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859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驾乘人员的基本数据、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根据基本数据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驾乘人员的智能终端交互数据;根据基本数据和智能终端交互数据生成驾乘人员的交互模型;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数据、第一汽车状态数据以及第一行程数据;根据生理数据、行为数据、第一环境数据、第一汽车状态数据、第一行程数据和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交互指令;接收所述驾乘人员对所述交互指令的执行结果的反馈指令;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对所述交互模型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不仅能通过智能安全服实现智能座舱内的交互与联动智能高效,还能保证交互和联动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在汽车行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新四化”的发展呈现新趋势,其中,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构建了一种人与汽车智能交互的空间。近年来,智能座舱的发展日趋复杂,从智能触控替代物理按钮,从机械表盘升级到多屏大屏显示,随着智能座舱系统不断丰富,将人机交互做到更加智能是座舱发展的大势所趋。智能座舱中人机接口不仅需要实现人与汽车之间的智能交互,同时要实现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交互,但现有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案还不够智能化、联动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及系统,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案不仅能通过智能安全服实现智能座舱内的交互与联动智能高效,还能保证交互和联动的准确性。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应用于一种智能座舱联动系统,所述智能座舱联动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一新能源汽车舱内座位上的多个智能安全服;所述智能安全服包括本体和智能头盔;所述本体和所述智能头盔均设置有通信模块,二者通过有线形式或无线形式通信连接;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控制处理模块、智能安全带和智能感知传感器;所述智能头盔包括声音采集模块、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和声音播放模块;所述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包括:
[0005]获取驾乘人员的基本数据、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
[0006]所述第一新能源汽车根据所述基本数据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驾乘人员的智能终端交互数据;
[0007]根据所述基本数据和所述智能终端交互数据生成所述驾乘人员的交互模型;
[0008]获取所述第一新能源汽车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汽车状态数据以及第一行程数据;
[0009]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
[0010]接收所述驾乘人员对所述交互指令的执行结果的反馈指令;
[0011]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对所述交互模型进行调整。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3]确定所有所述驾乘人员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和车载角色关系;
[0014]根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所述社会角色关系和所述车载角色关系确定所有所述驾
乘人员的对应座位、所有所述驾乘人员间的交互关系与交互方式以及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间的第一联动方式、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与其他车载终端间的第二联动方式。
[001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的步骤,包括:
[0016]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及所述交互模型生成第一联动交互模型;
[0017]根据所述第一联动交互模型、所述第一联动方式生成所述交互指令;
[0018]将所述交互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
[0019]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解析出由各自执行的对应的第一指令并分别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002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的步骤,包括:
[0021]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及所述交互模型生成第二联动交互模型;
[0022]根据所述第二联动交互模型、所述第二联动方式生成所述交互指令;
[0023]将所述交互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和所述其他车载终端中的对应终端;
[0024]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和所述对应终端解析出由各自执行的对应的第二指令并分别执行对应的第二操作。
[002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的步骤,包括:
[0026]从所述生理数据中提取脑电信号数据、心率数据、呼吸频率数据、眼动和瞳孔大小数据、皮肤电反应数据、肌电信号数据、血糖和血压数据;
[0027]从所述行为数据中提取表情数据、动作数据、姿态数据;
[0028]从所述第一环境数据中提取第一环境音频数据、第一环境图像数据、第一天气数据、第一路况数据;
[0029]从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中提取车速数据、发动机转速数据、油耗数据、电池电量数据、车身姿态数据、车轮转角数据、车辆位置数据、车辆故障码、车内环境数据、座椅及驾驶位置数据、悬架及驾驶动力学数据、车内噪音数据、各娱乐系统状态数据;
[0030]从所述第一行程数据中提取第一中途停靠点数据、第一目的地数据和第一途经路段数据;
