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560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燃防静电制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包括阻燃防静电服主体,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外壁缝制有衣袖,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顶部套设有颈部套,所述颈部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扣,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弹性扣与固定扣卡扣连接,通过弹性扣和固定扣将颈部套与阻燃防静电服主体连接在一起,使得阻燃防静电服主体和颈部套是可拆卸的,设置可拆卸的颈部套能使得穿戴者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挥发的热气可以沿颈部套向外散发,而不会被阻燃防静电服主体阻挡在穿戴者体表,在实现阻热和防静电功能时,保证透气性。保证透气性。保证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防静电制服
,具体为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静电服是由专用的防静电洁净面料制作,此面料采用专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导电纤维,部分防静电服的使用是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因此需要考虑防静电服的阻燃性能,因此部分厂家使用阻燃防静电面料去制作防静电服,但是在阻燃防静电面料制作较为繁琐,且造价高,部分厂家选择多层复合面料去制作阻燃防静电服,虽然制作简单,但是因为采用多层复合面料,往往导致生产出来的阻燃防静电服的透气性较差,使得穿戴者在高温干燥环境下容易出汗,进而导致穿戴者感觉到难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包括阻燃防静电服主体,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外壁缝制有衣袖,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顶部套设有颈部套,所述颈部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扣,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弹性扣与固定扣卡扣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包括防静电层一,所述防静电层一的外层缝制有阻燃层一,所述防静电层一与阻燃层一之间缝制有透气加强层,所述透气加强层的上层通过热熔胶粘接有隔热层。
[0006]优选的,所述颈部套包括防静电层二,所述防静电层二的外层缝制有阻燃层二。
[0007]优选的,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透气帘,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与衣袖缝接处固定安装有吸汗垫,所述吸汗垫采用防菌面料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一采用织物与防静电纤维混合交织制成的,所述阻燃层一采用聚对苯二甲酞草酸双眯金属赘合纤维、聚酰胺纤维和海藻酸钙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透气加强层采用竹炭纤维与弹力丝混合交织制成,所述隔热层采用单层隔热薄膜制成,且隔热层上开设有通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二采用在透气织物表面涂覆复合一层抗静电剂的方式制成,所述阻燃层二采用耐热有机纤维制成。
[0010]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S1、对防静电层一、透气加强层、阻燃层一、防静电层二、阻燃层二进行清洗;S2、对步骤S1中清洗后的面料在20~35℃的温度下进行晾干;S3、将晾干后的面料浸泡在50~80℃下的热水中,浸泡时长为1.5~3h;S4、将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面料,在杀菌烘干房内进行烘干,烘干房设定温度在60
~80℃;S5、将经过步骤S4处理后的面料进行缝制,在缝制成型的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内衬处缝制上吸汗垫;S6、在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背面开设通孔,然后在通孔内缝制透气帘,在阻燃防静电服主体的外壁缝制固定扣,在颈部套的底部缝制弹性扣。
[00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在烘干房内通过红外线烘干灯对面料进行杀菌。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该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弹性扣和固定扣将颈部套与阻燃防静电服主体连接在一起,使得阻燃防静电服主体和颈部套是可拆卸的,设置可拆卸的颈部套能使得穿戴者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挥发的热气可以沿颈部套向外散发,而不会被阻燃防静电服主体阻挡在穿戴者体表,在实现阻热和防静电功能时,保证透气性;、该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颈部套仅有两层面料组成,因为其是套设在穿戴者颈部,无需考虑穿戴者大幅度动作对颈部套的拉伸,其次防静电层二采用在透气织物表面涂覆复合一层抗静电剂的方式制成,保证了透气性的基层上提供了较高的降低摩擦电压的作用,即无需担心穿戴者颈部带动头部频繁转动时与颈部套之间的摩擦;、该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阻燃防静电服主体与衣袖缝接处固定安装有吸汗垫,对穿戴者交较易出汗的胳肢窝处散发汗水进行吸收,吸汗垫采用防菌面料制成,对汗水进行除菌,避免汗水中的排污物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阻燃防静电服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阻燃防静电服剖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阻燃防静电服分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颈部套分层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阻燃防静电服主体;2、衣袖;3、颈部套;4、弹性扣;5、固定扣;6、吸汗垫;7、透气帘;101、防静电层一;102、透气加强层;103、隔热层;104、阻燃层一;301、防静电层二;302、阻燃层二。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001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及其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包括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外壁缝制有衣袖2,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顶部套设有颈部套3,颈部套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扣4,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5,弹性扣4与固定扣5卡扣连接,通过弹性扣4和固定扣5将颈部套3与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连接在一起,使得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和颈部套3是可
拆卸的,设置可拆卸的颈部套3能使得穿戴者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挥发的热气可以沿颈部套3向外散发,而不会被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阻挡在穿戴者体表,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包括防静电层一101,防静电层一101的外层缝制有阻燃层一104,防静电层一101与阻燃层一104之间缝制有透气加强层102,透气加强层102的上层通过热熔胶粘接有隔热层103,防静电层一101采用织物与防静电纤维混合交织制成的,阻燃层一104采用聚对苯二甲酞草酸双眯金属赘合纤维、聚酰胺纤维和海藻酸钙纤维混纺而成,透气加强层102采用竹炭纤维与弹力丝混合交织制成,隔热层103采用单层隔热薄膜制成,且隔热层103上开设有通气孔,在防静电层一101和阻燃层一104之间缝制透气加强层102,一方面可以保证防静电层一101和阻燃层一104之间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抗拉伸强度,在透气加强层102的上层设置单层的隔热薄膜,即减少外界热量透过透气加强层102、防静电层一101后与人体表接触,减少高温环境对穿戴者的影响,其次在隔热层103上开设通气孔,保证防静电层一101与阻燃层一104之间的的透气性,防静电层二301采用在透气织物表面涂覆复合一层抗静电剂的方式制成,阻燃层二302采用耐热有机纤维制成,颈部套3仅有两层面料组成,因为其是套设在穿戴者颈部,无需考虑穿戴者大幅度动作对颈部套3的拉伸,其次防静电层二301采用在透气织物表面涂覆复合一层抗静电剂的方式制成,保证了透气性的基层上提供了较高的降低摩擦电压的作用,即无需担心穿戴者颈部带动头部频繁转动时与颈部套3之间的摩擦,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透气帘7,对于较易出汗的背面通过设置透气帘7保证穿戴者挥发的热气可以通过透气帘7散发到外界,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与衣袖2缝接处固定安装有吸汗垫6,对穿戴者交较易出汗的胳肢窝处散发汗水进行吸收,吸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包括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外壁缝制有衣袖(2),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顶部套设有颈部套(3),所述颈部套(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扣(4),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5),所述弹性扣(4)与固定扣(5)卡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包括防静电层一(101),所述防静电层一(101)的外层缝制有阻燃层一(104),所述防静电层一(101)与阻燃层一(104)之间缝制有透气加强层(102),所述透气加强层(102)的上层通过热熔胶粘接有隔热层(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套(3)包括防静电层二(301),所述防静电层二(302)的外层缝制有阻燃层二(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透气帘(7),所述阻燃防静电服主体(1)与衣袖(2)缝接处固定安装有吸汗垫(6),所述吸汗垫(6)采用防菌面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防静电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一(101)采用织物与防静电纤维混合交织制成的,所述阻燃层一(104)采用聚对苯二甲酞草酸双眯金属赘合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金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尔金森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