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55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包括:第一组扁担梁、第二组扁担梁、第三组扁担梁、第四组扁担梁、走行机构、主车架平台及安全防坠装置。通过四组扁担梁上的卡板卡住钢梁下翼缘,形成环抱机构,每组扁担梁两端连接有走行机构,通过走行机构的车轮倒挂在主车架平台的工字钢轨道上,形成整体结构,施工人员站位主车架平台进行钢梁高强度螺栓群的施拧工作,施工防坠装置通过安全防止装置连接成一体,防止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发生坠落的危险;主车架平台工字钢轨道与走行机构车轮的相对运动,达到整车行走的目的,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极大的节省了钢梁施工成本。省了钢梁施工成本。省了钢梁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得到应用,该桥由边纵梁、横梁、小纵梁和桥面板组成,其中相邻梁段间通过高强度螺栓群连接成整体,因此高强度螺栓群的施拧好坏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由于桥梁施工是高空作业,故需要提供一种施工防坠装置供施工人员对高强度螺栓群进行初拧、中拧和终拧。
[0003]为保障桥梁施工安全,尤其是对相邻梁段间的高强度螺栓群的施拧安全,急需研究一种施工防坠装置,能够满足施工人员快速进行螺栓群施拧工作,又能防止高空作业发生坠落的危险。
[0004]目前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施工领域,针对钢梁高强度螺栓群的施拧,主要是通过设置“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骑在钢梁接头位置,工作人员站在“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进行螺栓群施拧,同时还需要在钢梁杆件顶面设有防护栏杆,作为施工人员进出“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的施工通道。
[0005]上述悬挂式操作平台以及目前市场上其他一些操作平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受桥梁空间制约的影响,“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空间有限,施工人员需要不停的轮换来对高强度螺栓群进行施拧工作,操作及其不便且效率低下;第二,进入下一节段钢梁高强度螺栓群的施拧,需要人工挪动该“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费力且不安全;第三,由于钢梁杆件顶面全是剪力钉,施工人员进出“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容易发生高空坠落的危险;第四,当工期紧凑时,需要同时设置多个“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同时进行施拧作业,成本极高,这样对桥梁施工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目前市场上的“几”字形悬挂式操作平台存在的各种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组扁担梁1、第二组扁担梁2、第三组扁担梁3、第四组扁担梁4、走行机构5、主车架平台6及安全防坠装置7。
[0008]扁担梁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组扁担梁1、第二组扁担梁2、第三组扁担梁3和第四组扁担梁4,第一组扁担梁1、第二组扁担梁2、第三组扁担梁3和第四组扁担梁4均包括横梁9、卡板10及接头座11,卡板10下端与横梁9通过销轴连接,卡板10上端卡住钢梁8下翼缘,锁定后形成环抱结构,接头座焊接在横梁9两侧的下部位置。走行机构5设置有4组,2个一组,一共8个,分别与每组扁担梁向对应;行走机构5由台车座5a、车轮5b及反钩装置5c组成,其中台车座5a与扁担梁的接头座11通过销轴连接;车轮5b挂于主车架平台6上的工字钢轨道6e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车轮贴紧工字钢轨道6e,反钩装置5c由反钩轮5d和轴承5e组
成,位于工字钢轨道6e的上翼缘之上,这样可以防止主车架平台6发生倾覆,当整车需要行走时,第一组扁担梁1和第三组扁担梁3的卡板10与钢梁8断开连接,第一组扁担梁1和第三组扁担梁3以及对应的走行机构5因自身重力而下落,行走机构5的车轮5b脱空主车架平台6上的工字钢轨道6e,而行走机构5的反钩装置5c紧贴主车架平台6上的工字钢轨道6e上翼缘,在人力推动作用下进行行走;主车架平台6由边侧车架6a、中部车架6b、斜支撑6c和护栏6d组成,其中边侧车架6a是提供施工人员施拧高强度螺栓群的站位平台,左右2个边侧车架6a与中部车架6b通过法兰栓接,斜支撑6c分别与边侧车架6a和中部车架6b销轴连接,护栏6d布置在边侧车架6a的四周,通过螺栓与边侧车架6a连接,对施工人员高空施工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中部车架6b顶部焊接有工字钢轨道6e,主车架平台6通过走行机构5的车轮5b挂在工字钢轨道6e及反钩装置5c反钩工字钢轨道6e上翼缘,使得主车架平台6和走行机构5可以相对纵向移动,达到走行施工的目的;安全防坠装置7由3根钢丝绳7a及防坠安全网7b组成,安全防坠网7b按照规范铺设在3根钢丝绳7a上并连接,钢丝绳7a两端分别与主车架平台6靠近内侧的边侧车架6a销轴连接成整体,这样能够防止施工人员因对钢梁横梁高强度螺栓群施拧工作而发生坠落的危险,对施工人员高空作业起到第二层保护作用。