[0031]根据所述脑电信号数据、所述心率数据、所述呼吸频率数据、所述眼动和瞳孔大小数据、所述皮肤电反应数据、所述肌电信号数据、所述血糖和血压数据、所述表情数据、所述动作数据、所述姿态数据、所述第一环境音频数据、所述第一环境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天气数据、所述第一路况数据、所述车速数据、所述发动机转速数据、所述油耗数据、所述电池电量数据、所述车身姿态数据、所述车轮转角数据、所述车辆位置数据、所述车辆故障码、所述车内环境数据、所述座椅及驾驶位置数据、所述悬架及驾驶动力学数据、所述车内噪音数
据、所述各娱乐系统状态数据、所述第一中途停靠点数据、所述第一目的地数据、所述第一途经路段数据,对所述交互模型进行修改得到修改后的修正交互模型;
[0032]根据所述修正交互模型生成所述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
[0033]进一步地,所述获取驾乘人员的基本数据、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的步骤,包括:
[0034]通过车载摄像装置获取所述驾乘人员的视频数据;
[0035]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操作得到第一图像数据;
[0036]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表情特征点检测和跟踪以分析不同表情下面部特征点的变化,得到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
[0037]从所述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中提取出变化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数据作为第一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
[0038]使用第一表情编码方法来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进行具体表情判断以得到第一表情数据;
[0039]从所述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中提取出变化值超过第二阈值的数据作为第二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
[0040]使用第二表情编码方法来对所述第二面部特征点变化数据进行具体表情判断以得到第二表情数据;
[0041]将所述第一表情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智能座舱联动系统,所述智能座舱联动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一新能源汽车舱内座位上的多个智能安全服;所述智能安全服包括本体和智能头盔;所述本体和所述智能头盔均设置有通信模块,二者通过有线形式或无线形式通信连接;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控制处理模块、智能安全带和智能感知传感器;所述智能头盔包括声音采集模块、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和声音播放模块;所述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包括:获取驾乘人员的基本数据、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所述第一新能源汽车根据所述基本数据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驾乘人员的智能终端交互数据;根据所述基本数据和所述智能终端交互数据生成所述驾乘人员的交互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新能源汽车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汽车状态数据以及第一行程数据;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接收所述驾乘人员对所述交互指令的执行结果的反馈指令;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对所述交互模型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所有所述驾乘人员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和车载角色关系;根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所述社会角色关系和所述车载角色关系确定所有所述驾乘人员的对应座位、所有所述驾乘人员间的交互关系与交互方式以及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间的第一联动方式、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与其他车载终端间的第二联动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及所述交互模型生成第一联动交互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联动交互模型、所述第一联动方式生成所述交互指令;将所述交互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解析出由各自执行的对应的第一指令并分别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及所述交互模型生成第二联动交互模型;根据所述第二联动交互模型、所述第二联动方式生成所述交互指令;将所述交互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和所述其他车载终端中的对应终端;所述多个智能安全服和所述对应终端解析出由各自执行的对应的第二指令并分别执行对应的第二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所述第一环境数据、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所述第一行程数据和所述交互模型生成交互指令,并执行所述交互指令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生理数据中提取脑电信号数据、心率数据、呼吸频率数据、眼动和瞳孔大小数据、皮肤电反应数据、肌电信号数据、血糖和血压数据;从所述行为数据中提取表情数据、动作数据、姿态数据;从所述第一环境数据中提取第一环境音频数据、第一环境图像数据、第一天气数据、第一路况数据;从所述第一汽车状态数据中提取车速数据、发动机转速数据、油耗数据、电池电量数据、车身姿态数据、车轮转角数据、车辆位置数据、车辆故障码、车内环境数据、座椅及驾驶位置数据、悬架及驾驶动力学数据、车内噪音数据、各娱乐系统状态数据;从所述第一行程数据中提取第一中途停靠点数据、第一目的地数据和第一途经路段数据;根据所述脑电信号数据、所述心率数据、所述呼吸频率数据、所述眼动和瞳孔大小数据、所述皮肤电反应数据、所述肌电信号数据、所述血糖和血压数据、所述表情数据、所述动作数据、所述姿态数据、所述第一环境音频数据、所述第一环境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天气数据、所述第一路况数据、所述车速数据、所述发动机转速数据、所述油耗数据、所述电池电量数据、所述车身姿态数据、所述车轮转角数据、所述车辆位置数据、所述车辆故障码、所述车内环境数据、所述座椅及驾驶位置数据、所述悬架及驾驶动力学数据、所述车内噪音数据、所述各娱乐系统状态数据、所述第一中途停靠点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静刘海清刘伟陈泳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哲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