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和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92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其课题在于,(a)可提供在成型后几乎不收缩和变形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以及(b)提供发泡性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分别包含特定量的聚丙烯系树脂、包含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系单元的共聚物、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和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和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被用于以汽车内饰构件、汽车保险杠用芯材为首的绝热材料、缓冲包装材料、装运箱等各种用途。
[0003]然而,由于聚丙烯系树脂为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因此与聚苯乙烯等非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相比,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成型而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在成型后的收缩大。因此,尤其在将金属等其它原材料一体成型的情况(嵌入成型的情况)下,有时在成型后因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发生收缩而导致金属构件变形。即,在现有技术中,将金属等其它原材料一体成型的情况下,难以控制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的尺寸和/或形状。
[0004]作为控制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在成型后的收缩的方法,已知将非晶性热塑性树脂混合至聚丙烯系树脂来使用的方法。
[0005]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混合使用聚丙烯系树脂、非晶性热塑性树脂和相容剂的技术。
[0006]专利文献2公开了向聚丙烯系树脂中混合聚苯乙烯系树脂和以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来使用的技术。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

302837号
[0010]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6

10074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2]鉴于以上那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a)可提供在成型后几乎不收缩和变形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以及(b)提供发泡性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5]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包含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系单元的共聚物5重量份~60重量份、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3.0重量份~30.0重量份。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具有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发泡的发泡工序,前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包含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系单元的共聚物5重量份~60重量份、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3.0重量份~30.0重量份。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发挥出(a)可提供在成型后几乎不收缩和变形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以及(b)可提供发泡性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用于评价变形量的发泡成型体1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此。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各构成,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将在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内。进而,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加以组合,从而能够形成新技术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学术文献和专利文献作为参考文献而援引至本说明书中。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表示数值范围的“A~B”是指“A以上(包含A和大于A)且B以下(包括B和小于B)”。
[002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也将包含源自X1单体的结构单元、源自X2单体的结构单元

和X
n
单体(n为2以上的整数)作为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称为“X1/X2/

/X
n
共聚物”。作为X1/X2/

/X
n
共聚物,除已有明示的情况之外,聚合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还可以为接枝共聚物。
[002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聚合物或共聚物中包含的源自X单体的结构单元称为“X单元”。
[0023]〔1.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包含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系单元的共聚物5重量份~60重量份、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3.0重量份~30.0重量份。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通过利用公知方法进行成型而能够提供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
[0026]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称为“发泡颗粒”,有时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称为“本发泡颗粒”,有时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称为“发泡成型体”。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因具有前述构成而具备如下优点:(a)可提供在成型后几乎不收缩和变形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以及(b)发泡性优异。也可以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可提供与现有制品相比降低成型后的收缩和变形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在本说明书中,也将成型后的发泡成型体的收缩得以降低称为收缩性优异。
[0028]在本说明书中,聚丙烯系树脂是指:在树脂所包含的全部结构单元100摩尔%中,包含75摩尔%以上源自丙烯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源自丙烯单体的结构单元”称为“丙烯单元”。
[0029](聚丙烯系树脂)
[0030]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为(a)丙烯的均聚物,也可以为(b)丙烯与除丙烯之外的单体的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或者,还可以为(c)这些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0031]聚丙烯系树脂可以在具有丙烯单元的基础上,还具有1单元以上的源自除丙烯单体之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也可以具有1种以上的源自除丙烯单体之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有时也将用于制造聚丙烯系树脂的“除丙烯单体之外的单体”称为“共聚单体”。有时也将聚丙烯系树脂中包含的“源自除丙烯单体之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称为“共聚单体单元”。
[0032]作为共聚单体,可列举出乙烯、1

丁烯、异丁烯、1

戊烯、3

甲基
‑1‑
丁烯、1

己烯、4

甲基
‑1‑
戊烯、3,4

二甲基
‑1‑
丁烯、1

庚烯、3

甲基
‑1‑
己烯、1

辛烯、1

癸烯等碳原子数2或4~12的α

烯烃。
[0033]作为聚丙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1

丁烯/丙烯无规共聚物、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包含:聚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包含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系单元的共聚物5重量份~60重量份;以及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3.0重量份~30.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中,所述苯乙烯系单元为α

甲基苯乙烯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中,所述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中,所述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的苯乙烯单元含量在该氢化苯乙烯系共聚物100重量%中为15重量%~80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中,所述包含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系单元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5℃~140℃。6.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进行成型而成的。7.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发泡的发泡工序,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宫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