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56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一接地片、第二端子组、第二接地片以及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若干第一信号端子以及若干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片将所有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串联在一起。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若干第二信号端子以及若干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片将所有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串联在一起。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舌板,所述第一对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对接部暴露于所述舌板的相对表面。所述第一接地片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片沿所述舌板的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如此设置,降低了信号传输时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便于布置,相关技术中一些电连接器采用子电路板作为电连接器的舌板。根据应用条件的不同,相关电连接器还设有与所述子电路板相连的线缆或者导电端子。
[0003]随着电连接器对信号传输要求的不断提高,信号在子电路板中传输时传输速度较低且容易产生失真。
[0004]为此,有必要对相关技术中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且信号传输质量较高的电连接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0007]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信号端子以及若干第一接地端子;每一个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对接部;
[0008]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若干第一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连的第一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不接触;所述第一抵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相接触以将所有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串联在一起;
[0009]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二信号端子以及若干第二接地端子;每一个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对接部;
[0010]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二接地片包括若干第二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连的第二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不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相接触以将所有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串联在一起;以及
[0011]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舌板,所述舌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对接部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部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
[0012]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片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片沿所述舌板的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第一信号端子分为若干第一信号端子组,其中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组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组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抵接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第二信号端子分为若干第二信号端子组,其中每一个第二信号端子组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每一个第二信号端子组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抵接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抵接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对接部的背面;所述第二抵接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二对接部的背面。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对接部沿所述舌板的宽度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二对接部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舌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舌板的厚度方向。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起部向所述第二接地片凸出,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第一接地片凸出。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第一基部、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若干第一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的第一开口;其中沿所述舌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基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地片包括第二基部、第二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若干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第二开口;其中沿所述舌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基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长度;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绝缘块以及第二绝缘块,其中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一接地片至少部分嵌入在所述第一绝缘块中,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片至少部分嵌入在所述第二绝缘块中。
[002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三绝缘块,所述第三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绝缘块和所述第二绝缘块成型为一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以及所述第三绝缘块。
[002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若干第一线缆以及若干第二线缆,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相连,所述第二线缆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连。
[002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端子组叠置的方式取代相关技术中的子电路板,利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直接传输信号,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另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片以及第二接地片,且将所述第一接地片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片沿所述舌板的厚度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降低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对接部在信号传输时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外绝缘块被分离出来。
[0027]图4是图3进一步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第三绝缘块也被分离出来。
[0028]图5是图4中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相互分离时的立体分解图。
[0029]图6是图5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0030]图7是图6中所述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0031]图8是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32]图9是图8中画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0是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34]图11是图10中画圈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12是图4中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一线缆以及第二线缆的主视图。
[0036]图13是图12的右视图。
[0037]图14是沿图1中C

C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8]图15是图14中画框部分D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技术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组(1),所述第一端子组(1)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11),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端子(11)包括若干第一信号端子(S1)以及若干第一接地端子(G1);每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1)包括第一对接部(111);第一接地片(2),所述第一接地片(2)包括若干第一抵接部(21)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1)相连的第一凸起部(22);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22)不接触;所述第一抵接部(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相接触以将所有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串联在一起;第二端子组(4),所述第二端子组(4)包括若干第二导电端子(41),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41)包括若干第二信号端子(S2)以及若干第二接地端子(G2);每一个第二导电端子(41)包括第二对接部(411);第二接地片(5),所述第二接地片(5)包括若干第二抵接部(51)以及与所述第二抵接部(51)相连的第二凸起部(52);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凸起部(52)不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5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相接触以将所有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串联在一起;以及绝缘本体(94),所述绝缘本体(94)包括舌板(93),所述舌板(93)包括第一表面(931)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931)相对的第二表面(932),所述第一对接部(111)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931),所述第二对接部(411)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932);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片(2)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片(5)沿所述舌板(93)的厚度方向(T

T)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1)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11)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信号端子(S1)分为若干第一信号端子组(DP1),其中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组(DP1)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组(DP1)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所述第一抵接部(21)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信号端子(S2)分为若干第二信号端子组(DP2),其中每一个第二信号端子组(DP2)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信号端子(S2);每一个第二信号端子组(DP2)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所述第二抵接部(51)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21)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对接部(111)的背面;所述第二抵接部(51)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二对接部(411)的背面。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坤磷郭荣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