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外侧壁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轴,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两侧外侧壁;轴承,一端内侧壁设置于所述轴的一端;块一,设置于所述轴承的另一端;板体二,连接两个所述块一的外侧壁;滑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位于所述块一下方的下表面;该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通过通过在装置下表面设置带有滑轮的板体带动装置移动,装置与移动部件的连接为可折叠连接并由电动缸和支撑块支撑,使得装置便于移动的同时也便于收纳。该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通过在移动部件底部设置防滑动部件,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底面的滑轮不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时底面的滑轮不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时底面的滑轮不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热系数检测是建筑节能测试的重要的内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是一种通过测量单位面积围护结构一维传热的平均功率及热箱内外的空气温求得传热系数的一起。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或℃),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反映了传热过程的强弱。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体积较大,搬运和移动较为困难。
[0003]专利CN217561380U公开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在装置下表面对称设置带有滑轮的移动平台以及设置在装置外侧壁位于两个移动平台之间用于固定装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配有防滑的橡胶垫。通过移动平台推动装置至墙体附近并利用支撑杆和橡胶垫固定。
[0004]总结得出在装置下方设置的移动平台过大且不能收纳,导致装置收纳困难,占用较多收纳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具备便于移动的同时也便于收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下方设置的移动平台不能收起以致占有较大空间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包括:
[0009]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
[0010]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外侧壁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0011]轴,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两侧外侧壁;
[0012]轴承,一端内侧壁设置于所述轴的一端;
[0013]块一,设置于所述轴承的另一端;
[0014]板体二,连接两个所述块一的外侧壁;
[0015]滑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位于所述块一下方的下表面;
[0016]杆一,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两侧外侧壁;
[0017]卡口,所述块一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杆一相匹配的所述卡口;
[0018]所述板体二外侧壁设置有支撑组件。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20]块二,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一端上表面;
[0021]孔槽,开设于所述块二面向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的外侧壁;
[0022]电动缸一,一端铰接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外侧壁;
[0023]卡槽,所述板体二靠近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的一侧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所述电动缸一相匹配的所述卡槽,所述电动缸一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内。
[0024]优选的,所述板体二下表面设置有电动缸二,所述电动缸二一端设置有块三,所述块三抵接地面。
[0025]优选的,所述块三外侧壁设置有锯齿。
[0026]优选的,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远离所述电动缸一的一侧外侧壁设置有杆二。
[0027]优选的,所述杆二外侧壁设置有胶垫。
[0028]优选的,所述胶垫外侧壁设置有凸起。
[0029]优选的,所述杆一横截面为扇形。
[0030](三)有益效果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1、该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通过在装置下表面设置带有滑轮的板体带动装置移动,装置与移动部件的连接为可折叠连接并由电动缸和支撑块支撑,使得装置便于移动的同时也便于收纳。
[0033]2、该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通过在移动部件底部设置防滑动部件,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底面的滑轮不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中孔槽和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中块二和块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中杆一和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1、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
[0040]2、移动组件;21、轴;22、轴承;23、块一;24、板体二;25、滑轮;26、杆一;27、卡口;
[0041]3、支撑组件;31、块二;32、孔槽;33、电动缸一;34、卡槽;
[0042]4、电动缸二;
[0043]5、块三;
[0044]6、锯齿;
[0045]7、杆二;
[0046]8、胶垫;
[0047]9、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9]实施例
[0050]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包括:
[0051]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
[0052]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外侧壁设置有移动组件2,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
[0053]轴21,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两侧外侧壁;
[0054]轴承22,一端内侧壁设置于所述轴21的一端;
[0055]块一23,设置于所述轴承22的另一端;
[0056]板体二24,连接两个所述块一23的外侧壁;
[0057]滑轮25,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24位于所述块一23下方的下表面;
[0058]杆一26,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两侧外侧壁;
[0059]卡口27,所述块一23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杆一26相匹配的所述卡口27;
[0060]所述板体二24外侧壁设置有支撑组件3。
[0061]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
[0062]块二31,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24一端上表面;
[0063]孔槽32,开设于所述块二31面向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的外侧壁;
[0064]电动缸一33,一端铰接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外侧壁;
[0065]卡槽34,所述板体二24靠近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的一侧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所述电动缸一33相匹配的所述卡槽34,所述电动缸一33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34内,用于装置使用时将其支撑固定起来,在将装置收起时,可将电动缸一33收起并绕铰接点旋转至卡接在卡槽34内。
[0066]具体的,所述板体二24下表面设置有电动缸二4,所述电动缸二4一端设置有块三5,所述块三5抵接地面,避免在使用时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外侧壁设置有移动组件(2),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轴(21),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两侧外侧壁;轴承(22),一端内侧壁设置于所述轴(21)的一端;块一(23),设置于所述轴承(22)的另一端;板体二(24),连接两个所述块一(23)的外侧壁;滑轮(25),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24)位于所述块一(23)下方的下表面;杆一(26),对称设置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两侧外侧壁;卡口(27),所述块一(23)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杆一(26)相匹配的所述卡口(27);所述板体二(24)外侧壁设置有支撑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块二(31),对称设置于所述板体二(24)一端上表面;孔槽(32),开设于所述块二(31)面向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本体(1)的外侧壁;电动缸一(33),一端铰接于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占红,韩重阳,田毅,韩朝阳,荣运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恒华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