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91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包括宽松内层病员服和束缚外层病员服,所述宽松内层病员服包括内领,所述内领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内暴露区,所述束缚外层病员服包括外领,所述外领套设于所述内领外,所述外领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外暴露区。该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宽松内层病员服套于患者身体外,使得患者穿着舒适,通过预留的颈部伤口内暴露区给予患者颈部伤口处充分空间,便于处理伤口,通过将束缚外层病员服设置于宽松内层病员服外,并通过外领对内领进行约束定型,避免患者在穿着时颈前内领松垮,产生患者隐私暴露的风险,对颈部伤口内暴露区和颈部伤口外暴露区进一步限定,避免了束缚外层病员服触碰患者颈部伤口。触碰患者颈部伤口。触碰患者颈部伤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开号为CN215936389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颈椎手术服,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片、后片、第一衣袖及第二衣袖;前片设有V形领口,领口最低处设有通过柔性绳扣连接的左右开片的第一分片式结构,前片上设有引流袋放置口袋;第一衣袖在手臂外侧设有通过纽扣连接的前后开片的第二分片式结构;第二衣袖在手臂内侧设有通过系绳连接的前后开片的第三分片式结构。该技术的颈椎手术服领口较大,便于术野消毒和手术操作,穿脱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保护患者隐私。
[0003]上述现有技术通过较大领口保证了颈椎前路伤口的通畅,不会影响观察伤口渗出以及压迫伤口,减轻了伤口感染风险,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因手术服领部较为宽松,患者在下地活动时,尤其对于女性术后患者,宽松的手术服领部和患者皮肤之间易产生较大间隙,进而不能够保护患者隐私,虽能够在患者手术服外包裹衣物避免该问题,但外部衣物不能够和手术服领口位置相适配,并保持两者相对位置固定,患者活动时,衣物易接触患者伤口,影响患者伤口恢复。
[0005]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能够避免患者隐私暴露,且不易接触患者颈部伤口的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手术服易导致患者隐私暴露,外穿衣物易接触患者颈部伤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包括:宽松内层病员服,所述宽松内层病员服包括内领,所述内领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内暴露区;
[0008]束缚外层病员服,所述束缚外层病员服包括外领,所述外领套设于所述内领外,所述外领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外暴露区,所述颈部伤口内暴露区完全暴露于所述颈部伤口外暴露区内,所述外领能够提供一收束力以约束定型所述内领。
[0009]优选的,所述宽松内层病员服还包括内前片和内后片,所述内后片连接于所述内前片的后方,所述内领由前内领和后内领围成,所述前内领位于所述内前片的上边侧,所述后内领位于所述内后片的上边侧,所述束缚外层病员服还包括前部连接绳和至少为两个外前片,当所述外前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外前片分别为左外前片和右外前片,所述左外前片和所述右外前片分别连接于所述内前片的两侧,所述外领位于所述左外前片的上边侧和所述右外前片的上边侧,所述前部连接绳连接于所述两个外前片之间,并且所述前部连接绳能够提供所述外领约束定型所述内领的收束力。
[0010]优选的,所述前内领包括第一领部和第二领部,所述第一领部和所述第二领部交
叉连接呈v型,所述第一领部和所述第二领部之间形成所述颈部伤口内暴露区,所述外领包括第三领部和第四领部,所述第三领部位于所述左外前片的上边侧,所述第四领部位于所述右外前片的上边侧,当所述外领约束定型所述内领时,所述第三领部和所述第四领部交叉设置呈v型,所述第三领部和所述第四领部之间形成所述颈部伤口外暴露区。
[0011]优选的,当所述外领约束定型所述内领时,所述左外前片和所述右外前片在所述内前片外侧交错叠合。
[0012]优选的,所述内后片包括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分别连接所述内前片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分别设置有背部连接绳,所述第一后片上的所述背部连接绳和所述第二后片上的所述背部连接绳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后内领包括硬质后领部,所述硬质后领部、所述第一领部和所述第二领部依次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硬质后领部内侧连接有颈部接触件,所述颈部接触件为海绵的颈部接触件。
[0015]优选的,所述束缚外层病员服还包括透明收纳件,所述透明收纳件连接于所述外前片的前侧,所述透明收纳件和所述外前片之间形成一开口向上的容纳空腔。
[0016]优选的,所述透明收纳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透明收纳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外前片的前襟处和所述右外前片的前襟处。
