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53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ET/PVC等胶盒制作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与控制系统,机架上间隔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压痕处理的压痕机构以及用于对物料进行模切处理的模切机构,机架靠近压痕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机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上料支架的底部设有上料台承载座,上料台承载座上设有可升降地主上料台以及副上料台,上料支架的上部设有用于驱动主上料台升降的主上料台驱动电机以及副上料台驱动电机,上料支架靠近压痕机构的一侧设有上料输送架,上料输送架上设有上料输送皮带,主上料台与副上料台均与上料输送皮带配合,上料输送皮带通过伺服电机一驱动。自动化上料,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PET/PVC等胶盒制作
,特指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胶盒是近年来在一些高档产品中使用的新型包装材料,作为一个新兴材料,胶盒的制作工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胶盒具有耐腐蚀、耐酸碱、易于成型的优点,其可以不用打开包装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产品,可以设计各种彩色图案,以及设计不同形状,从而令产品更具有吸引力,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0003]胶盒的制作工艺中包含有压痕以及模切两道工序。现有技术中,压痕、模切两道工序都是采用单独的设备,独立完成,且都是采用人工上料,其存在如下缺陷:生产效率不高,每小时500PCS左右,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与企业成本过高,且人工多次上料加工,产品本身容易擦花严重以及容易走位,导致产品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自动化上料,生产效率高,每小时1200PCS左右,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节省了人工成本与企业成本,且产品合格率更高。
[0005]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与控制系统,机架上间隔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压痕处理的压痕机构以及用于对物料进行模切处理的模切机构,机架靠近压痕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机构,自动上料机构、压痕机构以及模切机构分别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运行;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上料支架的底部设有上料台承载座,上料台承载座上设有可升降地主上料台以及副上料台,上料支架的上部设有用于驱动主上料台升降的主上料台驱动电机以及副上料台驱动电机,上料支架靠近压痕机构的一侧设有上料输送架,上料输送架上设有上料输送皮带,主上料台与副上料台均与上料输送皮带配合,上料输送皮带通过伺服电机一驱动。
[000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上料支架上设有与主上料台驱动电机配合的主上料链轮以及主上料链条,主上料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主动链轮,主上料链条缠绕于第一主动链轮与主上料链轮,主上料台与主上料链条连接。
[000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上料支架上设有与副上料台驱动电机配合的副上料链轮以及副上料链条,副上料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主动链轮,副上料链条缠绕于第二主动链轮与副上料链轮,副上料台与副上料链条连接。
[000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上料支架的第一侧内壁上设有与主上料台配合的主上料台导向柱。
[000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上料支架的第二侧内壁上设有与副上料台配合的副上料台导向柱。
[0010]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自动化上料代替人工上料,生产效率高,每小时1200PCS左右,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节省了人工成本与企业成本,且产品合格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自动上料机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胶盒柔线设备示意图;
[0014]图中:10、自动上料机构;101、上料支架;102、上料台承载座;103、主上料台导向柱;104、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5、副上料台导向柱;106、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7、上料输送架;108、上料输送皮带;109、主上料链轮;30、压痕机构;40、模切机构;60、机架;70、伺服电机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架60与控制系统,机架60上间隔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压痕处理的压痕机构30以及用于对物料进行模切处理的模切机构40,机架60靠近压痕机构30的一端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机构10,自动上料机构10、压痕机构30以及模切机构40分别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运行;自动上料机构10包括上料支架101,上料支架101的底部设有上料台承载座102,上料台承载座102上设有可升降地主上料台以及副上料台,上料支架101的上部设有用于驱动主上料台升降的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4以及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6,上料支架101靠近压痕机构30的一侧设有上料输送架107,上料输送架107上设有上料输送皮带108,主上料台与副上料台均与上料输送皮带108配合,上料输送皮带108通过伺服电机一70驱动。以上构成本技术基本结构。
[0017]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可升降地主上料台以及副上料台,可以循环上料,可以避免人工换料时带来的机器停顿,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系统预先设定主上料台以及副上料台的上料值,当主上料台上的物料达到预设值时,副上料台升起介入工作,主上料台下降,重新装料,当副上料台上的物料达到预设值时,主上料台升起介入工作,副上料台下降,重新装料,从而达到循环上料且不停机的目的。根据实际数据证明,本技术每小时可达1200PCS左右的产量,比现有技术每小时500PCS左右,翻一番还多。自动化上料代替人工上料,生产效率高,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节省了人工成本与企业成本,且产品合格率更高。
[0018]需要说明的是,主/副上料台上的物料可以通过机械手结构或吸盘结构将物料进行移载至上料输送皮带108上。本技术不对其进行限定,只要能对物料进行移载的结构均可以实现本技术之目的。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支架101上设有与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4配合的主上料链轮109以及主上料链条,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主动链轮,主上料链条缠绕于第一主动链轮与主上料链轮109,主上料台与主上料链条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4工作时,带动第一主动链轮转动,第一主动链轮带动主上料链轮109
以及主上料链条转动,实现带动与主上料链条连接的主上料台升降。
[0020]需要说明的是,主上料链条未示出,其主要作用在于将第一主动链轮与主上料链轮109传动连接,并与主上料台固定连接,当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4工作时,第一主动链轮转动并带动主上料链轮109转动,以及主上料台升降。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支架101上设有与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6配合的副上料链轮以及副上料链条,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6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主动链轮,副上料链条缠绕于第二主动链轮与副上料链轮,副上料台与副上料链条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6工作时,带动第二主动链轮转动,第二主动链轮带动副上料链轮以及副上料链条转动,实现带动与副上料链条连接的副上料台升降。
[0022]需要说明的是,副上料链轮以及副上料链条未示出,副上料链条的主要作用在于将第二主动链轮与副上料链轮传动连接,并与副上料台固定连接,当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6工作时,第二主动链轮转动并带动副上料链轮转动,以及副上料台升降。
[0023]实际应用中,主上料台通过上料台驱动电机104驱动升降,副上料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胶盒柔线设备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60)与控制系统,所述机架(60)上间隔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压痕处理的压痕机构(30)以及用于对物料进行模切处理的模切机构(40),所述机架(60)靠近压痕机构(30)的一端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机构(10),所述自动上料机构(10)、压痕机构(30)以及模切机构(40)分别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运行;所述自动上料机构(10)包括上料支架(101),所述上料支架(101)的底部设有上料台承载座(102),所述上料台承载座(102)上设有可升降地主上料台以及副上料台,所述上料支架(101)的上部设有用于驱动主上料台升降的主上料台驱动电机(104)以及副上料台驱动电机(106),所述上料支架(101)靠近压痕机构(30)的一侧设有上料输送架(107),所述上料输送架(107)上设有上料输送皮带(108),所述主上料台与副上料台均与上料输送皮带(108)配合,所述上料输送皮带(108)通过伺服电机一(70)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成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