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开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80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开模机构,包括多个活块(1)、底板(2)、上模(3)和下模(4),所述的多个活块(1)和底板(2)设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所述的多个活块(1)径向滑配合在底板(2)上的径向槽(2.1)内;所述的底板(2)内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与多个活块(1)均连接;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上设有一操作手柄(5)。上述开模机构的工作效率高且精度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模机构,具体讲是一种叶轮类的同步开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开模机构包括上模、多个活块、底板和下模,所述的多个活块和底板设 于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的多个活块围成一周,形成一叶轮类的模具;所述的多个活块径 向滑配合在底板上的凹槽内。上述这种结构的开模机构存在以下缺陷 1、上述的开模机构是由多个活块构成,在工作中多采用手工多向、逐一抽拉活块 的方式来进行开模,所以上述开模机构的效率比较低。 2、由于上述多个活块均是通过手工抽拉到位,这就必然会导致手工抽拉中所导致 的多个活块位置不一的问题,所说上述结构的开模机构的精度比较低,从而生产产品的次 品率比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开模机构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且精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 高且精度高的同步开模机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同步开模机构,包括多个活块、底板、上模和 下模,所述的多个活块和底板设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的多个活块径向滑配合在底板上 的径向槽内;所述的底板内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与多个活 块均连接;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上设有一操作手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同步开模机构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使用过只需要直接轴向扳动操作手柄即可使多个活块同时操作,所以本技术的工作效率比较高。 2、由于是通过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不存在多个活块位置不一的问题,因此,本技术同步开模机构的精度比较高,生产产品的次品率比较低。 作为改进,本技术的轴的底端设有一滚动轴承,使轴与弧形凹槽的滑动配合变成滚动配合,从而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时更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同步开模机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同步开模机构的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技术同步开模机构的图1的B-B视图。 图中所示1、活块,2、底板,2. 1、径向槽,3、上模,4、下模,5、操作手柄,6、圆形底板, 7 、轴,8 、圆弧凹槽,9 、滚动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同步开模机构,包括多个活块1、底板2、上模3和下 模4,所述的多个活块1和底板2设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所述的径向槽2. 1由固定在底 板2上的两块平行板构成;所述的多个活块1径向滑配合在底板2上的径向槽2. 1内;所述的底板2内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与多个活块l均连接;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上设有一操作手柄5。 所述同步抽动活块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圆形底板6和轴7,所述的操作手柄5 设在圆形底板6的侧部;所述的圆形底板6设在下模4上且与下模4转动配合;所述的圆形底板6上设有与活块1数量相等的弧形凹槽8,所述弧形凹槽8对应弦与过所述弦中点直径 的最小夹角a大于0°且小于90° ;所述的轴7设于所述的活块1与弧形凹槽8之间,所 述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块1上,其底端置入在弧形凹槽8内。 所述轴7的底端设有一滚动轴承9,滚动轴承9的内圆面与轴7的外圆面粘接,所 述的滚动轴承9滚动配合在弧形凹槽8内。 工作原理扳动操作5手柄周向旋转,轴7沿着弧形凹槽8运动,由于弧形凹槽8 对应弦与过所述弦中点直径的最小夹角a大于0°且小于90° ,所以可通过操作手柄5的 轴向运动转变为活块1的径向运动,同时由于是通过整个圆形底板6—起转动,所以可带动 多个活块1 一起动作,达到同步的效果。权利要求一种同步开模机构,包括多个活块(1)、底板(2)、上模(3)和下模(4),所述的多个活块(1)和底板(2)设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所述的多个活块(1)径向滑配合在底板(2)上的径向槽(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内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与多个活块(1)均连接;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上设有一操作手柄(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抽动活块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圆形底板(6)和轴(7),所述的操作手柄(5)设在圆形底板(6)的侧部;所述的圆形底板(6)设在下模(4)上且与下模(4)转动配合;所述的圆形底板(6)上设有与活 块(1)数量相等的弧形凹槽(8),所述弧形凹槽(8)对应弦与过所述弦中点直径的最小夹角 大于0°且小于90° ;所述的轴(7)设于所述的活块(1)与弧形凹槽(8)之间,所述轴(7) 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块(1)上,其底端置入在弧形凹槽(8)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7)的底端设有一滚动 轴承(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开模机构,包括多个活块(1)、底板(2)、上模(3)和下模(4),所述的多个活块(1)和底板(2)设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所述的多个活块(1)径向滑配合在底板(2)上的径向槽(2.1)内;所述的底板(2)内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与多个活块(1)均连接;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上设有一操作手柄(5)。上述开模机构的工作效率高且精度高。文档编号B22D17/26GK201439117SQ200920125050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罗桂花, 黄立挺 申请人:宁波凯利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开模机构,包括多个活块(1)、底板(2)、上模(3)和下模(4),所述的多个活块(1)和底板(2)设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所述的多个活块(1)径向滑配合在底板(2)上的径向槽(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内设有一同步活块抽动装置,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与多个活块(1)均连接;所述的同步活块抽动装置上设有一操作手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挺罗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利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