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55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包括底部设有集泥槽的沉淀池,集泥槽一端为收集端,本装置还包括:推泥机构,其用于将集泥槽内的污泥推至收集端;气升排泥机构,其包括空气供给器、供气管、气升排泥管及排泥渠,排泥渠设于沉淀池顶侧,空气供给器与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供气管另一端分支为挠动支管和气提支管,气升排泥管的一端为收集口、另一端为出泥口,出泥口连通至排泥渠内,收集口伸入集泥槽内正对于收集端,气提支管与气升排泥管靠近收集口的一侧相连通,挠动支管的管口布置于收集端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推泥机构将污泥集中至收集端,使用气升排泥机构将污泥提升排出,避免了污泥在集泥槽内堆积板结。泥槽内堆积板结。泥槽内堆积板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泥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作用在于利用沉淀的方式将杂质或泥土等沉落至池底,使得池体上方较为干净的水质可排出至下一池体内,以续行其水质处理。对于沉淀至池底的污泥,必须利用排泥装置定时将其清除。
[0003]现有沉淀池一种较为常用的排泥方式是使用泵对污泥进行抽吸排出,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增加能耗,污泥在污泥斗内长期积聚,容易造成污泥斗堵塞,导致排泥不畅;且为节省投资,多采用一台排污泵带多根吸泥管的方式,易出现排泥不均,池底出现集泥死区的问题。
[0004]另外也有沉淀池采用气升排泥装置,通过输送空气进入气升排泥管,气升排泥管的底部开口对着池底集泥槽,以将污泥吸入管内与空气混合并沿着气升排泥管上升排出。但为保证气升排泥效果,气升排泥管的底部开口大小受到限制,只能对集泥槽的局部区域进行排泥,池底同样容易出现集泥死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沉淀池排泥装置排泥效率低,池底容易出现集泥死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一端为收集端,所述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还包括:
[0007]推泥机构,所述推泥机构用于将所述集泥槽内的污泥推至所述收集端;
[0008]气升排泥机构,所述气升排泥机构包括空气供给器、供气管、气升排泥管及排泥渠,所述排泥渠设于所述沉淀池的顶侧,所述空气供给器与所述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供气管的另一端分支为挠动支管和气提支管,所述气升排泥管的一端为出泥口,所述出泥口连通至排泥渠内,所述气升排泥管的另一端开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伸入所述集泥槽内且正对于所述收集端,所述气提支管与所述气升排泥管靠近所述收集口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挠动支管的管口布置于所述收集端的底部。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泥机构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减速器及螺旋叶片,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收集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机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穿设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集泥槽内,所述螺旋叶片远离所述收集端的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减速器及所述输出端。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挠动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气提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空气供给器、所述电机、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阀门电连接。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泥槽沿所述沉淀池深度方向自上至下宽度依次减小。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端设有收集坑,所述收集坑的底壁向下凸出于所述集泥槽的底壁,所述挠动支管的管口布置于所述收集坑的底部,所述收集口伸入所述收集坑内。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挠动支管包括挠动管体及扩散嘴,所述扩散嘴包括导向部、安装部及扩散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挠动管体连接,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与挠动管体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导向部平行且间隔地设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挠动管体的一侧,所述扩散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导向部的外周,且所述扩散部与所述安装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部、所述扩散部及所述导向部限定形成扩散腔,所述扩散部上开设有若干间隔的喷嘴,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收集坑的底壁平行。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安装部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扩散部与所述安装部垂直,所述扩散部沿所述安装部外周的每一侧间隔设有两个喷嘴。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泥槽背离所述收集端的一侧的底壁横截面为弧形。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泥口朝上,且所述出泥口的顶侧设有防泥罩,所述防泥罩布置于所述排泥渠的两侧渠壁之间。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还包括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用于将池底污泥刮入集泥槽中。
[001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通过设置推泥机构,能够将集泥槽内的污泥推至集泥槽的收集端,避免污泥在集泥槽内堆积,本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还设有气升排泥机构,其包括空气供给器、供气管、气升排泥管及排泥渠,空气供给器将空气输送至供气管,供气管分支为挠动支管和气提支管,其中挠动支管对集泥槽的收集端底部的污泥进行气喷冲散,气提支管则连通至气升排泥管的正对于收集端的收集口一侧,由此气体从气提支管进入气升排泥管,在浮力作用下带动泥水沿着气升排泥管上升并最终汇入排泥渠中。本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将污泥从集泥槽使用推泥机构集中至收集端处理大大提高了排泥效率,且确保了污泥及时排出,避免了污泥在集泥槽内堆积板结,在收集端还使用了分支为挠动支管和气提支管的供气管对空气进行双重利用,既可以对收集端底部污泥喷气冲散,又可以为气升排泥管供气带动泥水沿气升排泥管上升排出,有效解决排泥不畅问题,避免了污泥的板结和上浮。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2是图1的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3是图1的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4是图1的C

C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5是图2的D处放大图;
[0025]图中,10、沉淀池;20、集泥槽;21、收集端;30、推泥机构;31、电机;32、减速器;33、螺旋叶片;40、气升排泥机构;41、空气供给器;42、供气管;421、挠动支管;4211、挠动管体;
4212、扩散嘴;42121、导向部;42122、安装部;42123、扩散部;421231、喷嘴;422、气提支管;43、气升排泥管;431、收集口;432、出泥口;44、排泥渠;45、供气主管;46、排泥主管;47、防泥罩;50、刮泥机构;60、收集坑;70、第一支架;80、第二支架;81、抱箍;9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如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一端为收集端,所述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还包括:推泥机构,所述推泥机构用于将所述集泥槽内的污泥推至所述收集端;气升排泥机构,所述气升排泥机构包括空气供给器、供气管、气升排泥管及排泥渠,所述排泥渠设于所述沉淀池的顶侧,所述空气供给器与所述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供气管的另一端分支为挠动支管和气提支管,所述气升排泥管的一端为收集口,所述气升排泥管的另一端为出泥口,所述出泥口连通至排泥渠内,所述收集口伸入所述集泥槽内且正对于所述收集端,所述气提支管与所述气升排泥管靠近所述收集口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挠动支管的管口布置于所述收集端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泥机构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减速器及螺旋叶片,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收集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机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穿设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集泥槽内,所述螺旋叶片远离所述收集端的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减速器及所述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挠动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气提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空气供给器、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阀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的气升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槽沿所述沉淀池深度方向自上至下宽度依次减小。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丹胡鸿杨永飞毛卫兵何辉张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