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78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熔炼领域,尤其涉及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连接罩以及从开口处放入连接罩内部的废渣盘,具体的,所述废渣盘远离连接罩的一端面具有盘腔,所述连接罩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废渣盘的盘腔连通,所述盘腔的边缘开设有贯穿至连接罩底部的排液口,所述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料塞,所述料塞升高以驱使进料管内部的金属液与废渣流动至废渣盘的内部,金属液从排液口回流至熔炼炉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进料管能够将熔炼炉表面的液体输送至废渣盘的内部,将废渣聚合在金属液的表面,这样金属液会从排液口排出,而废渣则被阻隔在废渣盘的内部,完成扒渣功能。扒渣功能。扒渣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熔炼领域,尤其涉及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如果这些废渣不及时清理,就会对熔炼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设备的寿命和安全性造成威胁。因此,扒渣是铝合金熔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0003]公告号为CN11098661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熔炼炉扒渣装置,具体公开了通过扒渣板进行扒渣的方法,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将表面的废渣扒开,但是并不具有将废渣清理的功能,还需要配合其他设备进行处理,操作不仅麻烦,而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连接罩以及从开口处放入连接罩内部的废渣盘。
[0006]具体的,所述废渣盘远离连接罩的一端面具有盘腔,所述连接罩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废渣盘的盘腔连通,所述盘腔的边缘开设有贯穿至连接罩底部的排液口,所述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料塞,所述料塞升高以驱使进料管内部的金属液与废渣流动至废渣盘的内部,金属液从排液口回流至熔炼炉内。
[0007]通过设置的进料管能够将熔炼炉表面的液体输送至废渣盘的内部,由于液体在进入废渣盘内部后,可以加入聚渣剂,然后将废渣聚合在金属液的表面,这样金属液会从排液口排出,而废渣则被阻隔在废渣盘的内部,完成扒渣功能。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管为一端开口管状结构,所述进料管的开口端与废渣盘连通,所述进料管的侧壁开设有进液槽,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进料管的液孔,通过液孔来排出金属液,避免金属液滞留在进料管的内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罩的外边缘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的下端面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端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伸缩杆与若干个连接杆,所述伸缩杆的动力端穿入进料管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有侧管,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入进料管的内部并连接有料塞,所述料塞贴合侧管的内壁。
[0010]通过侧管与料塞的配合,形成自动收料和自动放料的功能,能够保证混有废渣的金属液进入废渣盘的内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废渣盘的盘腔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液部,所述侧管抬高时,所述隔液部的内壁与侧管的外壁相贴合。
[0012]通过隔液部来抬高废渣盘内部的高度,这样金属液就不会回流至侧管或者进料管的内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罩为矩形框架,所述连接罩的内部可拆卸地
设置有底座,所述进料管设置于底座的内部,所述废渣盘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
[0014]将整体结构设置为可拆卸的状态,不仅方便后续的检修和替换操作,而且在完成扒渣操作后,能够方便后续对废渣的处理操作。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废渣盘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部为一侧具有向内凹陷的凹口的凸块,所述限位部的凹口贴合限位柱。
[0016]通过限位柱与限位部的配合,来形成对废渣盘的位置固定,保证结构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部的结构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图;
[0021]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2]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3]附图标记:10、连接罩;11、底座;12、进料管;121、进液槽;122、液孔;13、限位柱;20、废渣盘;21、隔液部;22、排液口;23、限位部;30、支撑架;31、气缸;32、连接架;33、伸缩杆;331、侧管;34、连接杆;341、料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熔炼炉扒渣装置,具体公开了通过扒渣板进行扒渣的方法,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将表面的废渣扒开,但是其并不具有将废渣清理的功能,还需要配合其他设备进行处理,操作不仅麻烦,而且效率较低。
[0026]为了实现扒渣过程中同步清理废渣的功能,请参阅图1

6,提供一种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连接罩10以及从开口处放入连接罩10内部的废渣盘20。
[0027]具体的,废渣盘20远离连接罩10的一端面具有盘腔,连接罩1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12,进料管12与废渣盘20的盘腔连通,盘腔的边缘开设有贯穿至连接罩10底部的排液口22,进料管12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料塞341,料塞341升高以驱使进料管12内部的金属液与废渣流动至废渣盘20的内部,金属液从排液口22回流至熔炼炉内。
[0028]即通过料塞341的升高来将进料管12内部的金属液和废渣的高度抬升,直至废渣和金属液从进料管12的内部流动至废渣盘20的内部,进入废渣盘20内部的金属液会沉在下层,再配合聚渣剂,能够将废渣聚合在金属液的上层,这样当金属液流动时,会始终在废渣的下层,当金属液流动至排液口22时,废渣无法跟随金属液一起排出,因此废渣会被堆积在废渣盘20的内部,而金属液会沿着排液口22重新进入熔炼炉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将熔炼炉内金属液的上层废渣扒开并收集的目的。
[0029]由于进料管12在进行送料时通常时不能够采用常规的方式,即泵体吸流的方式不能再此处进行应用,这可能会导致金属液损坏泵体或者金属液从泵体内泄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参阅图2与图3,进料管12为一端开口管状结构,进料管12的开口端与废渣盘20连通,进料管12的侧壁开设有进液槽121,进料管12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进料管12的液孔122。
[0030]即通过在进料管12的侧壁开设进液槽121的方式进行入料,这种方式,仅需要保证进料管12在进液槽121的下部位置具有一定的高度即可,这个高度即为可以进液的总量,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将液体排入废渣盘20内部时,出现金属液在进料管12的内部堆积的问题,为了避免金属液堆积,在进料管12的底部开设若干个液孔122,通过液孔122将残留的金属液排回熔炼炉的内部,从而保证了进料管12内部不会残留废液。
[0031]当需要进行送料时,料塞341的高度应当是在进料管12的底部,将整个进料管12浸入金属液的内部,使得进液槽121的部分高于金属液的上表面,这样废渣和金属液会从进液槽121流入进料管12的内部,完成金属液的收集后,控制料塞341升高,升高速度相对要快,否则金属液会从进液槽121的侧边流出,重新回流至熔炼炉,通过料塞341的快速移动将金属液推流至废渣盘20的表面进行废渣的分离。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的连接罩(10);从开口处放入连接罩(10)内部的废渣盘(20);所述废渣盘(20)远离连接罩(10)的一端面具有盘腔,所述连接罩(1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与废渣盘(20)的盘腔连通,所述盘腔的边缘开设有贯穿至连接罩(10)底部的排液口(22),所述进料管(12)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料塞(341),所述料塞(341)升高以驱使进料管(12)内部的金属液与废渣流动至废渣盘(20)的内部,金属液从排液口(22)回流至熔炼炉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2)为一端开口管状结构,所述进料管(12)的开口端与废渣盘(20)连通,所述进料管(12)的侧壁开设有进液槽(121),所述进料管(12)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进料管(12)的液孔(1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熔炼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罩(10)的外边缘固定有支撑架(30),所述支撑架(30)中部的下端面固定有气缸(31),所述气缸(31)的动力端固定有连接架(32),所述连接架(3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伟王小伦李俊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庐伟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