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电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76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电发电装置。现有压电发电装置发电效率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金属悬臂梁、质量块、基座和铁电薄膜和蓄电电路。基座能够上下振动,条形片状的金属悬臂梁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质量块固定连接。金属悬臂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排列设置铁电薄膜,每片铁电薄膜的顶部和底部呈矩阵设置有电量采集点,顶部的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与顶部电极线连接,底部的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与底部电极线连接。顶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连接、底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铁电材料作为发电装置机-电转换器,大幅度地提高了电极化率,可以获得大的输出电压和发电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能源和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铁电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和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振动机械能量捕获与 转换的发电装置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发电装置输出电压,要求越大越好, 也就是要求尽可能多地将振动机械能转换到电能。传统的振动式压电发电 装置采用压电材料作为机一电转换器,由于压电材料的线性本构关系,振 动机械能只有一小部分转换成了电能,从而使得输出电压小,发电效率低。 同时要求输入的振动频率与发电装置的共振频率匹配,应用范围受到较大 限制。因此,如何使振动式发电装置能在更广的外部环境下工作、使机械 能向电能的转换更高效、输出电压更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智能材料在发电装置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 的重视。特别是铁电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由于形变而导致正负电荷中 心不再重合,在材料内部诱发电极化和极化翻转,使铁电材料两端表面带 电。铁电材料的电极化和输入应变呈现一定的非线性滞回特性,而且不管 是拉应变还是压应变均可产生电极化。而目前的压电发电装置以压电材料 为机一电转换器,在相同的应变条件下,压电材料中没有诱发电极化和极 化翻转,材料内由应变诱发的电极化较小,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也较少, 对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电发电装置。 本技术包括基座、金属悬臂梁、质量块、铁电薄膜和蓄电电路。 基座能够上下振动,条形片状的金属悬臂梁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质量块固定连接。金属悬臂梁的上表面排列设置K,片铁电薄膜,3《Id 《10,金属悬臂梁下表面排列设置K2片铁电薄膜,3《K2《10。每片铁电薄 膜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电极线、底部设置有底部电极线,顶部电极线与蓄电 电路输入的一端连接、底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连接。3所述的铁电薄膜的顶部和底部呈矩阵设置有mXn个电量采集点,其中 3《m《10, 3《n《10,采集点为盲孔,孔深为h, 0. 2腿《h《0. 3mm;铁电 薄膜顶部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顶部电极线连接;铁电 薄膜底部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底部电极线连接。所述的蓄电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l和超级电容器C2。 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 管D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为第一整流二极管Dl负 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端,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为第三整流二 极管D3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l正极和 第四整流二极管D4正极与滤波电容Cl的一端和超级电容器C2 —端连接, 第二整流二极管D2负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负极与滤波电容Cl的另一 端和超级电容器C2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普通的压电材料相比,由于本技术采 用了铁电材料作为发电装置机一电转换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电极化率, 可以获得大的输出电压和发电效率。另外,并不一定要求输入振动频率与 发电装置的共振频率匹配。该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输出电压大、易于 微型化、工作范围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池充电、遥控器电池充 电、野外电子器件充电等。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3为图1中金属悬臂梁部分的俯视图4为蓄电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铁电发电装置包括基座1、金属悬臂梁4、质 量块5、铁电薄膜3和蓄电电路2。基座1能够上下振动,条形片状的金属 悬臂梁4的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质量块5固定连接。金属悬 臂梁4的上表面均匀排列设置5片铁电薄膜3,金属悬臂梁4下表面排列 设置5片铁电薄膜。每片铁电薄膜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电极线、底部设置 有底部电极线,顶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连接、底部电极线与蓄4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连接。