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7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薄膜芯片包括基底、子电池模块、金属丝和粘附层,子电池模块设置在基底的一侧表面,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第一金属丝连接正极,第二金属丝连接负极;粘附层覆盖在金属丝上以使金属丝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该薄膜芯片具有优异的电性能,且生产成本低,视觉美感强。视觉美感强。视觉美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建筑一体化(简称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具体包括屋顶、幕墙、玻璃等多个形式。其中光伏幕墙是指选用BIPV光伏组件代替原使用的钢化玻璃进行幕墙的建设,是当下BIPV建筑的重要使用场景之一。光伏幕墙的前板一般为薄膜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具有透光率高,颜色均匀的优点,适合于对美观度要求较高的建筑上使用。现有的薄膜光伏组件的薄膜芯片上采用导电胶带实现电子引流的目的,但是,光伏级导电胶带需考虑其电阻及粘性,首先导电胶带本身不是纯金属,其中的银离子、锡离子等使薄膜光伏组件的美感较差,其次导电胶带电阻会随着使用年限变大,导电胶带粘性也会随时使用年限变小,同时现有的导电胶带较宽,较宽的导电胶带会影响整个薄膜光伏组件的透光性和美观性,如果将导电胶带做窄,首先会减少导电胶带与导电膜层的接触面,增大接触电阻,进而会加剧导电胶带发热情况,在T型区发热尤为明显,进一步导致其粘性变差,影响组件效率。因此,现有的薄膜芯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该薄膜芯片具有优异的电性能,且生产成本低,视觉美感强。
[0004]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
[0005]基底;
[0006]子电池模块,所述子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表面,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
[0007]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连接所述正极,所述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负极;
[0008]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覆盖在所述金属丝上以使所述金属丝固定在所述子电池模块表面。
[0009]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薄膜芯片,包括基底、子电池模块、金属丝和粘附层,子电池模块设置在基底的一侧表面,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第一金属丝连接所述正极,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负极,从而金属丝对子电池模块上的电子进行引流,因为金属丝自身没有黏性,无法固定在子电池模块上,因此粘附层覆盖在金属丝上使金属丝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通过选用金属丝对电子进行引流,一方面金属丝长期使用后仍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散热性能好,不会引起薄膜光伏组件电性
能的降低,另一方面,金属丝相比于导电胶带的视觉效果好,使薄膜光伏组件具有较高的美感,且金属丝成本低,用粘附层将金属丝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粘附性能好,金属丝不易脱落。由此,该薄膜芯片具有优异的电性能,且生产成本低,视觉美感强。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薄膜芯片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均为条形。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附层上靠近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金属丝嵌入所述凹槽内。由此,可以避免粘附层贴合金属丝时,金属丝拱起太高的弧度使贴敷不牢产生气泡。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电阻率为1.7
×
10
‑8Ωm2/m~4.4
×
10
‑7Ωm2/m,断裂伸长率为15%~25%。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形状和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由此,可以使金属丝和粘附层贴合的更加稳固。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半圆形、矩形或梯形。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截面的面积为0.08mm2~0.8mm2。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包括银丝、铜丝、锰铜丝、镀锡铜丝、铝丝或铜镁合金。由此,金属丝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附层的材料包括PET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烯烃薄膜。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电池模块为半透明模块。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所述第二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
[0022]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薄膜光学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薄膜光学组件包括上述薄膜芯片。由此,该薄膜光学组件具有优异的电性能。
[00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薄膜芯片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薄膜芯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粘附层上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00

基底,200

子电池模块,210

子电池,300

金属丝,310

第一金属丝,320

第二金属丝,400

粘附层,500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包括基底100、子电池模块200、金属丝300和粘附层400,子电池模块200设置在基底100的一侧表面,子电池模块200包括正极和负极。需要说明的是,基底100和子电池模块200是本领域常规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对基底100子电池模块200的材料、厚度等进行选择。例如基底100可采用导电玻璃;子电池模块200为半透明模块;子电池模块200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210,多个串联的子电池210之间通过划线分隔,各子电池210之间有相连的微结构(未示出),金属丝300与上述划线平行,子电池模块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均为条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子电池模块,所述子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表面,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连接所述正极,所述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负极;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覆盖在所述金属丝上以使所述金属丝固定在所述子电池模块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均为条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上靠近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金属丝嵌入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电阻率为1.7
×
10
‑8Ωm2/m~4.4
×
10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极电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