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置在台式和嵌入式家用燃气灶具中的燃烧器装置,是一种上进风双喷燃烧器,是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及燃烧效果欠佳而设计的。其设计要点是:燃烧器体设有对称的水平引射管和混合气出口,水平引射管连接混合气出口,水平引射管的入口前端设有外燃烧器喷嘴,喷嘴孔中心与水平引射管中心为同轴;燃烧器体设有的两个连接燃气源的外燃烧器燃气入口在燃烧器内部是相通的;燃烧器体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与水平引射系统连通,并与外燃烧器座上的两个混合气入口组成相互独立的混合气通道;水平引射管由吸气收缩管、混合管和扩压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燃烧效果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置在台式和嵌入式家用燃气灶具中的燃烧器装置,是一种上进风双喷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气燃烧器按燃烧所需一次空气的取自部位分为上进风燃烧器与下进风燃烧器。上进风燃烧器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取自灶具台面的上方,下进风燃烧器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取自灶具台面的下方。上进风燃烧器通常按驱动外圈火引射管的布局形式分为水平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与垂直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 上进风燃烧器是为满足整体橱柜要求而开发的燃气部件,已逐步应用于中、高档嵌入式灶具中。对于垂直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是喷嘴喷出的垂直方向上的燃气射流与空气从垂直引射管下端口进入,并在引射管内进行燃气与空气混合。由于受燃烧器垂直方向结构尺寸限制,垂直引射管的长度尺寸较小,引射距离不足,燃气与空气难以充分混合,将明显影响燃烧质量,燃烧器的输出功率越大,影响就越明显。所以,这种燃烧器仅适用于输出功率较小的场合。对于水平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是喷嘴喷出的水平燃气射流与空气从水平引射管的端口进入,并在引射管内进行燃气与空气混合。由于燃烧器水平方向结构尺寸大于垂直方向,允许设置较长的水平引射管,有利于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和提高输出功率。目前,应用中的水平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均为单引射管式,虽然燃气与空气混合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燃气与空气混合仍不充分,易产生黄焰,尤其在输出功率较大时更明显;2.由于单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需配置一个孔径较大的外燃烧器喷嘴,且该喷嘴通常安装在离燃烧器中心较远的位置,当喷嘴喷射燃气流时,从燃烧器周围进入的空气均向喷嘴所在位置流动,使气流分布很不均匀,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次空气系数,同时,部分流经燃烧器中心部位的气流对内燃烧器喷嘴喷射的燃气流产生干扰作用,使内圈火的燃烧工况变坏;3.由于受结构限制,单引射式上进风燃烧器的引射管出口与混合气通道相连处往往存在急弯现象,明显增加了引射阻力,影响燃烧效果。 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公告号CN101446415A,公开日为2009年6月3日,名称为"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该专利技术包括底杯组件、内外环燃烧器头部、外环火盖及内环火盖;内外环燃烧器与外环火盖构成外环火腔和与外环火腔相通的外环火孔,内外环燃烧器头部与内环火盖构成内环火腔和与内环火腔相通的内环火孔,底杯组件还设有水平放置的内环火引射管和多个外环火引射管,内环火喷嘴和多个外环火喷嘴,各外环火引射管混合气出口与外环火腔相通,内环火引射管的混合气出口与内环火腔相通;该专利技术实现内、外火独立调节,实现完全上进风;热流量大,供气稳定,燃烧充分,燃烧功率大,该专利技术具有较大明智的燃烧用火孔,方便更换不同燃气使用。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有效的利用燃气,并且燃烧功率较大,但在燃烧器内部结构及燃烧效果上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上进风双喷燃烧器,使其能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和燃烧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包括内燃烧器盖、外燃烧器盖、外燃烧器座、内燃烧器座,外燃烧器座与内燃烧器座固定连接后置于燃烧器体上,其要点在于 所述的燃烧器体设有对称的水平引射管和混合气出口,水平引射管连接混合气出口,水平引射管的入口前端设有燃气喷射量为额定值50%的外燃烧器喷嘴,外燃烧器喷嘴孔中心与水平引射管中心为同轴。 