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75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该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结构以及负电极结构,正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正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正电极副栅,其中,多个第一正电极副栅与多个第二正电极副栅交叉接触,多个第一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正电极主栅接触,多个第二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正电极主栅接触;负电极结构包括负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负电极副栅,多个第一负电极副栅与多个第二负电极副栅交叉接触,多个第一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负电极主栅接触,多个第二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负电极主栅接触。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叉指状背接触电池,即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叉指状背接触)电池,是一种正面无任何电极遮挡,将发射区电极和基区电极,即将正负电极均设计于电池背面的一种新型结构电池,现有技术的IBC电池电极有两种设计,第一种是多主栅电极设计,这种电极的正电极主栅和负电极主栅交替平行分布,但是,这种电极设计由于主栅数量多,组件焊接时由于应力问题导致电池片弯曲严重;第二种设计为汇流型电极设计,主栅由一根正电极主栅和一根负电极主栅组成,这种设计由于只有2根主栅,组件焊接时应力问题小,电池片不会出现弯曲度大的问题,但是,汇流型电极设计也有一些缺陷,如副栅线收集的载流子到达硅片边缘的主栅,这个路程远,即横向传输电阻大,会导致电池的串联电阻偏大,从而降低电池的转换效率,此外,如果副栅线到达主栅的距离长,出现断栅的概率大,且断栅后载流子的运输通道截断,副栅线收集的载流子部分或者全部无法达到主栅,会导致电池转换效率下降。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IBC电池电极设计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0004]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叉指状背接触电池存在电池片弯曲严重或者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结构以及负电极结构,其中,所述正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正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正电极副栅,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交叉接触,所述正电极主栅包括一端接触的第一正电极主栅以及第二正电极主栅,且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接触,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接触;所述负电极结构包括负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负电极副栅,其中,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均位于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之间,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交叉接触,所述负电极主栅包括一端接触的第一负电极主栅以及第二负电极主栅,且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接触,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
接触。
[0007]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平行设置且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平行设置且延伸方向均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
[0009]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离结构,各所述隔离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与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隔离结构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正方形,且所述隔离结构的边长与副栅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3

2。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的宽度,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的宽度。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的数量,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的数量。
[0013]可选地,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的形状均为矩形以及异形中之一,所述异形为宽度不同的葫芦状或者矩形连接得到。
[0014]可选地,在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的宽度范围为1.5毫米

3毫米,在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的形状为异形的情况下,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的宽度范围为0.5毫米

3毫米。
[0015]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之间的间距范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之间的间距范围均为0.5毫米

1.5毫米,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之间的间距范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之间的间距范围均为5毫米

15毫米。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以及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的宽度范围均为25微米

50微米,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以及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的宽度范围均为50微米

100微米。
[0017]可选地,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的延伸线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的延伸线的夹角为直角。
[0018]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结构以及负电极结构,其中,所述正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正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正电极副栅,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交叉接触,所述正电极主栅包括一端接触的第一正电极主栅以及第二正电极主栅,且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接触,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接触;所述负电极结构包括负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负电极副栅,其中,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均位于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之间,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交叉接触,所述负电极主栅包括一端接触的
第一负电极主栅以及第二负电极主栅,且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接触,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接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叉指状背接触电池存在电池片弯曲严重或者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一方面,由于所述正电极结构的主栅仅有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以及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且所述负电极结构的主栅仅有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以及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保证了所述电极结构的主栅数量较少,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正电极主栅以及两个以上的所述负电极主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结构,包括正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正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正电极副栅,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交叉接触,所述正电极主栅包括一端接触的第一正电极主栅以及第二正电极主栅,且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接触,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接触;负电极结构,包括负电极主栅、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负电极副栅,其中,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以及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均位于所述正电极主栅与所述负电极主栅之间,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交叉接触,所述负电极主栅包括一端接触的第一负电极主栅以及第二负电极主栅,且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接触,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平行设置且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多个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与多个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平行设置且延伸方向均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一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正电极主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主栅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离结构,各所述隔离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副栅与所述第二负电极副栅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二正电极副栅与所述第一负电极副栅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正方形,且所述隔离结构的边长与副栅宽度的比值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强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