铁电薄膜3采用掺有杂质的电钛酸锶钡铁电薄膜,铁电薄膜3的长为10mm,宽为10mm,厚lmm。金属悬臂梁4采用高弹 性模量的Al/SiNx构成的双材料弯折梁,长为60mm,宽15腿,厚0. 5mm。当基座1随外界环境振动时,质量块5相对于基座1产生相对运动, 引起金属悬臂梁4弯曲变形。由于金属悬臂梁4的弯曲变形,使铁电薄膜 3也产生一定的变形,铁电薄膜3受到应变变化的影响,发生电极化与极 化翻转,从而使铁电薄膜3产生的电量集中在铁电薄膜3的顶部和底部, 此时铁电薄膜3会有峰值不定的交流电输出。输出的交流电流过整流桥, 再经过滤波电容C1滤波,最后储存在超级电容器C2中,达到充电的目的。 为确保发电量最大,也可采用在基座的各个表面设置铁电发电装置。如图3所示,铁电薄膜3顶部和底部呈矩阵设置有4 X 6个电量采集点, 采集点为盲孔,孔深为0. 2mm,铁电薄膜3顶部所有采集点6通过引线连 接,并通过引线与顶部电极线连接;铁电薄膜3底部所有采集点6通过引 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底部电极线连接。如图4所示,蓄电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1和超级电容器 C2。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 二极管D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为第一整流二极管 Dl负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端,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为第三 整流二极管D3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l 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正极与滤波电容Cl和超级电容器C2 —端连接, 第二整流二极管D2负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负极与滤波电容Cl和超级 电容器C2另一端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 流二极管D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均采用低压降的锗管构成整流桥,铁电 薄膜电极化产生的电量通过整流滤波后储存在超级电容器C2中。含铁电薄膜的悬臂梁是铁电发电装置的核心元件之一,在铁电发电装 置中,铁电薄膜通过悬臂梁振动产生的应变,在铁电薄膜内诱发电极化翻 转,产生电场,电极化产生的电荷集中分布于铁电薄膜的顶部和底部。权利要求1.一种铁电发电装置,包括基座、金属悬臂梁、质量块、铁电薄膜和蓄电电路,基座能够上下振动,其特征在于条形片状的金属悬臂梁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质量块固定连接;金属悬臂梁的上表面排列设置K1片铁电薄膜,3≤K1≤10,金属悬臂梁下表面排列设置K2片铁电薄膜,3≤K2≤10;每片铁电薄膜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电极线、底部设置有底部电极线,顶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连接、底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铁电薄膜的顶部和底部呈矩阵设置有m×n个电量采集点,其中3≤m≤10,3≤n≤10,采集点为盲孔,孔深为h,0.2mm≤h≤0.3mm;铁电薄膜顶部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顶部电极线连接;铁电薄膜底部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底部电极线连接;所述的蓄电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1和超级电容器C2;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为第一整流二极管D1负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端,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为第三整流二极管D3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负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电发电装置,包括基座、金属悬臂梁、质量块、铁电薄膜和蓄电电路,基座能够上下振动,其特征在于:条形片状的金属悬臂梁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质量块固定连接;金属悬臂梁的上表面排列设置K1片铁电薄膜,3≤K1≤10,金属悬臂梁下表面排列设置K2片铁电薄膜,3≤K2≤10;每片铁电薄膜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电极线、底部设置有底部电极线,顶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连接、底部电极线与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铁电薄膜的顶部和底部呈矩阵设置有m×n个电量采集点,其中 3≤m≤10,3≤n≤10,采集点为盲孔,孔深为h,0.2mm≤h≤0.3mm;铁电薄膜顶部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顶部电极线连接;铁电薄膜底部所有采集点通过引线连接,并通过引线与底部电极线连接; 所述的蓄电电路包括桥式整 流电路、滤波电容C1和超级电容器C2;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蓄电电路输入的一端为第一整流二极管D1负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端,蓄电电路输入的另一端为第三整流二极管D3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负极连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1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正极与滤波电容C1和超级电容器C2一端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负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负极与滤波电容C1和超级电容器C2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翔周昌全冯长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