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信武专利>正文

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8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包含有用若干丝编织成的管形网状骨架,在骨架的尾端设有回收部件;回收部件包含有多个倒钩,若干丝尾端汇聚缠绕形成多股主丝,每根主丝分别与一倒钩固定连接,倒钩的前端设有向轴心凹陷的导向弧面;管形网状骨架表面涂覆有抗内膜增生药物涂层,回收部件表面涂覆有肝素涂层。在外周血管支架尾端的丝汇聚成多股主丝,每股主丝分别与一倒钩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采用可回收设计,利用抓捕器钩住倒钩将管形网状骨架回收至鞘管内;同时,抗内膜增生药物涂层可以抑制血管壁内膜增生,可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支架内皮化,保证支架主体顺利回收,而肝素涂层则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血管支架,具体涉及到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世界约2亿多中老年患者受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困扰。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首选。随着药涂器械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等的广泛开发、应用,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治疗理念已从十年前的“普通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植入”逐渐转变为“补救性支架植入”。
[0003]普通球囊扩张是外周动脉狭窄性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其无法克服扩张后管腔的弹性回缩,也无法避免限流性夹层的出现。因此,治疗过程中支架的植入对克服管腔弹性回缩与限流性夹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后随访时间的延长以及腔内治疗范围、难度的逐步扩大,TASCC/D病变比例的增加,支架植入后中远期出现的支架内再狭窄、闭塞,支架断裂等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并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存在较高的再次治疗率,支架的长期存在也给再次治疗带来的困难。在合适的病变内,尽量减少支架的植入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
[0004]因此,植入支架的益处主要体现在早期血管管腔的维持,当限流性夹层愈合或管腔重塑建立后,支架在血管中的持续存在反而成为了影响管腔通畅的不利因素。可吸收支架由于材料方面的缺陷,一定时间内仍不能服务于临床。因此,用于外周动脉的可回收支架的设计对于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0005]目前临床下肢动脉所用的支架均为永久性植入支架,部分颅内动脉瘤所用回收支架,设计用途为术中支架的释放、回收,目的是支架释放的准确定位,并不适合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支架植入数月后的回收;国内相关冠脉可回收支架专利为激光雕刻、开环设计,并不适在下肢动脉长段、扭曲病变中的回收,且无药物涂层,数周后的支架内皮化覆盖,使得支架回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外周动脉病变,可在释放后3月内回收的药涂、编织型支架,规避支架长期存在血管内而带来的不良反应。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所述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包含有用若干丝编织成的管形网状骨架,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管形网状骨架从外鞘管前端伸出后展开以支撑血管壁,在所述管形网状骨架的尾端设有回收部件,所述回收部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管形网状骨架的直径;
[0008]所述回收部件包含有围成环形的多个倒钩,所述若干丝的尾端汇聚缠绕形成多股相独立的主丝,每根主丝分别与一所述倒钩固定连接,所述倒钩的前端设有向轴心凹陷的导向弧面,以在多个倒钩中间构成喇叭状的导向口,前端具有回收圈的抓捕器从所述管形
网状骨架的尾端伸入并勾住所述倒钩后回收所述管形网状骨架;
[0009]所述管形网状骨架的表面涂覆有抗内膜增生药物涂层,所述回收部件的表面涂覆有预防血栓肝素涂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倒钩的后端设有开口管,所述主丝插入开口管内后压紧开口管以固定连接所述主丝。
[0011]进一步的,所述倒钩为侧向布置的“7”字形,在所述倒钩的中心末梢设有向前轴向延伸的倒钩。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抗内膜增生药物涂层为紫杉醇或雷帕霉素涂层,预防血栓肝素涂层为肝素涂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回收部件包含有2

4个倒钩。
[001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在外周血管支架尾端的丝汇聚成多股主丝,每股主丝分别与一倒钩相连,通过抓捕器可以勾住倒钩并将外周血管支架回收到鞘管内;
[0016]2)倒钩成“7”字形,且在倒钩的中心末梢设有向前轴向延伸的倒钩,能够更好与抓捕器的回收圈配合,提高回收成功率;
[0017]3)多个倒钩中间构成喇叭状的导向口,便于抓捕器向前伸入至支架内;
[0018]4)在支架的表面涂覆有紫杉醇或雷帕霉素,可以抑制血管壁内膜增生,可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支架内皮化,保证支架主体一定时间内可被顺利回收;
[0019]5)在回收部件的表面涂覆有肝素涂层,可以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前端在外鞘管外释放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多个倒钩组成的回收部件示意图;
[0023]图3为管形网状骨架完全释放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5]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支架主体为用若干
丝1编织成的管形网状骨架3,通过推送杆20将处于收缩状态下的管形网状骨架3伸出外鞘管4后展开,在管形网状骨架3的尾端设有回收部件10。回收部件10的直径小于管形网状骨架3的直径,管形网状骨架3释放撑开后紧贴血管壁,而回收部件10则不与血管壁相接触。
[0027]回收部件10包含有围成环形的多个倒钩12,若干丝1的尾端汇聚缠绕形成多股相独立的主丝2,每根主丝2分别与一倒钩12固定连接,倒钩12的前端设有向轴心凹陷的导向弧面11,以在多个倒钩12中间构成喇叭状的导向口。需要回收支架时,前端具有回收圈31的抓捕器30从外鞘管4内伸入到管形网状骨架3的尾端并勾住倒钩12,随后抓捕器30回撤将管形网状骨架3回收至外鞘管4内,如图3。本技术可以采用目前常见的圈套器作为抓捕器,关于抓捕器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予赘述。
[0028]管形网状骨架3的表面涂覆有抗内膜增生药物涂层,可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支架内皮化,保证支架主体一定时间内可被回收;而回收部件10的表面涂覆有肝素涂层,可以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
[0029]倒钩12设有开口管,开口管的一侧侧壁设有轴向贯穿的开口,将主丝2插入开口管内后,利用工具夹紧开口管使其收缩进而将主丝2固定连接在开口管内。
[0030]倒钩12为侧向布置的“7”字形,在倒钩12的中心末梢设有向前轴向延伸的倒钩12,通过倒钩12可以更好与回收圈31配合,在抓捕器30回撤时,抓捕器30前端的回收圈31可以勾住倒钩12并拉动管形网状骨架3回收至外鞘管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所述外周血管可回收支架包含有用若干丝(1)编织成的管形网状骨架(3),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管形网状骨架(3)从外鞘管(4)前端伸出后展开以支撑血管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形网状骨架(3)的尾端设有回收部件(10),所述回收部件(10)的直径小于所述管形网状骨架(3)的直径;所述回收部件(10)包含有围成环形的多个倒钩(12),所述若干丝(1)的尾端汇聚缠绕形成多股相独立的主丝(2),每根主丝(2)分别与一所述倒钩(12)固定连接,所述倒钩(12)的前端设有向轴心凹陷的导向弧面(11),以在多个倒钩(12)中间构成喇叭状的导向口,前端具有回收圈的抓捕器从所述管形网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信武薛松张省殷敏毅赵振施慧华杨成昊
申请(专利权)人:陆信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