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54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包括调节池,调节池与隔油沉淀池连通,隔油沉淀池与前置好氧池连通,前置好氧池与催化氧化系统连通,催化氧化系统与生物处理系统连通,生物处理系统与二沉池连通,二沉池与培菌池连通,培菌池与前置好氧池连通,培菌池与污泥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城市污水污泥作为内碳源,使其在污水处理厂内部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能强化脱氮过程,使其资源化。另一方面内碳源被消耗,实现了污泥减量,降低其处置成本。污泥水解产物中含有大量易被反硝化菌利用的有机物,可替代生物脱氮系统外加的有机碳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化工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到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制药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氨氮、硫氰化物、多环芳烃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等,属于典型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中,厌氧工艺作为生物处理的第一阶段,从而衍生出的工艺型包括A/O、A2/O、A/O2、A/A/O/O及A/O/H/O等(A、H、O分别代表厌氧、缺氧水解、好氧)。尽管这些方法总体上能实现大部分有机物和氨氮的有效去除,但是工程实际中发现,前端厌氧单元还存在受毒性抑制作用强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
[0003]厌氧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厌氧处理效率低,COD去除率低,有的不足30%,几乎不产生甲烷。厌氧出水中的酸类物质很少,导致后续产甲烷阶段难以完成影响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0004]产生厌氧生物抑制的原因在于:

废水综合毒性强,大于0.19mg/L氯化汞的毒性,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苯系物、氯化物及硫化物、杂环等对产甲烷菌具有明显的毒性抑制作用,如苯浓度高于400mg/L时会对厌氧污泥产生不可逆转的毒性抑制。

废水浓度、温度及pH等条件变化频繁而剧烈,厌氧过程受冲击负荷影响难以维持稳定的生长代谢。
[0005]氨氮排放不达标的原因在于:一般要实现稳定的氨氮硝化,要求进水BOD低于20mg/L,否则增长速度慢的硝化细菌很难在系统中存留;化工废水在厌氧COD去除率低的情况下,进入好氧池的有机物数量较多,严重抑制了硝化细菌的增长,从而影响了硝化效果。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氨氮硝化,必须先行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利用污泥作为内碳源,使其在污水处理厂内部进行循环利用,能强化脱氮过程,使其资源化,内碳源被消耗,实现了污泥减量,降低其处置成本的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包括调节池,调节池与隔油沉淀池连通,其特征在于,隔油沉淀池与前置好氧池连通,前置好氧池通过中沉池与催化氧化系统连通,催化氧化系统与生物处理系统连通,生物处理系统与二沉池连通,二沉池与培菌池连通,培菌池与前置好氧池连通,培菌池与污泥池连通。
[0008]具体的,所述生物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处理单元、缺氧处理单元和好氧处理单元。
[0009]具体的,所述中沉池与培菌池连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技术,利用城市污水污泥作为内碳源,使其在污水处理厂内部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能强化脱氮过程,使其资源化。另一方面内碳源被消耗,实现了污泥减量,降低
其处置成本。污泥水解产物中含有大量易被反硝化菌利用的有机物,可替代生物脱氮系统外加的有机碳源。
[0012]2、污水经过前置好氧处理后,废水中主要的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和部分多环芳烃在好氧处理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降解或转化,能够降低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在水中存留的量,减少总量。
[0013]3、培菌池内的污泥和强化硝化菌加入到前置好氧池内与污水接触后,能够降低毒害物质总量,同时也降低了污水毒性,为后续处理提供了便利。
[0014]4、通过强化硝化菌以及污泥对污水的前置处理,提高催化氧化效率和生物处理系统中厌氧处理单元的厌氧生化去除率,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也提高出水水质。
[0015]5、前置好氧池中,即便部分污泥被污染物杀死,失去活性,仍可以利用污泥的吸附作用,进行对污染物携带,减少进入后续工续的污染物的总量。有效解除其后续厌氧、水解过程的生物抑制,同时有利于好氧硝化过程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系统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0018]1 调节池
[0019]2 隔油沉淀池
[0020]3 前置好氧池
[0021]4 中沉池
[0022]5 催化氧化系统
[0023]6 生物处理系统
[0024]7 二沉池
[0025]8 培菌池
[0026]9 污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参照图1所示,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与隔油沉淀池2连通。隔油沉淀池2与前置好氧池3连通。前置好氧池3通过中沉池4与催化氧化系统5连通。催化氧化系统5与生物处理系统6连通。所述生物处理系统6包括厌氧处理单元、缺氧处理单元和好氧处理单元。生物处理系统6与二沉池7连通,二沉池7与培菌池8连通,培菌池8与前置好氧池3连通,培菌池8与污泥池9连通。
[0029]工厂废水中大量存在的苯、苯酚、芳香烃、硫化物、杂环等物质,在厌氧好氧生化时不具备对有机物开环或裂解,导致生化难降解。物化、氧化、生化也难以去除。
[0030]本系统再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市政污水中的污泥进入到培菌池8中,向培菌池8内加入强化消化菌种,进而增加培菌池8内污泥的活性。然后将增强活性的污泥加注到前置好
氧处理池中。污水通过调节池1进行调节后进入到隔油沉淀池2,污水在隔油沉淀池2中进行隔油和初步沉淀后进入到前置好氧池3中并与进入到前置好氧池3中的污泥混合。
[0031]活性增强的污泥与污水混合后,在溶解氧和菌种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污水中部分单环芳香族和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降解或转化,从而降低污水中单环芳香族和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总量。同时在污泥的吸附作用下,能够降低污水中COD的含量。前置好氧池3中,即便部分污泥被污染物杀死,失去活性,仍可以利用污泥的吸附作用,进行对污染物携带,减少进入后续工续的污染物的总量。有效解除其后续厌氧、水解过程的生物抑制,同时有利于好氧硝化过程的稳定运行。
[0032]污水中剩余的有机物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及厌氧、缺氧、好氧等工艺段处理,可以减少高浓度毒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抑制作用,提高厌氧水解以及好氧硝化效果,为后续的好氧硝化提供水质条件的保障。
[0033]污水与污泥混合后进入到中沉池4中进行沉淀,部分污泥留在中沉池4内,可使得中沉池4内沉淀的污泥进入到培菌池8内,对污泥进行循环利用,中沉池4内的污水和污泥的混合物进入到催化氧化系统5内进行处理,被催化氧化系统5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进入到生物处理系统6中进行处理,随后,污水和污泥进入到二沉池7内进行沉淀,污水排出后进行后续处理,二沉池7内的污泥再次进入到培菌池8内进行循环利用。同时,污泥可以排入到污泥池9内进行处置。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硝化菌前置好氧系统,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与隔油沉淀池(2)连通,其特征在于,隔油沉淀池(2)与前置好氧池(3)连通,前置好氧池(3)通过中沉池(4)与催化氧化系统(5)连通,催化氧化系统(5)与生物处理系统(6)连通,生物处理系统(6)与二沉池(7)连通,二沉池(7)与培菌池(8)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素敏崔天路史庆贺付娆武昕谢光辉郭君仪董芊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