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属于涤纶面料技术领域,包括面料基层、贴肤层、抗菌层以及抗拉层;所述面料基层为相互交织的经线与纬线,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均为涤纶纤维;所述贴肤层粘接于所述面料基层的内侧,所述贴肤层包括鹅绒纤维与棉纤维;所述抗菌层缝接于所述面料基层的外侧,所述抗菌层包括银离子纤维与竹炭纤维;所述抗拉层与所述抗菌层之间设置有复位条,所述复位条两侧分别与抗菌层、抗拉层缝接,所述复位条为矩形弹性结构体,所述复位条能够自动复位为矩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面料的抗菌性能,而复位条具备自动复位的功能,因此在清洗过程中能够提升面料的耐洗性能,避免面料在清洗过程中造成破损。损。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涤纶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为了提倡环保,资源再利用,所以目前涤纶资源均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
[0003]涤纶的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着和工业中制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面料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在消防、火灾自救等领域的具有阻燃作用的阻燃服中。
[0004]在专利号为“202023275785.3”、名称为“新型再生涤纶环保面料”的技术专利中,该涤纶面料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与抗拉性能,在实际使用中不易受损,使用寿命相较于传统的涤纶面料更长,但这种涤纶面料在清洗中,实际的耐洗性能较差,很容易在清洗过程中造成面料的破损,影响面料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位于面料基层内侧的贴肤层以及位于面料基层外侧的抗菌层;
[0007]所述面料基层为相互交织的经线与纬线,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均为涤纶纤维;
[0008]所述贴肤层粘接于所述面料基层的内侧,所述贴肤层包括鹅绒纤维与棉纤维,所述鹅绒纤维与所述棉纤维交错互纺;
[0009]所述抗菌层缝接于所述面料基层的外侧,所述抗菌层包括银离子纤维与竹炭纤维,所述银离子纤维与所述竹炭纤维呈相互垂直交织;
[0010]所述抗菌层表面缝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与所述抗菌层之间设置有复位条,所述复位条两侧分别与抗菌层、抗拉层缝接,所述复位条为矩形弹性结构体,所述复位条能够自动复位为矩形结构。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鹅绒纤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棉纤维缠绕在鹅绒纤维表面。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贴肤层与所述面料基层之间采用热熔性粘接或超声波粘合。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内部嵌有银离子纤维颗粒与竹炭纤维颗粒。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条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抗菌层与抗拉层之间。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条的厚度为1mm
‑
3mm。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拉层包括呈交错互纺的尼龙纤维与氨纶纤维。
[0017]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
[0018]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在面料基层内侧设置贴肤层,外侧设置抗菌层,能够有效提升面料的抗菌性能;
[0020](2)在抗菌层表面缝接抗拉层,在抗拉层与抗菌层之间设置复位条,能够有效提升面料的抗拉性能,复位条具备自动复位的功能,因此在清洗过程中能够提升面料的耐洗性能,避免面料在清洗过程中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面料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贴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抗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面料基层;11、经线;12、纬线;20、贴肤层;21、鹅绒纤维;22、棉纤维;30、抗菌层;31、银离子纤维;32、竹炭纤维;40、抗拉层;41、尼龙纤维;42、氨纶纤维;50、复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9]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0、位于面料基层10内侧的贴肤层20以及位于面料基层10外侧的抗菌层30,抗菌层30表面缝接有抗拉层40,抗拉层40与抗菌层30之间设置有复位条50,复位条50两侧分别与抗菌层30、抗拉层40缝接,复位条50为矩形弹性结构体,复位条50能够自动复位为矩形结构,复位条50具备自动复位的功能,因此在清洗过程中能够提升面料的耐洗性能,避免面料在清洗过程中造成破损。
[0032]如图2所示,面料基层10为相互交织的经线11与纬线12,经线11与纬线12均为涤纶纤维。
[0033]结合图1与图3所示,贴肤层20粘接于面料基层10的内侧,贴肤层20包括鹅绒纤维21与棉纤维22,鹅绒纤维21与棉纤维22交错互纺,鹅绒纤维21与棉纤维22柔软度较高,能够与皮肤表面较适应。
[003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鹅绒纤维21为圆柱形结构,棉纤维22缠绕在鹅绒纤维21表面,使贴肤层20的强度更高。
[0035]结合图1与图4所示,抗菌层30缝接于面料基层10的外侧,抗菌层30包括银离子纤维31与竹炭纤维32,银离子纤维31与竹炭纤维32呈相互垂直交织。
[0036]如图5所示,抗拉层40包括呈交错互纺的尼龙纤维41与氨纶纤维42,有效提升了面料的抗拉性能。
[0037]在本实施例中,贴肤层20与面料基层10之间采用热熔性粘接粘合。
[0038]进一步地,复位条50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抗菌层30与抗拉层40之间,复位条50的厚度为1mm
‑
3mm。
[0039]实施例二
[0040]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0、位于面料基层10内侧的贴肤层20以及位于面料基层10外侧的抗菌层30,抗菌层30表面缝接有抗拉层40,抗拉层40与抗菌层30之间设置有复位条50,复位条50两侧分别与抗菌层30、抗拉层40缝接,复位条50为矩形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洗涤纶环保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10)、位于面料基层(10)内侧的贴肤层(20)以及位于面料基层(10)外侧的抗菌层(30);所述面料基层(10)为相互交织的经线(11)与纬线(12),所述经线(11)与所述纬线(12)均为涤纶纤维;所述贴肤层(20)粘接于所述面料基层(10)的内侧,所述贴肤层(20)包括鹅绒纤维(21)与棉纤维(22),所述鹅绒纤维(21)与所述棉纤维(22)交错互纺;所述抗菌层(30)缝接于所述面料基层(10)的外侧,所述抗菌层(30)包括银离子纤维(31)与竹炭纤维(32),所述银离子纤维(31)与所述竹炭纤维(32)呈相互垂直交织;所述抗菌层(30)表面缝接有抗拉层(40),所述抗拉层(40)与所述抗菌层(30)之间设置有复位条(50),所述复位条(50)两侧分别与抗菌层(30)、抗拉层(40)缝接,所述复位条(50)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华,殷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