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06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9
本申请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包括立柱和支撑平台,所述立柱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台,调节台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的一端固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背离第一丝杠的一侧固设有刀架台,第一丝杠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且第一螺纹套与调节台转动连接,调节台朝向第一螺纹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第二螺纹套与调节台转动连接,第二丝杠远离调节台的一端固设有第一配重块,调节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本申请具有保证加工精度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毛坯均为合金铸件,加工工序比较复杂,从图纸到成品,一般都要经过40到60个工序。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大多采用铣削的方式进行加工。
[0003]航空发动机叶片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刀具会通过立柱和刀具架完成沿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完成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加工刀具通过刀具架沿Y轴伸出至极限时,容易导致立柱的重心偏移,存在有影响加工精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证航空发电机叶片的加工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及支撑平台组合结构,包括立柱和支撑平台,立柱沿水平方向与支撑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立柱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调节台,调节台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调节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套和安装板,第一螺纹套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套与调节台之间转动连接,安装板与第一丝杠固定连接,安装板背离第一丝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刀架台,调节台朝向第一螺纹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且第二螺纹套与调节台之间转动连接,第二丝杠远离调节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调节台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转动,此时第一丝杠通过安装板和刀具架使加工刀具沿Y轴运动,同时第二丝杠使第一配重块运动,从而通过刀具架和第一配重块的相向运动和相背离运动来使刀具架和第一配重块始终保持平衡,从而使立柱的重心不易于发生偏移,进而实现了保证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精度。
[0008]可选的,所述立柱在收纳腔处相对的两个内壁贯穿开设有通槽,通槽沿竖直方向开设,通槽内设置有第三丝杠,第三丝杠与立柱之间转动连接,第三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第三螺纹套的两侧均与立柱抵接,且第三螺纹套与调节台之间固定连接,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三丝杠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丝杠转动使第三螺纹套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第三螺纹套使调节座沿竖直方向运动,调节台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螺纹套和第三丝杠使调节台在
运动过程中更稳定。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三丝杠的顶端贯穿立柱并伸出至外侧,第三丝杠伸出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直齿轮,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两个第三丝杠之间,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主动直齿轮,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立柱的顶壁,第二主动直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主动直齿轮与第二从动直齿轮啮合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主动直齿轮使两个从动直齿轮转动,从而从动直齿轮使第三丝杠转动,实现了两个第三丝杠同步转动的效果。
[0012]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三丝杠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设置在通槽内,且传动辊与立柱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辊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滑槽,两个传动辊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立柱的两侧,导向杆的两端均与立柱之间固设有吊杆,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朝向立柱的侧壁固设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第二配重块的一端伸入滑槽内,第三丝杠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直齿轮,传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传动直齿轮啮合的第二传动直齿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丝杠通过第一传动直齿轮和第二传动直齿轮使传动辊转动,传动辊通过滑槽使传动杆运动,从而传动杆使第二配重块沿导向杆滑动,由此第二配重块根据调节台的位置来改变自身的位置,使第二配重块和调节台始终保持平衡,从而使立柱的重心不易于发生偏移,进而实现了保证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精度。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开设有缺口,缺口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底座,底座与立柱固定连接,支撑平台在缺口处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收纳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联动板,第一联动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一联动板与支撑平台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滚轮内固设有第一转辊,第一转辊与两个第一联动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支撑平台内开设有空腔,第一转辊的一端伸入空腔内,支撑平台内开设有用于第一转辊移动的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连通第一收纳槽和空腔,第一联动板与支撑平台朝向立柱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内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联动板,第二联动板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二联动板与支撑平台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二滚轮内固设有第二转辊,第二转辊与两个第二联动板之间均转动连接,第二转辊的一端伸入空腔内,支撑平台内开设有用于第二转辊移动的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连通第二收纳槽和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装置使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第一转辊使第一滚轮沿第一收纳槽滚动,第二转辊使第二滚轮沿第二收纳槽滚动,从而使第一转辊通过第一联动板使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转辊通过第二联动板使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以上机构,在立柱与支撑平台相连处设置为阶梯状,使得整体结构的重心后移,同时设置双排导轨使立柱移动时更加稳定。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为双轴电机,支撑平台在空腔处的内壁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移动座上,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分别与第三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辊伸入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适配的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一转辊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一L型板,第一转辊和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与第一L型板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辊伸入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