[0017]优选的,所述内前片和所述内后片宽度方向上的两连接处,其各连接一个所述左外前片和一所述右外前片。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该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宽松内层病员服套于患者身体外,使得患者穿着舒适,通过预留的颈部伤口内暴露区给予患者颈部伤口处充分空间,便于处理伤口,通过将束缚外层病员服设置于宽松内层病员服外,并通过外领对内领进行约束定型,避免患者在穿着时颈前内领松垮,产生患者隐私暴露的风险,对颈部伤口内暴露区和颈部伤口外暴露区进一步限定,避免束缚外层病员服触碰患者颈部伤口;
[0020]2.该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通过增加硬质后领部配合颈部接触件,便于患者通过硬质后领部感知颈部伤口内暴露区位置,进而便于患者注意功能位;
[0021]3.该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通过增加透明收纳件,可直接在透明收纳件外观察患者引流管的情况,并进一步对透明收纳件在外前片上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患者操作拿取,同时患者活动时,前襟处具有较小摆动幅度,避免因患者移动导致位于容纳空腔内的物品掉落。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层式手术服的外前片展开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层式手术服的外领约束定型内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层式手术服的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连接示意图。
[0026]图中:100、宽松内层病员服;101、内领;1011、颈部伤口内暴露区;1012、前内领;10121、第一领部;10122、第二领部;1013、后内领;10131、硬质后领部;10132、颈部接触件;
102、内前片;103、内后片;1031、第一后片;1032、第二后片;1033、背部连接绳;200、束缚外层病员服;201、外领;2011、颈部伤口外暴露区;2012、第三领部;2013、第四领部;202、外前片;2021、左外前片;2022、右外前片;203、前部连接绳;204、透明收纳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描述用于详尽说明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8]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包括:
[0029]宽松内层病员服100,所述宽松内层病员服100包括内领101,所述内领101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内暴露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宽松内层病员服(100),所述宽松内层病员服(100)包括内领(101),所述内领(101)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内暴露区(1011);束缚外层病员服(200),所述束缚外层病员服(200)包括外领(201),所述外领(201)套设于所述内领(101)外,所述外领(201)内设置有一颈部伤口外暴露区(2011),所述颈部伤口内暴露区(1011)完全暴露于所述颈部伤口外暴露区(2011)内,所述外领(201)能够提供一收束力以约束定型所述内领(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松内层病员服(100)还包括内前片(102)和内后片(103),所述内后片(103)连接于所述内前片(102)的后方,所述内领(101)由前内领(1012)和后内领(1013)围成,所述前内领(1012)位于所述内前片(102)的上边侧,所述后内领(1013)位于所述内后片(103)的上边侧,所述束缚外层病员服(200)还包括前部连接绳(203)和至少为两个外前片(202),当所述外前片(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外前片(202)分别为左外前片(2021)和右外前片(2022),所述左外前片(2021)和所述右外前片(2022)分别连接于所述内前片(102)的两侧,所述外领(201)位于所述左外前片(2021)的上边侧和所述右外前片(2022)的上边侧,所述前部连接绳(203)连接于所述两个外前片(202)之间,并且所述前部连接绳(203)能够提供所述外领(201)约束定型所述内领(101)的收束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式病员服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内领(1012)包括第一领部(10121)和第二领部(10122),所述第一领部(10121)和所述第二领部(10122)交叉连接呈v型,所述第一领部(10121)和所述第二领部(10122)之间形成所述颈部伤口内暴露区(1011),所述外领(201)包括第三领部(2012)和第四领部(2013),所述第三领部(2012)位于所述左外前片(2021)的上边侧,所述第四领部(2013)位于所述右外前片(2022)的上边侧,当所述外领(201)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鸣李洁张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