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载体管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98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式加热炉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载体管式炉,包括:加热室,设有出口和入口,用于加热气相的热载体;辐射室,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口,所述辐射室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分气腔,所述分气腔连通所述进气口,相邻两个所述分气腔之间设有一组辐射室盘管,所述分气腔靠近所述辐射室盘管的一面设有多个分流口;以及,循环装置,用于输送所述热载体,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载体管式炉,能够有效提高每根炉管加热的均匀性,满足工业实际的生产需求,尤其适用于大型管式炉。尤其适用于大型管式炉。尤其适用于大型管式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载体管式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式加热炉
,特别是一种热载体管式炉。

技术介绍

[0002]管式加热炉和管式反应炉在炼油和化工行业应用广泛,目前大型的管式加热炉、管式裂解炉、管式转化炉等结构型式多为方箱炉,且通常是采用燃烧化石燃料作为热源,进而不可避免的造成空气污染。
[0003]专利CN 115823747 A提出使用热载体作为高温热源对管式炉进行加热的方案,为取代化石燃料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但基于传统的热载体加热炉结构,主要应用于炉膛温度较低的工况,热载体针对较高温度的管式炉进行加热的应用并不成熟,尤其是对大型管式炉进行加热时,无法保证每根炉管加热的均匀性,难以满足炼油和化工生产的一些生产需求,且应用于装置大型化的场景也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传统的热载体加热炉,难以直接适用于管式炉,无法保证每根炉管加热的均匀性,存在难以满足炼油和化工生产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热载体管式炉,能够有效提高每根炉管加热的均匀性,满足工业实际的生产需求,尤其适用于大型管式炉。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热载体管式炉,包括:加热室,设有出口和入口,用于加热气相的热载体;辐射室,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口,所述辐射室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分气腔,所述分气腔连通所述进气口,相邻两个所述分气腔之间设有一组辐射室盘管,所述分气腔靠近所述辐射室盘管的一面设有多个分流口;以及,循环装置,用于输送所述热载体,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载体管式炉,采用高温气相的所述热载体并结合所述辐射室的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对所述辐射室盘管加热的均匀性,实现对管式炉的炉管进行连续均匀加热,进而满足炼化装置中一些裂解炉、转化炉或加热炉等炉管所需高壁温高热通量以及加热温度稳定的要求,达到工业实际的生产需求,高温气相热载体不仅可以循环使用,而且热量来源广泛,既可采用燃烧化石燃料获得,也可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作为热源,进而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在替换原有大型管式炉的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室盘管与相邻两侧所述分气腔的间距相同。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组所述辐射室盘管之间的所述分气腔体积相当。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分气腔内所述热载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流口的开口逐渐增大。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室为立式结构,所述辐射室的顶部设有多个
支烟道,所述辐射室的底部设有多个热风道,多个所述支烟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多个所述热风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支烟道分别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分气腔的上方,多个所述热风道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分气腔连通。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腔采用耐高温的衬里材料,多个所述分流口在横向上间隔均匀排列。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室盘管的表面和所述热风道安装有测温装置。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对流室和风机,所述对流室内设有对流室盘管。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辐射室盘管为单排式结构或者双排式结构。
[00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室的内壁和输送所述热载体的管道均设有保温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实施例所述热载体管式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实施例所述辐射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实施例所述辐射室大型化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实施例所述分流口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5是实施例所述分流口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6是实施例所述多程U形组合炉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实施例所述二进一出多程组合炉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100

热载体管式炉,110

加热室,111

出口,112

入口,120

辐射室,121

进气口,122

出气口,123

分气腔,1231

分流口,124

辐射室盘管,125

支烟道,126

热风道,130

循环装置,131

对流室,1311

对流室盘管,132

风机,140

测温装置,150

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现有的管式加热炉和管式反应炉使用化石燃料作为热源的结构很成熟,但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需寻找更加清洁的热源取代化石燃料,利用加热后的热载体作为热源是被逐渐推广应用的加热方式,但目前热载体加热炉的应用,很难保证对大型管式炉的每根炉管进行均匀的加热,在相关技术中,应用热载体的加热炉,热载体温度低,炉膛
温度低,无法保证每根炉管介质出口温度达到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要求,且在装置大型化的发展上也存在困难。
[0029]低碳发展对石油化工技术、工艺设计等提出变革要求,工业过程诸多用化石燃料供能的环节都将被电能替代,为落实国家双碳的目标,在加热过程中使用热载体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炼油和化工行业中的加热炉和裂解炉与装置工艺过程密切相关,其中大部分为管式加热炉,针对大型的高温管式加热炉,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技术,为了将热载体应用于大型的高温管式加热炉中,并有效提高每根炉管加热的均匀性,满足工业实际的生产需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载体管式炉。
[0030]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载体管式炉100,包括:加热室110,设有出口111和入口112,用于加热气相的热载体;辐射室120,设有进气口121和出气口122,进气口121通过管道150连通出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载体管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室(110),设有出口(111)和入口(112),用于加热气相的热载体;辐射室(120),设有进气口(121)和出气口(122),所述进气口(121)通过管道(150)连通所述出口(111),所述辐射室(120)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分气腔(123),所述分气腔(123)连通所述进气口(121),相邻两个所述分气腔(123)之间设有一组辐射室盘管(124),所述分气腔(123)靠近所述辐射室盘管(124)的一面设有多个分流口(1231);以及,循环装置(130),用于输送所述热载体,通过管道(150)连通于所述入口(112)和所述出气口(1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体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室盘管(124)与相邻两侧所述分气腔(123)的间距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载体管式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辐射室盘管(124)之间的所述分气腔(123)体积相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体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分气腔(123)内所述热载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流口(1231)的开口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平武欣宇王琥李锦辉王国峰宋学明刘磊王伟旭李春燕李骏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