有与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适配的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二转辊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二L型板,第二转辊和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与第二L型板之间转动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一从动锥齿轮使第一转辊转动,第一L型板能够使第一转辊与第三驱动电机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一从动锥齿轮始终啮合;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主动锥齿轮使第二转辊转动,第二L型板能够使第二转辊与第三驱动电机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第二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始终啮合。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同步转动的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滚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1)及支撑平台(2)组合结构,包括立柱(1)和支撑平台(2),立柱(1)沿水平方向与支撑平台(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收纳腔(11),收纳腔(1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调节台(3),调节台(3)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32),调节台(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套(321)和安装板(322),第一螺纹套(321)与第一丝杠(32)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套(321)与调节台(3)之间转动连接,安装板(322)与第一丝杠(32)固定连接,安装板(322)背离第一丝杠(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刀架台,调节台(3)朝向第一螺纹套(32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33),第二通孔(3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丝杠(34),第二丝杠(34)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341),且第二螺纹套(341)与调节台(3)之间转动连接,第二丝杠(34)远离调节台(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342),调节台(3)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螺纹套(321)和第二螺纹套(341)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1)及支撑平台(2)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在收纳腔(11)处相对的两个内壁贯穿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沿竖直方向开设,通槽(12)内设置有第三丝杠(13),第三丝杠(13)与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第三丝杠(13)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131),第三螺纹套(131)的两侧均与立柱(1)抵接,且第三螺纹套(131)与调节台(3)之间固定连接,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三丝杠(13)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1)及支撑平台(2)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丝杠(13)的顶端贯穿立柱(1)并伸出至外侧,第三丝杠(13)伸出立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直齿轮(132),第二驱动装置(14)设置在两个第三丝杠(13)之间,第二驱动装置(1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41)和第二主动直齿轮(142),第二驱动电机(141)安装在立柱(1)的顶壁,第二主动直齿轮(142)与第二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主动直齿轮(142)与第二从动直齿轮(132)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1)及支撑平台(2)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丝杠(13)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辊(15),传动辊(15)设置在通槽(12)内,且传动辊(15)与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辊(15)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滑槽(151),两个传动辊(15)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16),两个导向杆(1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立柱(1)的两侧,导向杆(16)的两端均与立柱(1)之间固设有吊杆(161),导向杆(16)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配重块(162),第二配重块(162)朝向立柱(1)的侧壁固设有传动杆(1621),传动杆(1621)远离第二配重块(162)的一端伸入滑槽(151)内,第三丝杠(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直齿轮(133),传动辊(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传动直齿轮(133)啮合的第二传动直齿轮(15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心立柱(1)及支撑平台(2)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2)的一侧开设有缺口(21),缺口(21)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底座(17),底座(17)与立柱(1)固定连接,支撑平台(2)在缺口(21)处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收纳槽(22),第一收纳槽(22)内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一滚轮(5)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联动板(18),第一联动板(18)与底座(17)固定连接,且第一联动板(18)与支撑平台(2)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滚轮(5)内固设有第一转辊(51),第一转辊(51)与两个第一联动板(18)之间均转动连接,支撑平台(2)内开设有空腔(23),第一转辊(51)的一端伸入空腔(23)
内,支撑平台(2)内开设有用于第一转辊(51)移动的第一避让槽(24),第一避让槽(24)连通第一收纳槽(22)和空腔(23),第一联动板(18)与支撑平台(2)朝向立柱(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收纳槽(25),第二收纳槽(25)内设置有第二滚轮(6),第二滚轮(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联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行飞吕桂芳邓崛华邓光亚吴道涵陈秀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