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上设有用于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浓缩的污泥浓缩搅拌区,所述的污泥浓缩搅拌区的污泥浓缩搅拌区右侧设有用于将浓缩后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的凝絮搅拌区,所述的凝絮搅拌区右侧设有用于将凝絮后的污水进行澄清处理的斜管沉淀搅拌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污泥处理工艺效率较低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污泥处理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处理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处理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网上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公开号CN209210472U,所述新型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进水配水系统、膨胀污泥床反应区、厌氧接触氧化区、澄清出水区和保温层;所述进水配水系统设置在所述新型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底部且与外部压点式供水器相连接,所述膨胀污泥床反应区设置在所述进水配水系统的上侧,所述厌氧接触氧化区设置在所述膨胀污泥床反应区的上侧,所述澄清出水区设置在所述厌氧接触氧化区的上侧,所述澄清出水区在所述新型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顶部,所述澄清出水区包括三相分离区和出水渠系统。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有效减少厌氧污泥流失,保证整套厌氧系统的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0003]上述专利中采用的污泥处理设备采用传统的污泥床工艺,该污泥处理工艺的工作效率较低且易受环境稳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污泥处理工艺效率较低问题,现提供具有污泥处理效果高的优点的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
[0005]本技术的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上设有用于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浓缩的污泥浓缩搅拌区,所述的污泥浓缩搅拌区的污泥浓缩搅拌区右侧设有用于将浓缩后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的凝絮搅拌区,所述的凝絮搅拌区右侧设有用于将凝絮后的污水进行澄清处理的斜管沉淀搅拌区。
[0006]本技术采用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污泥浓缩搅拌区内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载体在凝絮搅拌区内通过使用不断循环的介质颗粒和各种化学药剂强化絮体吸附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沉降性能,之后通过斜管沉淀搅拌区进行物化处理工艺。
[0007]工作时,先向污泥浓缩搅拌区的污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铁),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然后向凝絮搅拌区的污水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大大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斜管沉淀搅拌区的处理能力,并有效应对高冲击负荷。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浓缩搅拌区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浓缩的左浓缩搅拌
室,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右端设有用于对回流的污水进行浓缩的右浓缩搅拌室,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的右侧内壁上端开有与右浓缩搅拌室相通的输送口,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内和右浓缩搅拌室内分别架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的一号混凝搅拌机,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正面下端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液口,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水中污泥的一号出泥口,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正面和右浓缩搅拌室正面分别设有用于与斜管沉淀搅拌区相连接的污泥回流口,所述的右浓缩搅拌室底部与凝絮搅拌区底部通过设置污泥管道相连接。
[0009]作为优选,位于左浓缩搅拌室上方的架体上设有用于进行维护的维护平台,所述的维护平台前端架设有爬梯,位于左浓缩搅拌室内的一号混凝搅拌机的搅拌桨底部与左浓缩搅拌室底部通过设置轴承和螺钉固定连接,位于右浓缩搅拌室内的一号混凝搅拌机的搅拌桨底部与右浓缩搅拌室底部通过设置轴承和螺钉固定连接,两个一号混凝搅拌机上端的驱动电机分别安装于维护平台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凝絮搅拌区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凝絮的凝絮室,所述的凝絮室右侧设有用于将凝絮后的污水输送至斜管沉淀搅拌区的过流区,所述的凝絮室底部与右浓缩搅拌室底部通过设置污泥管道相连接,所述的凝絮室内设有用于污水进行搅拌的二号混凝搅拌机,所述的二号混凝搅拌机的搅拌轴外围套装有隔离罩,所述的凝絮室底部下端设有用于排出污水中的污泥的二号出泥口。
