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95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用阀,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设流体流通孔,本体设结合环围,该结合环围内侧设孔,并于前述结合环围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上盖或接头,于上盖或接头的结合环围设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当本体与上盖结合后;或本体与接头结合后,得以让流体用阀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可适用的场所更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用阀,尤指一种可被运用于各种结构的流体用阀的结构创 新,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于本体的结合环围一体成型包覆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再于上盖 或接头的结合环围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如此,当本体与上盖或接头结 合后,得以让流体用阀得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流体用阀的使用寿命,并可以被广泛运用 于各式的使用场所。
技术介绍
按市售的流体用阀,如图1所示,是以膈膜阀解释习知结构,其包含本体1,于本 体1的内部设一体成型的流体流通孔10,及位于流体流通孔10的中央并设置有凸缘11,利 用该凸缘11与阀片搭配运作以启闭阀门,决定流体流通与否。又位于本体1的两侧并设衔 接部12,于衔接部12设环围120,利用该环围120与衔接的管件结合。再位于本体1的中 央并设上盖2的结合环围14,该结合环围14的内侧设孔140。上盖2,于上盖2下方设阀片20,前述阀片20的中央与阀杆21连设,且阀片20设 环围200,如此得利用固设组件22将上盖2的结合环围23、阀片20的环围200及前述本体 1的结合环围14结合为一体,且为让膈膜阀得承受较大压力,乃于上盖2的结合环围23上 方设有弧形金属片24,弧形金属片24具有适当的穿孔240得以为前述固设组件22穿过而 栓固,再由操作阀杆21以启闭阀片20,即可令阀片20与前述流体流通孔10的凸缘11搭配 运作,决定流体流通与否。惟各式习知流体用阀或阀的结构共同缺点为前述习知流体用阀上盖2所设的金 属片24为弧形状,且须由多片组成,金属片24并无法与上盖结合成一体结构,如前述,流体 压力会攻击膈膜阀较脆弱的位置,而阀片20与本体1的结合位置就是被攻击之处,使得习 知膈膜阀因为无法承受流体压力而破损,让流体外泄,且前述金属片24暴露于外侧,如果 本流体用阀被运用于酸、碱性流体或环境时,金属片24易受酸、碱性流体攻击快速锈蚀,降 低膈膜阀的使用寿命与限制可运用的场所。为此,本专利技术者,积数十年相关流体用阀的设计、研发与制造经验,特针对前揭习 知者的缺点,加以研究而专利技术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强化的流体用阀,让各种结构的流体用阀, 如隔膜阀;或由任式隔膜阀;或摆动式隔膜阀;或逆止阀;或蝶阀的本体的结合环围一体成 型有金属环;并于其上盖或接头的结合环围亦一体成型有金属环,当本体与上盖;或本体 与接头结合后,得以让流体用阀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与使用场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流体用阀,是于本体设流体流通孔,于本体设结 合环围,此结合环围一体成型包覆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本专利技术的流体用阀,于上盖或接头的结合环围并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如此,当本体与上盖或接头结合后,流体用阀可以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 寿命与使用场所。本专利技术的流体用阀,亦得于各式阀的本体两侧的衔接部包覆一或一以上的金属 环,再提高流体用阀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当本体与上盖结合后;或本体与接头结合后,得以让流体用阀 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可适用的场所更多。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膜阀侧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运用的金属环实施例一的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运用的金属环实施例二的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隔膜阀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任式隔膜阀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可运用的金属环实施例三的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摆动式隔膜阀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止阀的剖视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蝶阀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的B-B剖视图。图号说明本体3、流体流通孔30、凸缘31、衔接部32、 环围320、 金属环33、结合环围34、 孔340、 金属环35上盖4、接头 4A、 阀片 40、40A、40B、环围400、阀杆41、 固设组件42、结合环围43、 金属环4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流体用阀或阀,是指可运用于各种结构的流体用阀或阀,如隔膜阀;或由 任式隔膜阀;或摆动式隔膜阀;或逆止阀;或蝶阀,为使贵审查员可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兹依 附图式解说如下如图2及3、图6所示的实施例均为隔膜阀;如图7及8的实施例则为由任式(TRUE UNION)隔膜阀;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则为摆动式隔膜阀;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则为逆止 阀;如图11及12所示的实施例则为蝶阀,上述各实施例包含本体3,于本体3设有一体成型的流体流通孔30,此流通孔30与图3 ;或图6 ;或图7 ;或图9所示的阀片40 (图9中未标示)共同运作;或与图10的球阀40A搭配运作;或与 图12的阀门40B共同运作以启闭流通孔,决定流体流通与否。又如图3或6或7所示的各 式阀,本体3的两侧并设衔接部32,该衔接部32可并未一体成型包覆金属环33,但如图6所示,则于前述衔接部32的环围320内部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33,利用 该金属环33可以强化本体的结构,提高使用寿命。如图3 ;或图6 ;或图7 ;或图9所示的阀;或如图10所示逆止阀,则于本体3设上 盖或接头的结合环围34,于结合环围34并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35,且该 结合环围34的内侧设孔340 (其图9中未标示)。但如图12所示的球阀,则于本体3设结 合环围34,于结合环围34并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35。金属环35 (33) (44),可如图4或5所示为不同直径的金属环35 (33) (44)或者如图 8所示的不同形状均可,且各金属环亦具有不同数量与直径的贯穿孔,金属环的贯穿孔是配 合设置不同位置,且以固设组件得以穿过为原则,让本体与上盖或接头得以结合,且本体的 衔接部又得以与其它设备衔接,保持流体用阀或阀应有的效果与目的。上盖4,可如图3 ;或图6 ;或图7所示的阀,于上盖4下方并设阀片40,于阀片40 的中央并与阀杆41连设,且阀片40设环围400,如此得利用固设组件42将上盖4的结合环 围43、阀片40的环围400及前述本体3的结合环围34结合为一体,由操作阀杆41以启闭 阀片40,即可令阀片40与前述流体流通孔30的凸缘31搭配运作,决定流体流通与否。再 于上盖4的结合环围43 —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44。 或如图10所示逆止阀,则于接头4A的结合环围43并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金属环44。综上,当如图3 ;或图6 ;或图7 ;或图9所示阀的本体与上盖结合;或如图10所示 的逆止阀的本体与接头结合后;或如图12所示的蝶阀,利用内部一体成型包覆的金属环, 让流体用阀或阀得以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与使用场所。权利要求一种流体用阀,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设流体流通孔,本体设结合环围,该结合环围内侧设孔,并于前述结合环围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上盖或接头,于上盖或接头的结合环围设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当本体与上盖结合后;或本体与接头结合后,得以让流体用阀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与使用场所。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用阀,其特征在于阀本体的衔接部的环围一体成型一个或 一个以上的金属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用阀,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设流体流通孔,本体设结合环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用阀,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设流体流通孔,本体设结合环围,该结合环围内侧设孔,并于前述结合环围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上盖或接头,于上盖或接头的结合环围设一体成型包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环;当本体与上盖结合后;或本体与接头结合后,得以让流体用阀承受更大流体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与使用场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琪隆
申请(专利权)人:协羽机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