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93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涉及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多聚赖氨酸溶液滴在玻片上,进行包被,风干,然后滴加细胞外囊泡溶液,室温孵育,然后滴加荧光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外囊泡的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30nm到10000nm不等。胞外囊泡主要由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和外泌体(Exosomes,Exos)组成,微囊泡是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后从细胞膜脱落的小囊泡,直径约为150nm

10000nm;外泌体由细胞内的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ies)与细胞膜融合后以外分泌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直径约为30nm

150nm。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细胞培养上清以及各种体液(血液、淋巴液、唾液、尿液、精液、乳汁)中,携带有细胞来源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脂类、DNA、mRNA、miRNA等,参与细胞间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免疫调节等过程。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艾滋病、慢性炎症疾病以及癌症中都发现细胞外囊泡水平的升高,它们很有可能成为这类疾病的诊断标志物,因此,对细胞外囊泡进行准确的分离与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细胞外囊泡(EVs)鉴定方法主要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蛋白质印迹、动态光散射技术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上述方法存在操作复杂、重复性不佳以及不适合检测生物液体中的标志蛋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以解决现有鉴定方法操作复杂、重复性不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多聚赖氨酸溶液滴在玻片上,进行包被30

50min,风干,然后滴加细胞外囊泡溶液,室温孵育25

35min;
[0007](2)滴加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室温避光孵育25

35min,然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荧光鉴定。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步骤(1)中,多聚赖氨酸溶液的浓度为90

110μg/mL。
[0010]进一步,步骤(1)中,多聚赖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g/mL。
[0011]进一步,步骤(1)中,细胞外囊泡溶液的浓度为0.8

1.2μg/μL。
[0012]进一步,步骤(1)中,细胞外囊泡溶液的浓度为1μg/μL。
[0013]进一步,步骤(2)中,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的浓度为1.8

2.2μmol/L。
[0014]进一步,步骤(2)中,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的浓度为2μmol/L。
[0015]进一步,步骤(1)

(2)中,多聚赖氨酸溶液、细胞外囊泡溶液和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0.8

1.2。
[0016]进一步,步骤(1)

(2)中,多聚赖氨酸溶液、细胞外囊泡溶液和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1。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方法在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面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实现胞外囊泡的粘附、荧光标记,发展了胞外囊泡标志物的特异性标记技术,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精确观察胞外囊泡及其标记物,可以在3h以内完成检测,实现了对囊泡的快检。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细胞外囊泡与F5M和CD63共同标记的操作流程图;
[0021]图2为细胞外囊泡傅里叶红外光谱;
[0022]图3为胞外囊泡与CD63结合荧光图;
[0023]图4为胞外囊泡与F5M结合荧光图;
[0024]图5为胞外囊泡F5M和CD63结合荧光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28]将100μL浓度为100μg/mL多聚赖氨酸(PLL)溶液滴在玻片上,进行包被40min,风干,使PLL与玻片交联,以便之后粘附胞外囊泡,然后滴加100μL步骤(1)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溶液(浓度为1μg/μL),室温孵育30min,使胞外囊泡与PLL交联,然后滴加100μL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浓度为2μmol/L),室温避光孵育30min,使F5M与胞外囊泡结合,再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荧光鉴定。(见图1中前3步)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31]将100μL浓度为90μg/mL多聚赖氨酸(PLL)溶液滴在玻片上,进行包被30min,风干,使PLL与玻片交联,以便之后粘附胞外囊泡,然后滴加100μL步骤(1)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溶液(浓度为0.8μg/μL),室温孵育25min,使胞外囊泡与PLL交联,然后滴加80μL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浓度为1.8μmol/L),室温避光孵育25min,使F5M与胞外囊泡结合,再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荧光鉴定。
[0032]实施例3:
[0033]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34]将100μL浓度为110μg/mL多聚赖氨酸(PLL)溶液滴在玻片上,进行包被50min,风干,使PLL与玻片交联,以便之后粘附胞外囊泡,然后滴加100μL步骤(1)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溶液(浓度为1.2μg/μL),室温孵育35min,使胞外囊泡与PLL交联,然后滴加120μL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浓度为2.2μmol/L),室温避光孵育35min,使F5M与胞外囊泡结合,再在共
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荧光鉴定。
[0035]试验例
[0036]一、囊泡标记

红外检测
[0037](1)进行连接反应,各组试剂加量如下:总体积90μL
[0038][0039]胞外囊泡浓度为3mg/mL,F5M储存液浓度为3μmol/L,终浓度为2μmol/L。
[0040](2)按上表进行反应,反应时将悬液涡旋震荡均匀。将悬液在室温下避光摇动孵育30min。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聚赖氨酸溶液滴在玻片上,进行包被30

50min,风干,然后滴加细胞外囊泡溶液,室温孵育25

35min;(2)滴加荧光素
‑5‑
马来酰亚胺溶液,室温避光孵育25

35min,然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荧光鉴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多聚赖氨酸溶液的浓度为90

110μ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多聚赖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细胞外囊泡溶液的浓度为0.8

1.2μg/μ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细胞外囊泡溶液的浓度为1μg/μL。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烨沈钧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