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卡、服务器及电源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486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卡、服务器及电源控制方法,属于计算机服务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电源开关;第一触点与电源公共地电连接,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绝缘隔离;第二触点与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引脚电连接,第一开关器件的一个引脚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另一个引脚与电源公共地电连接;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引脚与第一开关器件两个引脚中一个电连接,第二开关器件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与电源开关电连接,另一个与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在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断开的情况下,电源开关失效,无法通过电源开关控制服务器通断,能够防止人员误触碰所导致的服务器关闭,资料数据流失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卡、服务器及电源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服务器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卡、服务器及电源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服务器是一种管理计算资源的计算机,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可在网络中为其他客户机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
[0003]服务器数据运算功能的日益强大,内部集成的芯片数量也越来越多,存储的资料量也随之增加,操作人员在使用及维护过程中,若不慎触碰服务器电源开关控制键,会引起服务器宕机甚至关闭,正在处理中的资料及数据将难以寻找回来。
[0004]现有服务器系统中,仅设计有内部的侦测、回报错误机制,并未涉及控制电路以防止人员误触碰电源开关所导致的服务器关闭,因此,资料及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卡、服务器及电源控制方法,能够解决服务器系统中缺乏控制电路以防止人员误触碰电源开关所导致的服务器关闭,资料数据流失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电源开关;
[0008]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公共地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绝缘隔离;
[0009]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引脚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引脚还与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
[0010]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引脚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N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第二NMOS管;
[0012]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且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还与所述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
[0013]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第三NMOS管;
[0015]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且所述PMOS管的栅极还与所述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
[0016]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第二NPN三极管;
[0018]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且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还与所述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
[0019]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第三NPN三极管;
[0021]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且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还与所述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
[0022]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板卡,所述控制板卡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电路。
[002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触发件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板卡,所述触发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点及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导通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服务器机箱上设置有插口,所述控制板卡设置于所述服务器机箱内部,所述触发件为至少一端可导电的圆棒;
[0026]所述触发件的任一端可通过所述插口伸入所述机箱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触点及所述第二触点接触。
[0027]可选地,所述触发件的两端为金属材质,所述触发件的侧壁为绝缘材质。
[002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0029]当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导通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开关可控制所述负载的电源通断;
[0030]当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绝缘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开关无法控制所述负载的电源通断。
[003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电路,可用于服务器主板上的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电源开关,第一触点与控制电路的电源公共地电连接,初始状态下,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绝缘隔离,即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之间断
开,第二触点为高电位状态。受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使得第二开关器件不导通,则此时电源开关与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即主板负载供电端断开,电源开关的通断作用失效,即电源开关无法控制服务器主板电源的通断。当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导通时,第二触点被拉低至低电位状态,受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第二开关器件随之导通,此时电源开关与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即主板负载供电端导通,电源开关的通断作用起效,电源开关能够控制服务器主板电源的通断,当启动电源开关,服务器主板开机,关闭电源开关,服务器主板关机。则电源开关的通断作用是否起效,取决于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之间的通断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电路在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断开的情况下,电源开关失效,无法通过电源开关控制服务器主板开机或关机的状态,能够防止人员误触碰所导致的服务器关闭,资料数据流失的问题。
[003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板卡,集成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电路,用在服务器中,能够防止操作人员误触碰电源开关所导致的服务器关闭,资料数据流失的问题。
[003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相比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板卡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3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触点(1)、第二触点(2)、第一开关器件(3)、第二开关器件(4)和电源开关(5);所述第一触点(1)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公共地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点(2)与所述第一触点(1)绝缘隔离;所述第二触点(2)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的控制引脚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的控制引脚还与上拉电阻(6)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4)的控制引脚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4)的另外两个引脚中一个与所述电源开关(5)电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为第一NMOS管(31),所述第二开关器件(4)为第二NMOS管(41);所述第一N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触点(2)电连接,且所述第一NMOS管(31)的栅极还与所述上拉电阻(6)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31)的漏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31)的源极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4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3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41)的源极与所述电源开关(5)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41)的漏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为PMOS管(32),所述第二开关器件(4)为第三NMOS管(42);所述PMOS管(3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触点(2)电连接,且所述PMOS管(32)的栅极还与所述上拉电阻(6)电连接,所述PMOS管(32)的漏极与所述电源公共地电连接,所述PMOS管(32)的源极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42)的栅极与所述PMOS管(3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42)的源极与所述电源开关(5)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42)的漏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载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3)为第一NPN三极管(33),所述第二开关器件(4)为第二NPN三极管(43);所述第一NPN三极管(33)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触点(2)电连接,且所述第一NP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雍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