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取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91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吸取栓系统,包括外鞘管、取栓组件和球囊导管,取栓组件设于外鞘管内并可相对外鞘管的轴向移动;取栓组件的远端设有取栓回收网;通过设置负压抽吸的外鞘管,配合取栓网和球囊导管可以快速将血栓快速顺畅取出,降低血栓抽吸次数,减少患者失血量;取栓组件和球囊导管在鞘管内采用非同轴设置,在保证鞘管内的抽吸空间的同时,降低工艺难度,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采用负压抽吸和球囊回撤机械取栓的方式,能够大幅降低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可操作调控旋钮配合牵引丝,对取栓回收网进行收缩调控,防止取栓时,血栓从取栓回收网头端游离逃逸。网头端游离逃逸。网头端游离逃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吸取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吸取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肺血栓栓塞(P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含右心)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是最常见的肺栓塞类型;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目前包含三种形式:(1)药物抗凝治疗:药物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2)导管溶栓: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导管溶栓为主。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适用于急性期、无溶栓禁忌、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患者。(3)手术取栓:手术取栓适用于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髂、股静脉血栓,股青肿患者,手术需注意处理髂静脉压迫。
[0003]现有的技术中,常见采取静脉腔内机械性血栓消融,即采用血栓负压抽吸术或者血栓搅碎装置进行取栓;采用负压抽吸术抽取血栓时,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血栓一次或多次地吸入导管中,使病变处血液流通。一般的,病变位置的血栓都无法一次性被抽除彻底,需要医生进行多次导管抽吸,故随着抽吸次数的增加,每次抽出的血栓量在减少,但会导致抽吸出的血液量增加。并且由于人体血管的弯曲程度不同,无法保证医生在抽吸过程中,抽吸导管与病变处血栓的完全对准,从而会产生意外纯抽吸血液的情况,都会导致病人失血过多。但是,若采用降低抽吸导管尺寸的方式降低病人失血量,又会削弱血栓的抽吸效果,甚至会增加抽吸次数,对患者的损伤仍未避免。尤其对于肺血栓的抽吸,由于血栓抽吸位置靠近血管分支,血栓很容易在过程中发生位移,或从左分支滑入右分支中,直接增加了后续抽吸难度;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将血栓快速顺畅取出,降低血栓抽吸次数,避免血栓逃逸游离,减少患者失血量且制造成本低廉的血栓取出系统,对于静脉血栓治疗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抽吸取栓系统,包括外鞘管、取栓组件和球囊导管;所述取栓组件设于所述外鞘管内并可相对所述外鞘管轴向移动,所述球囊导管置于所述外鞘管与所述取栓组件之间的间隙内并至少可相对所述取栓组件轴向移动;
[0005]所述取栓组件包括支撑连接件和设于所述支撑连接件远端可自膨胀的取栓回收网,所述取栓回收网的背离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膨胀网口;
[0006]所述球囊导管包括远端穿过所述取栓回收网的导管及位于所述导管远端的球囊,所述球囊与所述膨胀网口相对,用于与所述取栓回收网配合防止血栓逃逸。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丝和设于所述球囊导管近端的调控旋钮,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膨胀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控旋钮连接,所述调控旋钮用于牵引所述
牵引丝控制所述膨胀网口的牵拉收紧。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丝穿设于所述导管的内腔并可相对所述导管轴向移动;所述调控旋钮安装于所述球囊导管近端的底座上。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包括供所述牵引丝穿行的第一内腔以及用于球囊通气的第二内腔;所述导管位于所述球囊和导管远端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内腔的穿丝通孔,所述牵引丝一端在近端与所述调控旋钮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穿丝通孔穿出并与所述膨胀网口连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丝至少设置两根,分别与所述膨胀网口相对的两侧连接。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取栓回收网上的所述导管穿过位置的第一显影点和/或设于所述膨胀网口上且对称设置的第二显影点和/或设于所述穿丝通孔周边的第三显影点。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栓回收网和/或所述牵引丝的材质为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铂铬合金和钛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接件与所述取栓回收网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钢套连接件和螺栓连接件,所述钢套连接件与所述螺栓连接件螺纹配合。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栓回收网开设有供所述导管穿过的侧孔,所述侧孔的形状为圆形、菱形、矩形和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网口为斜切口形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抽吸取栓系统,通过设置负压抽吸的外鞘管,配合取栓组件和球囊导管可以快速将血栓快速顺畅取出,降低血栓抽吸次数,减少患者失血量;取栓组件和球囊导管采用非同轴设置,保证鞘管内的抽吸空间的同时,降低工艺难度,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采用负压抽吸和球囊回撤机械取栓的方式,能够大幅降低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可操作调控旋钮配合牵拉导丝,对取栓回收网进行收缩调控,防止取栓时,血栓从取栓回收网网口游离逃逸。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抽吸取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取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球囊导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支撑连接件和取栓回收网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抽吸取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血管内抽吸前状态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血管内球囊导管回撤状态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血管内球囊导管释放状态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血管内牵引丝收紧状态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球囊导管的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以下具体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本申请的取栓组件及抽吸取栓系统,定义靠近人体外或者用于操作的一端为近端,位于人体内靠近血栓的一端为远端。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阅图1

图3,在本实施例中,抽吸取栓系统10包括外鞘管1,其中取栓组件2设于外鞘管1的内腔并贯穿外鞘管1的内腔,同时能够相对内腔轴向移动;外鞘管1的近端设有用于连接抽吸设备的鲁尔接头4;鲁尔接头4与外源负压抽吸设备相连,并持续开启,在腔内的负压作用下,将血管腔内中部大块血栓抽出;外鞘管内与取栓组件的间隙内还非同轴并排设有球囊导管3;取栓组件2包括支撑连接件22,支撑连接件22的近端连接有导丝扭转器21,远端连接有可自膨胀的取栓回收网25;该取栓回收网25从外鞘管1释放时,能够自行膨胀扩张形成对血栓的拦截网;球囊导管3的导管从取栓回收网25中穿过并延伸,使得球囊导管3远端的球囊31与取栓回收网25在血管内处于相对位置,从而相互配合形成能够防止血栓逃逸的抽吸取栓结构;其中支撑连接件22和取栓回收网25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钢套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吸取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取栓组件和球囊导管;所述取栓组件设于所述外鞘管内并可相对所述外鞘管轴向移动,所述球囊导管置于所述外鞘管与所述取栓组件之间的间隙内并至少可相对所述取栓组件轴向移动;所述取栓组件包括支撑连接件和设于所述支撑连接件远端可自膨胀的取栓回收网,所述取栓回收网的背离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膨胀网口;所述球囊导管包括远端穿过所述取栓回收网的导管及位于所述导管远端的球囊,所述球囊与所述膨胀网口相对,用于与所述取栓回收网配合防止血栓逃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取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丝和设于所述球囊导管近端的调控旋钮,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膨胀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控旋钮连接,所述调控旋钮用于牵引所述牵引丝控制所述膨胀网口的牵拉收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取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丝穿设于所述导管的内腔并可相对所述导管轴向移动;所述调控旋钮安装于所述球囊导管近端的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吸取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供所述牵引丝穿行的第一内腔以及用于球囊通气的第二内腔;所述导管位于所述球囊和导管远端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内腔的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好尹宇何里明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