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19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包括泵体以及电机,泵体与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位于泵体以及电机的下方,支撑底板与电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块,第一橡胶缓冲块上开设有安装通槽,安装通槽与支撑底板相平行,支撑底板与泵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块。第一橡胶缓冲块可通过变形吸收电机所产生的震动,使得上述离心泵使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在第一橡胶缓冲块上开设安装通槽,使得第一橡胶缓冲块的变形变得更为灵敏,能够更为高效吸收电机所产生的震动。第二橡胶缓冲块可通过变形吸收泵体的震动,进一步提升上述离心泵使用时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泵,特别地,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告号为CN2184679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离心泵,包括卧式电动机、连接座以及叶轮。所述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卧式电动机的头部,且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卧式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内套装有水箱内壳体,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水箱内壳体通过满焊焊接为一体。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中安装有注水塞。所述叶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中部,且所述叶轮与所述卧式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不过,在使用上述卧式离心泵时,卧式电动机的底部与地面直接接触,如此卧式电动机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将影响上述卧式离心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其具有稳定性较高的优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包括泵体以及电机,所述泵体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位于所述泵体以及所述电机的下方,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电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块,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上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与所述支撑底板相平行,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泵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块。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支撑底板放置到地面上,使得支撑底板与地面直接接触。在支撑底板与电机之间设置第一橡胶缓冲块,第一橡胶缓冲块可通过变形吸收电机所产生的震动,使得上述离心泵使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在第一橡胶缓冲块上开设安装通槽,使得第一橡胶缓冲块的变形变得更为灵敏,能够更为高效吸收电机所产生的震动。在支撑底板与泵体之间设置第二橡胶缓冲块,第二橡胶缓冲块可通过变形吸收泵体的震动,进一步提升上述离心泵使用时的稳定性。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的底部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中;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橡胶缓冲块的底部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中。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凹槽可用以对第一橡胶缓冲块的底部进行限位,如此在对上述离心泵进行组装时,可更为方便将第一橡胶缓冲块安装至支撑底板顶部。第二安装凹槽可用以对第二橡胶缓冲块的底部进行限位,如此在对上述离心泵进行组装时,可更为方便将第二橡胶缓冲块安装至支撑底板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内槽壁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凸筋,所述第一定位凸筋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中;
[0009]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内槽壁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相平行,所述第二橡胶缓冲块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凸筋,所述第二定位凸筋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中。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一定位凸筋配合,可对第一橡胶缓冲块进行更为有效的限位,如此在对上述离心泵进行组装时,可更为方便将第一橡胶缓冲块安装至支撑底板顶部。再者,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一定位凸筋配合,可提升支撑底板与第一橡胶缓冲块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支撑底板与第一橡胶缓冲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凸筋配合,可对第二橡胶缓冲块进行更为有效的限位,如此在对上述离心泵进行组装时,可更为方便将第二橡胶缓冲块安装至支撑底板顶部。再者,第二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凸筋配合,可提升支撑底板与第二橡胶缓冲块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支撑底板与第二橡胶缓冲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中均涂覆有粘接胶,所述粘接胶用以将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以及所述第二橡胶缓冲块粘接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安装凹槽以及第二安装凹槽中涂覆粘接胶,可有效提升第一橡胶缓冲块以及第二橡胶缓冲块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通槽中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装通槽的内槽壁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相抵紧。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电机所产生震动较小,可将支撑板放入到安装通槽中,用以提升第一橡胶缓冲块的强度。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通槽中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簧,且若干所述支撑弹簧呈等间距分布。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电机所产生震动较大,可将若干支撑弹簧放入到安装通槽中,用以提升第一橡胶缓冲块的弹性,以保证第一橡胶缓冲块可充分吸收电机所产生的震动。
[0017]优选的,所述安装通槽的顶部内槽壁处开设有上收纳槽,所述安装通槽的底部内槽壁处开设有下收纳槽,所述上收纳槽与所述下收纳槽上下相对,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嵌设在所述上收纳槽中,所述支撑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嵌设在所述下收纳槽中。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收纳槽与上连接块相配合,可用以对支撑弹簧的上端进行限位。下收纳槽与下连接块相配合,可用以对支撑弹簧的下端进行限位。如此设置的支撑弹簧与第一橡胶缓冲块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不易与第一橡胶缓冲块分离。
[0019]优选的,所述泵体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所述橡胶减震环中心处穿过。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于泵体与电机之间设置橡胶减震环,可有效减弱电机传递给泵体的震动,进一步提升上述离心泵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23]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0024]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的C部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1、泵体;2、电机;3、支撑底板;4、第一橡胶缓冲块;5、安装通槽;6、第二橡胶缓冲块;7、第一安装凹槽;8、第二安装凹槽;9、第一定位凹槽;10、第一定位凸筋;11、第二定位凹槽;12、第二定位凸筋;13、支撑板;14、支撑弹簧;15、上收纳槽;16、下收纳槽;17、上连接块;18、下连接块;19、橡胶减震环。
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0028]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泵体1以及电机2,且泵体1与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2接电时可驱动泵体1内部的叶轮转动,用以完成抽水工作。
[0029]泵体1与电机2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环19,且电机2的输出轴从橡胶减震环19中心处穿过。橡胶减震环19可减弱电机2传递至泵体1的震动,用以提升离心泵使用时的稳定性。
[0030]还包括设置在泵体1以及电机2下方的支撑底板3,且泵体1与电机2的投影均落在支撑底板3上。支撑底板3与电机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包括泵体(1)以及电机(2),所述泵体(1)与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底板(3),所述支撑底板(3)位于所述泵体(1)以及所述电机(2)的下方,所述支撑底板(3)与所述电机(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块(4),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4)上开设有安装通槽(5),所述安装通槽(5)与所述支撑底板(3)相平行,所述支撑底板(3)与所述泵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底板(3)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7),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4)的底部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凹槽(7)中;所述支撑底板(3)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凹槽(8),所述第二橡胶缓冲块(6)的底部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凹槽(8)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卧式离心泵,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凹槽(7)的内槽壁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9),所述第一定位凹槽(9)与所述支撑底板(3)的顶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块(4)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凸筋(10),所述第一定位凸筋(10)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9)中;所述第二安装凹槽(8)的内槽壁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凹槽(11),所述第二定位凹槽(11)与所述支撑底板(3)的顶面相平行,所述第二橡胶缓冲块(6)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凸筋(12),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沃霸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