并进行超声波振荡,取出后再进行烘干,再浸渍有机溶剂;对羊绒纤维的和毛处理是将按照10

15%的重量比例的和毛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绒纤维上,并堆放20

24小时;所述和毛处理剂由去离子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按照100:10:3

5:0.2

0.5:0.2

0.5:1

2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S3、开清棉:按照混纺比例将经过预处理后的羊绒纤维、聚乳酸纤维进行清花并打包,制成混合纤维包;再将混合纤维包与莱赛尔纤维按照混合比例进行第二次清花;将第二次清花后的混合纤维经过凝棉器喂入给棉机,并经过V形帘将混合纤维均匀输送至单打手成卷机中,形成混合纤维棉卷;S4、梳理:采用梳理机对混合纤维棉卷进行梳理,制成混合纤维条,生条定量为18.5

19.0g/5m;所述梳理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隔距如下:给棉板~给罗拉0.16mm,给棉板~刺辊0.32mm,除尘刀~刺辊0.34mm,刺辊~锡林0.12mm,后固定盖板~锡林0.32mm,前固定盖板~锡林0.30mm,锡林~盖板间为0.26、0.22、0.20、0.24、0.22mm,锡林~道夫0.12mm;各主要运转部件速度:锡林220r/min、刺辊630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2.21,盖板线速度86mm/min,道夫速度18r/min;S5、并条: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58;喇叭口直径为3.0mm;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4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35;喇叭口直径为2.8mm;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2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1;喇叭口直径为2.6mm;S6、粗纱工序:采用HY491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35倍,粗纱捻度4.2捻/10cm;S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特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华家那羊绒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