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抽真空工序中,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向注液喷嘴的外部鼓出并破裂,进而飞沫通过注液口向电池壳体的外部飞散,导致电池壳体的表面的注液口周缘部被电解液浸湿”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气泡排出工序(步骤S21~S24),在该气泡排出工序中,在进行抽真空工序(步骤S25~S26)前的大气压状态下,从注液喷嘴(2)排出电解液(15)来将附着于注液喷嘴(2)的内表面(2c)的气泡(6)与从注液喷嘴(2)排出的电解液(15)一起向注液喷嘴(2)的外部排出。喷嘴(2)的外部排出。喷嘴(2)的外部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电池壳体的内部容纳有电极体和电解液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在抽真空工序中,通过容纳有电极体的电池壳体的注液口来向电池壳体内插入注液喷嘴,进行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电池壳体内的抽真空,从而使电池壳体内变为真空状态。此外,通过使配置有电池壳体等的腔室内变为真空状态,能够使电池壳体内变为真空状态。接着,在第1真空注液工序中,以第1注入速度从注液喷嘴排出电解液来向形成为真空状态的电池壳体内注入规定量A的电解液。接着,在第2真空注液工序中,以比第1注入速度慢的第2注入速度从注液喷嘴排出电解液来向形成为真空状态的电池壳体内注入规定量B的电解液。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
184452号公报
[0004]若第2真空注液工序结束,则使电池壳体内返回至大气压状态。此外,通过使配置有电池壳体等的腔室内变为大气压状态,能够使电池壳体内变为大气压状态。其后,在第1大气压注液工序中,以第3注入速度从注液喷嘴排出电解液来向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电池壳体内注入规定量C的电解液。接着,在第2大气压注液工序中,以比第3注入速度慢的第4注入速度从注液喷嘴排出电解液来向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电池壳体内注入规定量D的电解液。由此,对于该电池,结束向电池壳体内的注液。其后,对新的电池进行上述的一系列的工序。
[0005]然而,在完成向电池壳体内的注液后,在到为了进行向下一个新的电池壳体内的注液而开始抽真空工序为止的期间,将注液喷嘴在电解液残存于其内部的状态下放置于大气压状态下。在该期间,有时残存于注液喷嘴内的电解液所包括的微小的气泡集中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成为比较大的气泡并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因此,其后,若为了进行向下一个电池壳体内的注液而在抽真空工序中通过电池壳体的注液口来向电池壳体内插入注液喷嘴,并开始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电池壳体内的抽真空,则伴随着气压的降低,有时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向注液喷嘴的外部鼓出并破裂,飞沫通过注液口向电池壳体的外部飞散而电池壳体的表面的注液口周缘部被电解液浸湿。若电池壳体的表面的注液口周缘部被电解液浸湿,则其后存在当通过密封部件将注液口密封时产生密封不良的情况。例如在将密封部件与注液口周缘部焊接来将注液口密封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由密封部件的焊接不良引起的密封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抽真空工序中,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向注液喷嘴的外部鼓出并破裂,进而飞沫通过注液口来向电池壳体的外部飞散,导致电池壳体的表面的注液口周缘部被电解液浸湿”的电池的制造
方法。
[0007](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是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电池在电池壳体的内部容纳有电极体和电解液,其中,上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抽真空工序,在通过容纳有上述电极体的上述电池壳体的注液口向上述电池壳体内插入了注液喷嘴的状态下,对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上述电池壳体内进行抽真空,从而使上述电池壳体内变为真空状态;和真空注液工序,从上述注液喷嘴排出上述电解液来向形成为上述真空状态的上述电池壳体内注入上述电解液,上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气泡排出工序,在该气泡排出工序中,在进行上述抽真空工序前的大气压状态下,从上述注液喷嘴排出上述电解液来将附着于上述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与从上述注液喷嘴排出的上述电解液一起向上述注液喷嘴的外部排出。
[0008]上述的制造方法具备气泡排出工序,在该气泡排出工序中,在进行抽真空工序前的大气压状态下,从注液喷嘴排出电解液来将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与从注液喷嘴排出的电解液一起向注液喷嘴的外部排出。由此,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能够在除去了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的状态下进行抽真空工序。具体而言,在抽真空工序中,能够在将除去了附着于内表面的气泡的注液喷嘴通过注液口插入至电池壳体内的状态下对电池壳体内进行抽真空。因此,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在抽真空工序中,附着于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向注液喷嘴的外部鼓出并破裂,进而飞沫通过注液口向电池壳体的外部飞散,导致电池壳体的表面的注液口周缘部被电解液浸湿”。
[0009]此外,在气泡排出工序中,可以将从注液喷嘴与气泡一起排出的电解液向电池壳体内注入,也可以不向电池壳体内注入而排出。另外,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当在真空注液工序中向真空状态的电池壳体内注入电解液后,使电池壳体内变为大气压状态来向电池壳体内注入剩余的电解液。即,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真空注液工序中注液向电池壳体内注液的全部量的电解液,也可以分为真空注液工序和大气压状态下的注液工序来注液。
[0010](2)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1)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气泡排出工序是在通过上述注液口向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上述电池壳体内插入了上述注液喷嘴的状态下从上述注液喷嘴排出上述电解液来将上述电解液与上述气泡一起向上述电池壳体内注入的预备注液工序。
[0011]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将气泡排出工序作为“将从注液喷嘴与气泡一起排出的电解液向电池壳体内注入”的预备注液工序,因此与不将从注液喷嘴与气泡一起排出的电解液向电池壳体内注入而排出的情况比较,无需设置用于存积、回收排出的电解液的设备等,因此优选。
[0012](3)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2)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为了进行上述预备注液工序而向上述电池壳体内插入上述注液喷嘴后,保持在上述电池壳体内插入了上述注液喷嘴的状态不变,连续地进行上述预备注液工序、上述抽真空工序以及上述真空注液工序。
[0013]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不使注液喷嘴在中途向电池壳体外移动而能够连续地进行预备注液工序、抽真空工序以及真空注液工序,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3个工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剖视图。
[0015]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液装置的说明图。
[0016]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0017]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液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
[0018]图5是对开始注液工序前的注液喷嘴的内部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0019]图6是对气泡排出工序(预备注液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0020]图7是对密封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电池;2
…
注液喷嘴;2b
…
排出口;6
…
气泡;10
…
电池壳体;14
…
注液口;15
…
电解液;17
…
密封部件;20
…
电极体;100
…
注液装置;140
…
真空腔室;150
…
电解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接下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电池在电池壳体的内部容纳有电极体和电解液,其中,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抽真空工序,在通过容纳有所述电极体的所述电池壳体的注液口向所述电池壳体内插入了注液喷嘴的状态下,对形成为大气压状态的所述电池壳体内进行抽真空,从而使所述电池壳体内变为真空状态;和真空注液工序,从所述注液喷嘴排出所述电解液来向形成为所述真空状态的所述电池壳体内注入所述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气泡排出工序,在该气泡排出工序中,在进行所述抽真空工序前的大气压状态下,从所述注液喷嘴排出所述电解液来将附着于所述注液喷嘴的内表面的气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崎健幸,白珺文,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