所述的燃烧器体设有两个连接燃气源的外燃烧器燃气入口和一个连接燃气源的内燃烧器燃气入口 ,两个外燃烧器入口在燃烧器内部是相通的,在实际安装时,仅需将其中一个接口与燃气源连接即可,同时将另一个接口封堵,实现用一个燃气源同时向两个引射系统提供燃气,即方便安装,又节省了连接管件。 所述的燃烧器体设有相对于燃烧器中心为对称分布的两个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与独立的水平引射系统连通,并与外燃烧器座上的两个混合气入口组成相互独立的混合气通道。 所述的水平引射管由吸气收縮管、混合管和扩压管组成。 所述的水平引射管的数目是2个且相对于燃烧器中心为对称分布,水平引射管具有较长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路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路径越长,混合就越充分,从而有效地减少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燃烧器产生黄焰的现象。 所述的扩压管形状为弧形,较大曲率半径的弧形扩压管,既能较好地完善引射管参数,又可避免急弯现象使混合气平顺转向,从而降低引射阻力和优化燃烧效果。 所述的两个引射管与对应喷嘴所构成的两个驱动外圈火引射系统为相互独立,由于是对称分布的引射系统,从燃烧器周围进入的空气流也为对称分布状态,有效降低对内燃烧器喷嘴射流的干扰。 本技术对称设有水平引射系统使燃烧器的进风气流分布更为合理、有效;引射阻力小,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具有良好的燃烧效果;对于高热值燃气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除此以外,该技术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Pl箭头为空气流入方向,M为灶具台面。 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燃烧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燃烧气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2的B-B剖视图,P2箭头为燃气方向。 图9是图2的C-C剖视图,P2箭头为燃气方向。 以上附图的序号及名称1、内燃烧器盖,101、内燃烧器头部,102、火孔,2、外燃烧器盖,201、外燃烧器头部,202、火孔,3、外燃烧器座,301、混合气入口,302、定位销,4、内燃烧器座,401 、内燃烧器引射孔,5、燃烧器体,501、混合气出口 , 502、外燃烧器燃气入口 , 503、内燃烧器燃气入口 , 504、扩压管,505、混合管,506、吸气收縮管,507、水平引射管,6、内燃烧器喷嘴,7、外燃烧器喷嘴。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7、图8、图9所示,该新型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包括内燃烧器盖1、外燃烧器盖2、外燃烧器座3、内燃烧器座4、燃烧器体5、内燃烧器喷嘴6以及外燃烧器喷嘴7。外燃烧器座与内燃烧器座通过紧固件连接,外燃烧器座用于放置外燃烧器盖,内燃烧器座用于放置内燃烧器盖。内燃烧器座与外燃烧器座连接固定后,通过外燃烧器座上的两个定位销302定位连接于燃烧器体上;燃烧器体上的混合气出口 501与外燃烧器座上的混合气入口 301对齐,混合气出口端面与混合气入口端面相贴合,形成向外燃烧器头部201输送混合气的通道,同时,外燃烧器座与燃烧器体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进入燃烧器内部的通道,进入燃烧器内部的空气用于内、外引射系统所需的一次空气和内燃烧器所需的二次空气。 如图5所示为燃烧器体上水平引射管507和混合气出口 501分布情况。为获取长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路径,两个水平引射管分布在燃烧器体的外侧,每个引射管分别由吸气收縮管506、混合管505和扩压管504组成,在弧形扩压管的出口处与混合气出口 501连通;两个水平引射管和两个混合气出口均为对称分布,混合气在弧形扩压管内完成转向后进入混合气出口 ;燃烧器体是采用两个铝压铸件组成的密封装配结构形式,从而使实施水平引射管和混合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包括内燃烧器盖(1)、外燃烧器盖(2)、外燃烧器座(3)、内燃烧器座(4),外燃烧器座与内燃烧器座固定连接后置于燃烧器体(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体(5)设有对称的水平引射管(507)和混合气出口(501),水平引射管连接混合气出口,水平引射管的入口前端设有燃气喷射量为额定值50%的外燃烧器喷嘴(7),外燃烧器喷嘴孔中心与水平引射管中心为同轴;所述的燃烧器体(5)设有两个连接燃气源的外燃烧器燃气入口(502)和一个连接燃气源的内燃烧器燃气入口(503),两个外燃烧器入口在燃烧器内部是相通的;所述的燃烧器体(5)设有相对于燃烧器体中心为对称分布的两个混合气出口(501),混合气出口与水平引射系统连通,并与外燃烧器座(3)上的两个混合气入口(301)组成相互独立的混合气通道;所述的水平引射管(507)由吸气收缩管(506)、混合管(505)和扩压管(50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强,秦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甬深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