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及顶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05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及顶推方法,其顶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承载板,承载板内滑动连接有接触板,且接触板的右侧延伸至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外壳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齿条,外壳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钢箱梁放置在承载板上,此时接触板与钢箱梁进行接触并下降,随着接触板的移动,接触板控制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此时启动电机,随着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电机可以控制承载板进行移动,承载板移动可以自动带动钢箱梁进行顶推工作,方便移动。方便移动。方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及顶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箱梁
,尤其涉及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及顶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上,因外型像一个箱子故叫做钢箱梁,现有技术中,钢箱梁在进行移动时,控制起来并不方便,难以保证钢箱梁进行平稳的移动,此时缺少有效的顶推机构进行辅助配合。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及顶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及顶推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承载板,承载板内滑动连接有接触板,且接触板的右侧延伸至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外壳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齿条,外壳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外壳的右侧转动连接两个活动柱,外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板,所述外壳内设有控制机构与顶推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活动板、伸缩管、推板、活动管与定位板,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左侧内壁,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左侧,且伸缩管内管的左端与承载板的右侧固定连接,伸缩管内管的底部与辅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转动连接在活动板的前侧,且推板的顶部与伸缩管外管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管固定连接在伸缩管外管的顶部,所述定位板滑动连接在活动管内。
[0007]进一步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活动板进行移动,此时活动板可以推动推板进行移动,从而控制伸缩管的外管进行移动,同时伸缩管的外管移动可以带动活动管进行移动,进而控制定位板进行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且二号弹簧的一端与活动管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定位孔,且定位板与定位孔活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二号弹簧,二号弹簧通过自身弹力可以推动定位板进行移动,此时定位板贯穿定位孔,从而限制伸缩管的外管进行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带,且拉动带与转动柱的外壁相接触,拉动带的一端与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当接触板进行移动时,接触板控制拉动带进行移动,此时拉动带可以同步拉动活动板进行上升。
[0012]优选的,所述顶推机构包括引导板、延伸板、带动板与连接板,所述引导板滑动连
接在外壳的右侧内壁,且引导板的顶部与齿条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在引导板的顶部,且延伸板的右侧延伸至外壳外,所述带动板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右侧内壁,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带动板的前侧,且连接板的底部延伸至外壳内并与辅助板的前侧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顶推机构通过控制引导板进行移动,此时引导板可以同步带动延伸板进行移动,随着延伸板的移动,延伸板控制带动板进行下降,带动板可以推动连接板进行移动,进而控制辅助板进行移动。
[0014]优选的,两个活动柱的外壁套设有同一个皮带,且皮带的外壁与延伸板的前侧以及带动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当延伸板进行移动时,延伸板可以控制皮带进行转动,此时皮带方便同步控制带动板进行移动。
[0016]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的一端与承载板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且三号弹簧的一端与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一号弹簧,一号弹簧通过自身弹力可以拉动接触板进行回位,通过设置三号弹簧,三号弹簧方便拉动齿条进行回位。
[0018]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内设有配合槽,且接触板与配合槽活动连接。
[0019]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配合槽,配合槽起到辅助接触板延伸至承载板内的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的顶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首先控制钢箱梁放置在承载板上,同时压动接触板进行下降,接触板控制拉动带进行移动,此时拉动带拉动活动板进行上升;
[0022]S2:然后随着活动板的移动,活动板推动伸缩管的外管进行移动,进而控制滑动板进行移动,并且滑动板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从而引导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0023]S3:随着伸缩管外管的移动,伸缩管带动活动管进行移动,此时活动管带动定位板进行移动,同时定位板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从而贯穿定位孔,进而对伸缩管外管的移动进行锁定;
[0024]S4:然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通过齿轮控制齿条下降,此时齿条推动引导板进行移动,此时引导板同步带动延伸板进行移动;
[0025]S5:当延伸板进行移动时,延伸板控制皮带进行转动,当皮带进行转动时,皮带控制带动板进行下降,此时带动板移动同步推动连接板进行移动,并且连接板推动辅助板进行移动,此时辅助板推动伸缩管的内管进行移动,从而推动承载板进行移动,此时承载板移动可以自动带动钢箱梁进行顶推工作,方便移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通过控制钢箱梁放置在承载板上,同时压动接触板进行下降,当接触板进行下降时,接触板控制拉动带进行移动,此时拉动带拉动活动板进行上升,随着活动板的移动,活动板推动伸缩管的外管进行移动,进而控制滑动板进行移动,当滑动板进行移动时,滑动板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从而引导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0028]2、随着伸缩管外管的移动,伸缩管带动活动管进行移动,此时活动管带动定位板进行移动,同时定位板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从而贯穿定位孔,进而对伸缩管外管
的移动进行锁定,保证齿条与齿轮啮合的稳定性。
[0029]3、此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通过齿轮控制齿条下降,当齿条进行下降时,齿条推动引导板进行移动,此时引导板同步带动延伸板进行移动,当延伸板进行移动时,延伸板控制皮带进行转动,当皮带进行转动时,皮带控制带动板进行下降,此时带动板移动同步推动连接板进行移动,随着连接板的移动,连接板推动辅助板进行移动,此时辅助板推动伸缩管的内管进行移动,从而推动承载板进行移动,此时承载板移动可以自动带动钢箱梁进行顶推工作,方便移动。
[0030]有益效果:通过控制钢箱梁放置在承载板上,此时接触板与钢箱梁进行接触并下降,随着接触板的移动,接触板控制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此时启动电机,随着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电机可以控制承载板进行移动,承载板移动可以自动带动钢箱梁进行顶推工作,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的活动柱、皮带、延伸板与带动板的结构侧视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承载板(2),承载板(2)内滑动连接有接触板(3),且接触板(3)的右侧延伸至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6),且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7),外壳(1)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9),且滑动板(9)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齿条(14),外壳(1)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5),外壳(1)的右侧转动连接两个活动柱(20),外壳(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板(24),所述外壳(1)内设有控制机构与顶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活动板(7)、伸缩管(10)、推板(8)、活动管(11)与定位板(12),所述活动板(7)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左侧内壁,所述伸缩管(10)固定连接在滑动板(9)的左侧,且伸缩管(10)内管的左端与承载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伸缩管(10)内管的底部与辅助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8)转动连接在活动板(7)的前侧,且推板(8)的顶部与伸缩管(10)外管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管(11)固定连接在伸缩管(10)外管的顶部,所述定位板(12)滑动连接在活动管(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3),且二号弹簧(13)的一端与活动管(1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定位孔,且定位板(12)与定位孔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带(6),且拉动带(6)与转动柱(5)的外壁相接触,拉动带(6)的一端与活动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机构包括引导板(18)、延伸板(19)、带动板(22)与连接板(23),所述引导板(18)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内壁,且引导板(18)的顶部与齿条(14)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板(19)固定连接在引导板(18)的顶部,且延伸板(19)的右侧延伸至外壳(1)外,所述带动板(22)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内壁,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张国伟刘燕卫营军孙宏志李奕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