[0009]其中,扁担梁横梁9双拼型钢结构,左右两侧开有槽口并设有一系列销轴孔,卡板10下端插入横梁9的槽口与横梁9通过2个销轴连接,当需要断开与钢梁8的锁定,只需将卡板10下端与横梁9连接的销轴拆除1个,卡板10绕着另一个销轴旋转90
°
即可断开与钢梁8下翼缘的锁定,左右两侧卡板10分别与横梁9两侧不同位置的销轴孔销轴连接,来适应对应的钢梁8不同的梁宽,
[0010]其中,主车架平台6的工字钢轨道6e两端端头设有轨道挡块6f,防止整车行走时脱离工字钢轨道6e,造成高空坠落危险。
[0011]其中,工字钢轨道6e与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走行机构5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车轮挡块6g,保证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走行机构5与主车架平台6锁紧无相对运动,拆除车轮挡块6g,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走行机构5与主车架平台6恢复相对运动。
[0012]其中,行走机构5的反钩装置5c包含反钩轮5d和轴承5e,当行走机构5下落至反钩轮5d紧贴工字钢轨道6e上翼缘时,在人力推动下,行走机构5能够轻松的在工字钢轨道6e上翼缘上滚动前移。
[0013]其中,整个施工防坠装置走行不需要任何电动力源,仅仅需要人力推动或者手拉葫芦拉动即可。
[0014]其中,施工防坠装置走行施工步骤包括:
[0015]第一步,施工防坠装置从厂库搬运至桥梁现场,组拼完成至钢梁8上安装,第一组扁担梁1、第二组扁担梁2、第三组扁担梁3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卡板10
[0016]紧紧卡住钢梁8下翼缘,形成环抱结构,主车架平台6的工字钢轨道6e两端头的轨道挡块6f已经安装就位,左、右两台施工防坠装置通过安全防坠装置7连接成整体,施工人员站在主车架平台6的边侧车架6a上对钢梁8进行高强度螺栓群的施拧。
[0017]第二步,松开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卡板10与钢梁8下翼缘的锁定,其中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走行机构5挂工字钢轨道6e处设置有车轮挡块6g,保证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及对应的走行机构5与主车架平台6锁紧无相对运动,此
时第一组扁担梁1和第三组扁担梁3的卡板10与钢梁8下翼缘任处于锁定状态,人力推动主车架平台9前进距离L,前进的距离L刚好满足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刚好分别到达第一组扁担梁1和第三组扁担梁3旁。
[0018]第三步,将第二组扁担梁2和第四组扁担梁4的卡板10与钢梁8下翼缘进行锁定,然后松开第一组扁担梁1和第三组扁担梁3的卡板10与钢梁8下翼缘的锁定,在人力推动作用下,第一组扁担梁1和第三组扁担梁3以及对应的行走机构5通过反钩装置5c的反钩轮5d和轴承5e,在工字钢轨道6e上翼缘上滚动前进距离L;
[0019]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包括:第一组扁担梁(1)、第二组扁担梁(2)、第三组扁担梁(3)、第四组扁担梁(4)、走行机构(5)、主车架平台(6)及安全防坠装置(7),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扁担梁(1)、第二组扁担梁(2)、第三组扁担梁(3)和第四组扁担梁(4)均包括横梁(9)、卡板(10)及接头座(11),其中走行机构(5)与扁担梁通过销轴连接,主车架平台(6)通过走行机构(5)的车轮(5b)挂在工字钢轨道(6e)及反钩装置(5c)反钩工字钢轨道(6e)上翼缘,安全防坠装置(7)通过钢丝绳(7a)两端分别与主车架平台(6)的边侧车架(6a)销轴连接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板(10)下端与横梁(9)通过销轴连接,卡板(10)上端卡住钢梁(8)下翼缘,锁定后形成环抱结构,接头座焊接在横梁(9)两侧的下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5)由台车座(5a)、车轮(5b)及反钩装置(5c)组成,设置有4组,2个一组,一共8个,分别与每组扁担梁向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反钩装置(5c)由反钩轮(5d)和轴承(5e)组成,位于工字钢轨道(6e)的上翼缘之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长军陈永喻文浩方杰易鲁张熠金吉诚曹仁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