[0011]所述的隔离罩用于对污泥管道排出的污泥进行导向,让污泥沿着隔离罩内壁进入二号混凝搅拌机的搅拌桨中进行分离搅拌,经过搅拌后的污泥会顺着隔离罩外壁到达凝絮搅拌区底部进行沉淀絮凝。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凝絮室与过流区间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下端与凝絮室底部间设有用于将凝絮室与过流区相通的污水联通口,所述的的过流区的右侧内壁上端与斜管沉淀搅拌区间设有输送絮凝后的污水的过桥管道。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二号混凝搅拌机的搅拌桨底部与凝絮室底部通过设置轴承和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混凝搅拌机上端的驱动电机安装于维护平台上,所述的隔离罩上端焊接有用于安装隔离罩的安装梁,所述的安装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凝絮室左右两侧内壁相焊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斜管沉淀搅拌区包括桶体,所述的桶体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刮泥处理的中心传动刮泥机,位于中心传动刮泥机上方的桶体内设有用于污水进行沉淀分离的斜管,所述的安装杆26左端设有用于对斜管21进行限位的档杆,所述的档杆上端与桶体19内顶部间设有用于固定档杆位置的连杆,所述的连杆上端与桶体19内顶部相焊接连杆下端与档杆上端相焊接,位于斜管上方的桶体上设有用有将沉淀分离后得到的清水进行排放的排出口,所述的桶体底部设有用于集中收集沉淀分离后得到的污泥的且呈漏斗状的收集区,所述的收集区的输出口分别与左浓缩搅拌室的污泥回流口和右左浓缩搅拌室的污泥回流口通过设置污泥泵和分流管道相连接。
[0015]所述的分流管道上可设置用于控制流量的电磁流量计。
[0016]所述的桶体外可设置用于收集清水的清水槽,排出口与清水槽可通过设置输水管道来收集得到清水。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斜管底部设有若干均布用于安装斜管的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
右端与桶体右侧内壁相焊接,所述的中心传动刮泥机的驱动电机安装于维护平台上,所述的中心传动刮泥机的搅拌杆底部与收集区的底部通过设置轴承和螺钉固定连接。
[0018]所述的一号混凝搅拌机和二号混凝搅拌机均采用的型号为JBJ
‑
300,所述的中心传动刮泥机采用的型号为SZG
‑
10。
[0019]本技术的主要特点:
[0020]一是采用特殊的絮凝反应器设计,通过螺旋桨搅拌机和底部进水套筒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在套筒内部进行有效的快速絮凝,同时在套筒外部,水体以柱塞流形式使絮凝得以慢速进行,确保絮凝区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絮体。
[0021]二是从絮凝区至斜管沉淀区采用推流过渡,水体流速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了絮体在行进过程中破碎,确保大颖粒絮体有效进入斜管沉淀区,进一步保障了泥水分离效果。
[0022]三是从污泥浓缩区至絮凝区采用可控的外部汚泥回流系统,一方面,回流的污泥作为助凝剂改善絮凝体结构,促使细小而松散的絮粒变得粗大而密实,提高絮粒在沉淀区的沉降性能,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架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用于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浓缩的污泥浓缩搅拌区,所述的污泥浓缩搅拌区的污泥浓缩搅拌区右侧设有用于将浓缩后的污水进行凝絮处理的凝絮搅拌区,所述的凝絮搅拌区右侧设有用于将凝絮后的污水进行澄清处理的斜管沉淀搅拌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泥浓缩搅拌区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浓缩的左浓缩搅拌室(2),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2)右端设有用于对回流的污水进行浓缩的右浓缩搅拌室(3),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2)的右侧内壁上端开有与右浓缩搅拌室(3)相通的输送口,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2)内和右浓缩搅拌室(3)内分别架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的一号混凝搅拌机(4),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2)正面下端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液口(5),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2)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水中污泥的一号出泥口(6),所述的左浓缩搅拌室(2)正面和右浓缩搅拌室(3)正面分别设有用于与斜管沉淀搅拌区相连接的污泥回流口(7),所述的右浓缩搅拌室(3)底部与凝絮搅拌区底部通过设置污泥管道(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位于左浓缩搅拌室(2)上方的架体(1)上设有用于进行维护的维护平台(9),所述的维护平台(9)前端架设有爬梯(10),位于左浓缩搅拌室(2)内的一号混凝搅拌机(4)的搅拌桨底部与左浓缩搅拌室(2)底部通过设置轴承和螺钉固定连接,位于右浓缩搅拌室(3)内的一号混凝搅拌机(4)的搅拌桨底部与右浓缩搅拌室(3)底部通过设置轴承和螺钉固定连接,两个一号混凝搅拌机(4)上端的驱动电机分别安装于维护平台(9)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高效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凝絮搅拌区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凝絮的凝絮室(11),所述的凝絮室(11)右侧设有用于将凝絮后的污水输送至斜管沉淀搅拌区的过流区(12),所述的凝絮室(11)底部与右浓缩搅拌室(3)底部通过设置污泥管道(8)相连接,所述的凝絮室(11)内设有用于污水进行搅拌的二号混凝搅拌机(13),所述的二号混凝搅拌机(13)的搅拌轴外围套装有隔离罩(14),所述的凝絮室(1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秀明,何火生,季尚亮,钟健斌,高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升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