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35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子电路和泄放子电路,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压,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泄放子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控制子电路根据电源电压的状态控制泄放子电路的通断:当电源电压处于供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得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源电压处于断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失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仅通过判断电源电压的状态即可实现电容电压的泄放,全程不需要驱动信号的参与,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从而提高安全性。从而提高安全性。从而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路中,电容是起到存储电压的作用,因此电容上的电压往往比较高,若不能及时将其泄放,将会存在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和泄放电阻串联,作为泄放支路,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与断开,实现电容能量的泄放与否。
[0003]如图1所示,开关器件Q1和R1串联作为高压电容C1的泄放支路。Q1的通、断由连接的驱动电路控制,而驱动电路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动作。这种电路存在一个缺点,就是控制器的工作有赖于电源的存在;当高压电容C1充满电时,出现断电情况(比如电源线或者电池出现故障),这时电源电压消失,控制器无法工作,没有正确的控制信号可以给到驱动电路,即无法控制Q1的通断,高压电容C1上的能量无法得到泄放,这将会是一个危险因素。比如在维修时,如果电容上有高压,维修人员在打开外壳时容易发生触电,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需要依靠驱动信号导致电容电压泄放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通过电源电压的有无来控制电容电压的泄放,无需驱动信号,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子电路和泄放子电路,控制子电路根据电源电压的状态控制泄放子电路的通断;
[0006]当电源电压处于供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得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源电压处于断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失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压,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泄放子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0008]优选的,所述泄放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
[0009]第一开关元件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开关元件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一开关元件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泄放子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0011]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开关元件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元件:
[0013]电源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开关元件的源极、第五电阻的一端并联后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4]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开关元件的漏极、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容的放电时间大于第一电容的泄放时间。
[00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控制子电路来判断电源电压的状态,当电源电压供电时,控制泄放子电路的开关断开,确保不会误放电容电压;当电源电压断电时,控制泄放子电路的开关导通,开始对电容电压进行泄放。本技术仅仅通过判断电源电压的状态即可实现电容电压的泄放,全程不需要驱动信号的参与,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从而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的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0019]图2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子电路和泄放子电路,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压,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泄放子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0023]本实施例中,控制子电路根据电源电压的状态控制泄放子电路的通断。当电源电压处于供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得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源电压处于断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失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0024]本实施例中,泄放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Q1,Q1包括但不限于三极管:
[0025]第一开关元件Q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开关元件Q1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一开关元件Q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起到保护Q1的作用:
[0027]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元件Q2,Q2包括但不限于场效应管:
[0029]电源电压Vcc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开关元件Q2的源极、第五电阻R5的一端并联后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
[0030]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开关元件Q2的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开关元件Q2的漏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0031]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0032]当电源处于供电状态,例如Vcc=15V,Q2导通,且C2开始充电直到饱和;当Q2导通时,R2的另一端相当于接地,即没有电流从R2上经过,则Q1无法导通处于关断状态,确保控制电路开始工作时,C1上的能量不会被误泄放掉。
[0033]当电源处于断电状态,例如Vcc=0V,Q2断开,C2开始放电,经过R3和R5分压后,电流经过R2到达Q1,使Q1处于导通状态,开始泄放C1上的能量。
[0034]本实施例中,为确保C1上的能量泄放完全,应使得C2的放电时间(即维持Q1导通的时间)大于C1的泄放时间。
[0035]例如,当C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容电压泄放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子电路和泄放子电路,控制子电路根据电源电压的状态控制泄放子电路的通断;所述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压,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泄放子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当电源电压处于供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得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源电压处于断电状态时,控制子电路失电,使泄放子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泄放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开关元件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一开关元件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电源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七电阻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爽宁恺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集团席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