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01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申请涉及航天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包括:壳体、加热玻璃、培养框、透明视窗、后视光组件、前视光组件,温度传感器和电连接器,壳体的顶部设有窗口,后视光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底部,加热玻璃设置在后视光组件上,培养框密封设置在加热玻璃上,透明视窗密封设置在培养框上并对应窗口设置,前视光组件设置在壳体顶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培养框上,电连接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并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壳体及培养框上间隔设有两个可密封的培养液加注孔。通过加热玻璃及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控,保证微生物培养所需的环境条件;通过后视光组件和前视光组件,保证显微镜能清楚地对微生物的生长进行观察。生长进行观察。生长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航天微生物培养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航天领域,特别是载人航天器中开展微生物培养和检测实验,用于检测航天器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同时也用于探究特定微生物在空间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因此,开展微生物培养实验是空间站等航天器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演变及规律,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控制措施。
[0003]目前在轨微生物培养多基于无人航天器平台,培养基多采用半固封或固封方式,对于密封要求并不高,但当需要在轨培养基于培养液的微生物时,现有的培养芯片由于其密封性能不高,在空间环境微重力和气压变化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气泡或者泄漏,从而影响航天员人身安全或电气安全。而在轨航天器中开展培养实验气泡是随机的与微生物菌落叠加使得无法观测清楚。此外,一次实验周期为2

3个月,地面微生物培养实验因条件允许可将芯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而在轨为了减少航天员的操作采用在透明视窗前端增加电子显微镜实时采集微生物生长情况,但是由于光线问题,培养基底部较暗,导致显微镜无法清楚的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包括:壳体、加热玻璃、培养框、透明视窗、后视光组件、前视光组件,温度传感器和电连接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后视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部,所述加热玻璃设置在所述后视光组件上,所述培养框密封设置在所述加热玻璃上,所述透明视窗密封设置在所述培养框上并对应窗口设置,所述加热玻璃、所述培养框及透明视窗密封式围成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内设置培养基,所述前视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并朝内照光,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培养框上,所述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并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及培养框上间隔设有两个可密封的培养液加注孔。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视光组件包括后视玻璃和后助视灯,所述后视玻璃的底部设有反射层,所述后助视灯设置在所述后视玻璃的一侧且厚度小于所述后视玻璃的厚度。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视光组件包括前助视灯,所述前助视灯至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前助视灯倾斜朝内设置。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助视灯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助视灯和所述前助视灯均为LED灯条。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前助视灯串联或并联。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框粘接在所述加热玻璃上,所述透明视窗与所述培养框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框为金属框,所述透明视窗为透明玻璃。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培养液加注孔为沉头通孔,内端孔径为3

5mm,外端孔径为8

10mm,所述培养液加注孔通过橡皮塞堵住并灌封胶密封。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电连接器相对的一侧设有把手和松不脱螺钉。
[0015]本申请提供的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加热玻璃加热培养液,以及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控,保证微生物培养所需的环境条件;通过增加后视光组件和前视光组件,可以有效保证培养基顶部和底部的亮度,从而保证显微镜能清楚地对微生物的生长进行观察;通过设置两个培养液加注孔,一个培养液加注孔加液,另一个培养液加注孔排气,脱气处理后再密封,降低液体中废气的含量,适用于航天环境的环境要求,通过电连接器与外界电源插接,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0]1、壳体;2、温度传感器;3、透明视窗;4、培养框;5、前助视灯;6、后视玻璃;7、加热玻璃;8、后助视灯;9、电连接器;10、定位销孔;11、培养液加注孔;12、把手;13、松不脱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进行说明。该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包括:壳体1、加热玻璃7、培养框4、透明视窗3、后视光组件、前视光组件,温度传感器2和电连接器9。壳体1包括下壳和上盖,上盖与下壳通过若干螺钉连接,上盖上设有窗口,窗口处用于对应透明视窗3,以便显微镜可以在线观察。具体地,后视光组件设置在壳体1的内底部,加热玻璃7设置在后视光组件上,培养框4密封设置在加热玻璃7上,透明视窗3密封设置在培养框4上并对应窗口设置,使得加热玻璃7、培养框4及透明视窗3密封式围成一个培养腔,培养腔内设置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后视光组件用于对加热玻璃7提供光照,使得培养基的底部光照亮度足够;前视光组件设置在壳体1顶部并朝内照光,用于保证培养基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加热玻璃(7)、培养框(4)、透明视窗(3)、后视光组件、前视光组件,温度传感器(2)和电连接器(9),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后视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所述加热玻璃(7)设置在所述后视光组件上,所述培养框(4)密封设置在所述加热玻璃(7)上,所述透明视窗(3)密封设置在所述培养框(4)上并对应窗口设置,所述加热玻璃(7)、所述培养框(4)及透明视窗(3)围成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内设置培养基,所述前视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并朝内照光,所述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培养框(4)上,所述电连接器(9)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并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1)及培养框(4)上间隔设有两个可密封的培养液加注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光组件包括后视玻璃(6)和后助视灯(8),所述后视玻璃(6)的底部设有反射层,所述后助视灯(8)设置在所述后视玻璃(6)的一侧且厚度小于所述后视玻璃(6)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光组件包括前助视灯(5),所述前助视灯(5)至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前助视灯(5)倾斜朝内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用可观测的微生物培养芯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李晓琼张莹熊奇欢杨春华邓异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