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及智能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38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及智能灶,其中智能锅具包括锅本体,锅本体上连接有固定把手,锅本体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把手转动连接的活动把手,该活动把手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线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体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固定把手上转动连接的活动把手,在活动把手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线圈,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远离锅本体设置,避开烹饪高温区,提供温度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转动活动把手,可以改变无线信号发射线圈的位置,进而改变无线信号发射线圈相对灶具的距离,以适应灶具上不同的烹饪模块。以适应灶具上不同的烹饪模块。以适应灶具上不同的烹饪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及智能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及智能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测温功能的锅具,其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信号向外传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
[0003]第一类,在锅具上连接耦合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耦合器插针电连接,利用耦合器插针与外部连接件之间的物理连接,将温度信号向外传输;这类锅具,在智能灶上应用时,灶具上需要配套设置与耦合器插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设置往往会导致灶具台面不平整,清洁困难,耦合器及配套连接件需要进行准确的对接与插拔,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体验;并且耦合器安装位置通常在锅底,而耦合器耐温低,故而无法在明火灶上使用或贴近电磁灶面板使用。
[0004]第二类,在锅具上设置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线圈电连接,利用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将温度信号进行无线传输。但是,现有锅具中,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在锅体上的设置位置往往是固定的,且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对使用环境较为苛刻,无法在明火灶上使用;另外,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和外部配套接收线圈之间的传输距离也需要在固定范围内,不能适配多种不能功能的烹饪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温度信号的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且传输温度信号的部件能够避开烹饪高温区域、还能适应不同烹饪模块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配套有测温功能锅具、且锅具上测得的温度信号的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且传输温度信号的部件能够避开烹饪高温区域、还能适应不同烹饪模块的智能灶。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包括锅本体,锅本体上连接有固定把手,锅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把手转动连接的活动把手,该活动把手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线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体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连接,从而使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信号能通过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将外发送。
[0008]作为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锅本体底部,所述线体一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线体另一端穿过固定把手和活动把手后与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连接。
[0009]再改进,所述锅本体包括内锅,内锅的底部外罩设有外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锅底部下侧与外锅底部上侧之间。
[0010]再改进,为了适应不同的烹饪模块,如电磁烹饪模块和燃气烹饪模块,所述活动把手包括第一活动把手和第二活动把手,其中第一活动把手的第一端与固定把手转动连接,
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一端与第一活动把手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0011]再改进,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设置在第二活动把手上,可以使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远离锅本体,进而远离烹饪高温区域。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设置在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二端处。
[0013]再改进,所述固定把手的外沿设有第一转接槽,第一转接槽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把手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接槽内,并能在第一转接槽的限位下仅相对固定把手向第一转接槽的开口方向限位转动。
[0014]再改进,所述第一活动把手的外沿设有第二转接槽,第二转接槽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转接槽内,并能在第二转接槽的限位下仅相对第一活动把手向第二转接槽的开口方向限位转动。
[0015]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灶,包括灶壳体,灶壳体上设有烹饪模块,其特征在于:还配套有上述结构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智能锅具能设置在烹饪模块上,所述烹饪模块上设有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配合使用的无线信号接收线圈,所述灶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烹饪模块的烹饪状态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线圈与控制电路板通信连接,其中烹饪模块的烹饪状态包括以下状态之一或任意组合:开关状态或火大大小或烹饪时长。
[0016]所述烹饪模块为燃气烹饪模块,或者,所述烹饪模块包括为电磁烹饪模块,或者,所述烹饪模块包括燃气烹饪模块和电磁烹饪模块。
[0017]当所述烹饪模块包括燃气烹饪模块和电磁烹饪模块时,燃气烹饪模块设置在灶壳体的左侧,电磁烹饪模块设置在灶壳体的右侧,燃气烹饪模块上设有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配合使用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线圈,电磁烹饪模块上设有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配合使用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线圈,第一无线信号接收线圈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线圈均与控制电路板通信连接。
[0018]所述灶壳体上连接有与控制电路板通信连接的显示模块。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固定把手上转动连接的活动把手,在活动把手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线圈,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远离锅本体设置,避开烹饪高温区,提供温度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转动活动把手,可以改变无线信号发射线圈的位置,在智能锅具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智能锅具与灶具的使用环境,转动活动把手,从而改变无线信号发射线圈相对灶具的距离,以适应灶具上不同的烹饪模块。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测温的智能锅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活动把手和第二活动把手均未转动状态)。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测温的智能锅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活动把手和转动后的状态)。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测温的智能锅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活动把手和转动后的状态)。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灶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A

A向剖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灶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A

A向剖视图。
[0027]图8为图6中B

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2、3所示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包括锅本体,锅本体包括内锅1,内锅的底部外罩设有外锅2,内锅1底部下侧与外锅2底部上侧之间设有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3,内锅1的顶部边缘连接有固定把手4,固定把手4的第一端与内锅1固定连接,固定把手4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把手5,第一活动把手5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把手6,第二活动把手6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线圈7,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体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7连接,从而使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信号能通过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7将外发送。其中,线体一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线体另一端穿过固定把手和第一活动把手5、第二活动把手6后与无线信号发射线圈7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把手5的第一端与固定把手5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把手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包括锅本体,锅本体上连接有固定把手,锅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把手转动连接的活动把手,该活动把手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线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体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连接,从而使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信号能通过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将外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锅本体底部,所述线体一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线体另一端穿过固定把手和活动把手后与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包括内锅,内锅的底部外罩设有外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锅底部下侧与外锅底部上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把手包括第一活动把手和第二活动把手,其中第一活动把手的第一端与固定把手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一端与第一活动把手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二端为自由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设置在第二活动把手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线圈设置在第二活动把手的第二端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测温的智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把手的外沿设有第一转接槽,第一转接槽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把手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接槽内,并能在第一转接槽的限位下仅相对固定把手向第一转接槽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鑫马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