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R-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85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反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有机固废处理处置是当今一大难题,如若处理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厌氧消化是处理城市有机固废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通过在厌氧环境下,将固体废物中的余能转化为沼气,并且通过微生物作用减少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厌氧消化技术是实现有机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城市污泥、餐厨垃圾等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将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装置,可以将有机物转换成清洁能源。
[0003]但是目前应用于城市有机固废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大多为单相一体罐,反应时间过长,处理效果不理想,产气量不稳定,沼气中甲烷含量不高,并且反应过程不稳定,无法满足实验研究,乃至产业化应用的需求。
[0004]所以研发出一种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包括:
[0008]进料器;进料器上设置有装料口;
[0009]LBR反应器;LBR反应器包括反应池、进料口、下流式螺旋搅拌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传送装置、第一喷淋头、过滤层、出料口、第一调节池、第一pH计;下流式螺旋搅拌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传送装置依次首尾连接的置于反应池内,第一喷淋头设置在反应池内顶部,进料口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下部;过滤层设置在反应池底部并用于滤出渗滤液;进料器的出口与进料口连接,过滤层出口与第一调节池的入口连接,第一pH计置于第一调节池内;
[0010]厌氧滤池反应器;厌氧滤池反应器包括厌氧滤池、第二喷淋头、第二pH计、滤料、第三pH计、储存池、第二调节池、第四pH计、加药池、第五pH计,第二喷淋头设置在厌氧滤池内顶部,滤料设置在厌氧滤池内中部,第二pH计设置在厌氧滤池内并位于滤料上方,第三pH计设置在厌氧滤池内并位于滤料下方,厌氧滤池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与第二喷淋头连接,厌氧滤池的第一出口与储存池的入口连接,储存池的出口与进料器的入口连接,厌氧滤池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调节池的入口连接,第二调节池的出口与加药池的入口连接,加药池的出口和过滤层出口均与第一喷淋头连接,第四pH计设置在第二调节池内,第五pH计设置在加药池内。
[0011]下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入口端置于进料口的下方,下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出口置于反应池底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入口置于反应池底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出口置于反应池的一侧顶部,传送装置的入口与上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出口连接,传送装置的出口与下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入口连接,第一喷淋头置于传送装置的上方,出料口设置在反应池底部并置于上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入口下方。
[0012]反应池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水浴保温层;厌氧滤池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水浴保温层。
[0013]反应池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气体在线分析器。
[0014]厌氧滤池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气体在线分析器。
[0015]厌氧滤池反应器还包括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厌氧滤池内滤料的上下方连接。
[0016]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加药池、厌氧滤池上均设置有温度计。
[0017]进料器的出口与进料口之间、过滤层出口与第一调节池的入口之间、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与第二喷淋头之间、储存池的出口与进料器的入口之间、加药池的出口和第一喷淋头之间、反冲洗装置上均设置有蠕动泵和流量计,厌氧滤池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调节池的入口之间、第二调节池的出口与加药池的入口之间均设置有蠕动泵。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在反应器内实现了两相分离的厌氧消化过程,可对于厌氧消化过程进行更为精细化研究和控制;采用酸化反应和产甲烷反应分离,显著提高了反应效果。
[0020]2、采用螺旋式搅拌器控制物料在LBR反应器中循环搅拌,搅拌器通过传送带连接实现物料的传递,加快水解消化过程,缩短厌氧消化反应时间;在LBR装置外部设有外循环结构,在搅拌器搅拌循环过程中实现渗滤液循环,渗滤液与物料混合更加均匀,在LBR反应器实现内外双循环。
[0021]3、在LBR装置和厌氧滤池之间设置调节池,控制渗滤液的循环速度,从而控制实验变量更加稳定,厌氧滤池到LBR反应器之间设置调节池,加药池控制渗滤液pH和回流量的同时可以进行不同物质对渗滤液回流后强化厌氧消化的研究。
[0022]4、厌氧滤池采用内循环过滤渗滤液,自主控制渗滤液水力停留时间和厌氧微生物的富集。并且通过厌氧滤池富集微生物再回流LBR反应器,进入LBR内外双循环,将渗滤液中产甲烷潜能充分利用的同时通过滤料作用消除抑制厌氧消化的因素,大大缩短厌氧消化时间,提高反应的稳定性。
[0023]5、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厌氧发酵效果好,产气量充足并且甲烷含量高,进行厌氧消化的同时实现了固液分离,实现渗滤液单独产甲烷,并且渗滤液可不断重复利用,也可作为优质接种物。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进料器;1.1、装料口;1.2、第一蠕动泵;1.3、第一流量计;2、LBR反应器;2.1、进料口;2.2、下流式螺旋搅拌器;2.3、传送装置;2.4、第一喷淋头;2.5、第一气体在线分析器;2.6、上流式螺旋搅拌器;2.7、过滤层;2.8、出料口;2.9、第一水浴保温层;2.10、第二蠕动泵;2.11、第二流量计;2.12、第一调节池;2.13、第一pH计;2.14、第一温度计;2.15、
第三蠕动泵;2.16、第三流量计;3、厌氧滤池反应器;3.1、第二喷淋头;3.2、第二气体在线分析器;3.3、第二pH计;3.4、滤料;3.5、第三pH计;3.6、储存池;3.7、第二温度计;3.8、反冲洗装置;3.9、第四蠕动泵;3.10、第四流量计;3.11、第二水浴保温层;3.12、第五蠕动泵;3.13、第二调节池;3.14、第三温度计;3.15、第四pH计;3.16、第六蠕动泵;3.17、加药池;3.18、第五pH计;3.19、第四温度计;3.20、第七蠕动泵;3.21、第五流量计;3.22、第八蠕动泵;3.23、第六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进料器上设置有装料口;LBR反应器;LBR反应器包括反应池、进料口、下流式螺旋搅拌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传送装置、第一喷淋头、过滤层、出料口、第一调节池、第一pH计;下流式螺旋搅拌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传送装置依次首尾连接的置于反应池内,第一喷淋头设置在反应池内顶部,进料口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下部;过滤层设置在反应池底部并用于滤出渗滤液;进料器的出口与进料口连接,过滤层出口与第一调节池的入口连接,第一pH计置于第一调节池内;厌氧滤池反应器;厌氧滤池反应器包括厌氧滤池、第二喷淋头、第二pH计、滤料、第三pH计、储存池、第二调节池、第四pH计、加药池、第五pH计,第二喷淋头设置在厌氧滤池内顶部,滤料设置在厌氧滤池内中部,第二pH计设置在厌氧滤池内并位于滤料上方,第三pH计设置在厌氧滤池内并位于滤料下方,厌氧滤池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与第二喷淋头连接,厌氧滤池的第一出口与储存池的入口连接,储存池的出口与进料器的入口连接,厌氧滤池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调节池的入口连接,第二调节池的出口与加药池的入口连接,加药池的出口和过滤层出口均与第一喷淋头连接,第四pH计设置在第二调节池内,第五pH计设置在加药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R

厌氧滤池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下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入口端置于进料口的下方,下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出口置于反应池底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的入口置于反应池底部,上流式螺旋搅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靖肖体森汤凯祺王南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