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64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属于工艺装备;旨在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集检测和校直为一体的装置。它由设在底座上的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构成;定位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两块支承板(7)、设置在两支承板之间的两根支承轴(3)构成,夹紧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承杆(2)和铰座(11)、铰接在支承杆(2)上的压板(9)、设在压板上的压紧轮(6)、铰接在铰座(11)上的压紧螺杆(10)、设在压紧螺杆上的螺母(8)构成,校直装置由设在底座(1)上的螺杆(13)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检测准确等优点,是检测轴类零件跳动并对其进行校直的理想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夹具。
技术介绍
据统计,起动电机的故障30%是由于电磁开关动铁芯部件上的拉杆轴 跳动量超差而引起的。目前,检测动铁芯部件拉杆轴跳动量的方法是将拉杆轴放置在V型 块上、手工转动拉杆轴,然后用百分表测量其跳动。由于V型块没有设置轴向定位装置,转 动拉杆轴时会产生轴向移动,因此检测结果不准确,不能保证起动电机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 快捷、检测精度高的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 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固定在底座上的两块支承板、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该两支承板之 间的两根支承轴构成;底座上设有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固定在底座上的 支承杆和铰座、铰接在支承杆上的压板、设置在该压板上的压紧轮、铰接在铰座上的压紧螺 杆、设置在该压紧螺杆上的螺母构成,所述校直装置由设置在底座上的螺杆构成。压紧螺杆上设有手柄,在任意一根支承轴上设有手轮;螺杆的端头设有垫块。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检测装置和校直装置 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不仅能够利用支承板的端面实现工件的轴向定位,提高了检测精度;而 且还能利用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对跳动量超差的工件进行校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底座1支承杆2支承轴3工件4轮轴5压紧轮6支承板7螺母8 压板9压紧螺杆10铰座11垫块12螺杆13支承块14手柄15手轮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 2中,底座1上设有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固 定在底座1上的两块支承板7、相互平行并通过轴承水平设置在所述两支承板之间的两根 支承轴3构成,所述夹紧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承杆2和铰座11、铰接在支承杆2上 的压板9、通过轮轴5设置在该压板上的压紧轮6、铰接在铰座11上的压紧螺杆10、设置在 该压紧螺杆上的螺母8构成,所述校直装置由通过支承块14设置在底座1上的螺杆13构 成。为了使用方便,在螺杆13上设有手柄15,在任意一根支承轴3上设有手轮16 ;转动该 手轮即可带动夹持定位在两支承轴3和压紧轮6之间的工件4转动,从而可通过百分表对 工件4的跳动进行检测。为了避免校直过程中螺杆13的端面对工件4表面造成损伤,在螺 杆13的端头设有垫块12。为了减小摩擦,压紧轮6可采用轴承替代。为了提高效率,在压 板9的自由端开有通槽,同时螺母8采用蝶型螺母。权利要求一种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两块支承板(7)、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该两支承板之间的两根支承轴(3)构成,底座(1)上设有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承杆(2)和铰座(11)、铰接在支承杆(2)上的压板(9)、设置在该压板上的压紧轮(6)、铰接在铰座(11)上的压紧螺杆(10)、设置在该压紧螺杆上的螺母(8)构成,所述校直装置由设置在底座(1)上的螺杆(13)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螺杆(10)上设有 手柄(15),在任意一根支承轴(3)上设有手轮(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13)的端头设有 垫块(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属于工艺装备;旨在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集检测和校直为一体的装置。它由设在底座上的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构成;定位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两块支承板(7)、设置在两支承板之间的两根支承轴(3)构成,夹紧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承杆(2)和铰座(11)、铰接在支承杆(2)上的压板(9)、设在压板上的压紧轮(6)、铰接在铰座(11)上的压紧螺杆(10)、设在压紧螺杆上的螺母(8)构成,校直装置由设在底座(1)上的螺杆(13)构成。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检测准确等优点,是检测轴类零件跳动并对其进行校直的理想装置。文档编号G01B5/02GK201697585SQ200920125958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孟燕, 蔡文强 申请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类零件检测校直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两块支承板(7)、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该两支承板之间的两根支承轴(3)构成,底座(1)上设有夹紧装置和校直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承杆(2)和铰座(11)、铰接在支承杆(2)上的压板(9)、设置在该压板上的压紧轮(6)、铰接在铰座(11)上的压紧螺杆(10)、设置在该压紧螺杆上的螺母(8)构成,所述校直装置由设置在底座(1)上的螺杆(13)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燕蔡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