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旋转插头,包括旋转底座、第一插片、第二插片、第一导电连接片及第二导电连接片,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周向限位地安装于旋转底座上,第一插片具有第一导电圆环部,第二导电连接片具有第二导电圆环部,第一导电圆环部、第二导电圆环部及旋转底座同轴设置;其中,第一导电连接片与第一插片对应设置,且第一导电连接片能够通过第一导电圆环部与第一插片电连接;第二导电连接片与第二插片对应设置,且第二导电连接片能够通过第二导电圆环部与第二插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插头在满足旋转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该旋转插头的内部空间,进而起到降低该旋转插头整体厚度的作用。厚度的作用。厚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插头
[0001]本技术属于插头插座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插头。
技术介绍
[0002]插头,通常与插座配合,以使具有该插头的电子产品通电。
[0003]目前,现有的插头上插片与电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能转动的,而,插座通常安装至墙面上,且插座上插孔的位置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受限于外部环境的干扰,通常需要改变电源线的方向的情形,显然,上述的插头不能够满足电源线方向改变的要求。而且,现有的插头厚度偏厚,导致插头插入到墙面的插座后,如果有柜子遮住时,会将柜子顶起来,无法适应于上述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旋转插头。
[0005]一种旋转插头,包括旋转底座、第一插片、第二插片、第一导电连接片及第二导电连接片,所述第一插片及所述第二插片周向限位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底座上,所述第一插片具有第一导电圆环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具有第二导电圆环部,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及所述旋转底座同轴设置;
[0006]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插片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与所述第一插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插片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与所述第二插片电连接。
[0007]在本申请中,利用第一导电圆环部和第二导电圆环部的结构特点,使得该旋转插头在确保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导电的基础上,实现该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作相对旋转插头的旋转,这样可使该旋转插头上电源线方向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改变,以满足该旋转插头与插座插接配合的使用需求;同时,将第一导电圆环部集成在第一插片上,第二导电圆环部集成在第二导电连接片上,以便于第一插片、第二插片、第一导电连接片及第二导电连接片在旋转插头中的布置,这样可充分利用该旋转插头的内部空间,进而起到降低该旋转插头整体厚度的作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贴靠至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上;
[0009]其中,所述第一插片还具有插片主部,所述插片主部垂直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且贯穿所述旋转底座设置。
[0010]可以理解的是,用旋转底座上第一凹槽容纳第一插片的第一导圆环部,且该第一插片上插片主部贯穿旋转底座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第一插片在旋转底座上的装配,这样可实现第一插片在旋转底座上的装配限位,以便于将第一插片装配至旋转底座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转动地安装至所述旋转底座的外围;
[0012]所述第二插片朝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的方向延伸并形成有触片连接部,且所述第
二插片能够通过所述触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接触配合。
[0013]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导电连接片的第二导圆环部安装至旋转底座的外围,并用第二插片上触片连接部来实现该第二插片与第二导电连接片之间的电连接,以此具体实现该第二导电连接片及第二插片在旋转底座上的装配,这样可实现第二导电连接片及第二插片在旋转底座上的装配限位,以便于将第二导电连接片及第二插片装配至旋转底座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插头还包括内架,所述旋转底座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内架上;
[0015]其中,所述内架与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抵接配合,用以支撑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
[0016]可以理解的是,用内架承在旋转底座及第二导电圆环部,以此具体实现该旋转底座与第二导电连接片在该旋转插头中的装配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插头还包括碰撞件,所述碰撞件周向限位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底座上且面向所述内架设置,以在所述旋转底座的带动下控制所述碰撞件与所述内架之间的碰撞,并产生声音。
[0018]可以理解的是,旋转底座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碰撞件与内架发生碰撞并产生声音,使得该旋转插头的转动伴随具有声音提示的功能,这样能够提高用户使用该旋转插头时的直观感受。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碰撞件包括弹性主体及碰撞凸部,所述碰撞凸部安装于所述弹性主体上;
[0020]所述内架的内周壁上依次间隔地布置有凸楞,所述凸楞与所述碰撞凸部之间具有位置干涉部,所述弹性主体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位置干涉部的推挤而作相对所述内架的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旋转底座能够带动所述碰撞件作相对所述内架的转动。
[002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弹性主体及碰撞凸部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碰撞件的结构设置,利用碰撞凸部与内架上凸楞之间的配合,来具体实现该碰撞件与内架之间的碰撞并产生声音。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插头还包括壳体,所述内架及所述旋转底座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0023]其中,所述内架上设有转动限位部,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配合部与所述转动限位部配合,以将所述内架周向限位至所述壳体上。
[0024]可以理解的是,用壳体上限位配合部与内架上转动限位部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内架在壳体上装配时的周向限位,以满足内架安装至该旋转插头中的使用需求。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插头还包括接地插针及第三导电连接片,所述接地插针周向限位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底座上,其中,所述接地插针具有圆形导电部,所述圆形导电部的中心线与所述旋转底座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直线上;
[0026]所述第三导电连接片与所述接地插针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导电连接片能够通过所述圆形导电部与所述接地插针电连接。
[002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接地插针及第二导电连接片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旋转插头具体接地功能;同时,接地插针用圆形导电部与第三导电连接片接触配合,以满足该旋转插头整体可旋转的使用需求。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底座上还开设有第二凹槽和中心孔,所述中心孔
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圆形导电部设置于所述中心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的位置;
[0029]所述第三导电连接片能够途经所述中心孔并与所述圆形导电部接触配合。
[0030]可以理解的是,将接地插针上圆形导电部设置于中心孔与第二凹槽相连接的位置,并途经中心孔与第三导电连接片接触配合,以此具体实现该接地插针在旋转底座上的装配连接,这样可实现接地插针在旋转底座上装配限位,以便于将接地插针装配至旋转底座上。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底座上还设置有延伸凸柱,所述延伸凸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延伸凸柱插入至所述接地插针内,以将所述接地插针周向限位至所述旋转底座。
[0032]可以理解的是,旋转底座上延伸凸柱插入接地插针设置,这样具体实现接地插针在旋转底座上装配时的周向限位,并能够对接地插针在旋转底座上的装配起到位置定位的作用,进一步便于将接地插针安装至旋转底座上。
[0033]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10)、第一插片(20)、第二插片(30)、第一导电连接片(40)及第二导电连接片(50),所述第一插片(20)及所述第二插片(30)周向限位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底座(10)上,所述第一插片(20)具有第一导电圆环部(21),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50)具有第二导电圆环部(51),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21)、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51)及所述旋转底座(10)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40)与所述第一插片(20)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4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21)与所述第一插片(20)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50)与所述第二插片(30)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5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51)与所述第二插片(3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2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并贴靠至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底(111)上;其中,所述第一插片(20)还具有插片主部(22),所述插片主部(22)垂直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圆环部(21)且贯穿所述旋转底座(10)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51)转动地安装至所述旋转底座(10)的外围;所述第二插片(30)朝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5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有触片连接部(31),且所述第二插片(30)能够通过所述触片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51)接触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插头(100)还包括内架(60),所述旋转底座(10)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内架(60)上;其中,所述内架(60)与所述第二导电圆环部(51)抵接配合,用以支撑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插头(100)还包括碰撞件(70),所述碰撞件(70)周向限位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底座(10)上且面向所述内架(60)设置,以在所述旋转底座(10)的带动下控制所述碰撞件(70)与所述内架(60)之间的碰撞,并产生声音。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国麟,万剑,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唯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