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它包括拉手本体(1)、基座I(2)和基座II(3),基座I(2)和基座II(3)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拉手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I(2)和基座II(3)活动连接,所述的拉手本体(1)与基座I(2)的连接处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的基座II(3)或基座I(2)在拉手本体(1)拱形内侧的位置设有挂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由于基座II或基座I在拉手本体拱形内侧的位置设置了挂钩,则可以满足乘客挂衣帽等一些随身物品的需要,同时由于挂钩是在拉手本体拱形的内侧,所以整体较小,安装的空间就小符合轿车车内饰的设计要求,且乘客在上下车不容易撞到头部,不易出现安全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轿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顶棚拉手。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解决轿车在紧急制动时,乘客向前倾而坐不稳;及轿车转弯时,左右摇摆而坐不稳。因此需要借助拉手来把持住身体,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的车用顶棚拉手大部分只是单纯的起到辅助拉手的作用,无法满足乘客偶尔挂衣帽等一些随身物品的需要;虽然现在也有一小部分带有挂钩,但是由于挂钩设在拉手本体拱形的外侧,这就增大了拉手安装所需的安装空间,不符合轿车合理利用车内空间的设计要求,并且乘客下车时头部容易撞到挂钩,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挂衣帽等一些物品的、安装空间小及不易出现安全问题的车用顶棚拉手。 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车用顶棚拉手,它包括拉手本体、基座I和基座II,所述的基座I和基座II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拉手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基座I和基座II活动连接,所述的拉手本体与基座I的连接处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基座II或基座I在拉手本体拱形内侧的位置设有挂钩。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基座II或基座I在拉手本体拱形内侧的位置设置了挂钩,则可以满足乘客挂衣帽等一些随身物品的需要,同时由于挂钩是在拉手本体拱形的内侧,所以整体较小,安装的空间就小符合轿车车内饰的设计要求,且乘客在上下车不容易撞到头部,不易出现安全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铰接,所述的拉手本体与基座II的铰接处设有阻尼装置,阻尼装置使得在乘客松开拉手本体后,拉手本体缓慢的回复到初始位置,不再是快速的被弹回,有利于保护车内顶棚不被拉手本体的快速弹回而破坏,噪声小。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拉手本体为中空的结构,则这就使得拉手本体的重量更轻,复位弹簧不再处于大应力的作用下,并且节省材料和成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孔上设有孔盖,使得本技术更加美观。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车用顶棚拉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车用顶棚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拉手本体,2、基座1,3、基座11,4、孔盖,5、衬套,6、螺钉,7、阻尼器,8、销钉,9、复位弹簧,10、凸起,11、凹槽,1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实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它包括拉手本体1、基座I 2和基座I1 3,所述的基座I 2和基座I1 3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拉手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I 2和基座II 3铰接,所述的拉手本体1与基座I 2的铰接处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的基座I1 3在拉手本体1拱形内侧的位置设有挂钩,挂钩与基座II 3为一体式结构,挂钩主要用于挂衣帽等一些随身物品,以满足乘客需求。 所述的拉手本体l与基座II 3的铰接处设有阻尼器7(为市售商品),为了配合阻尼器8在拉手本体1设有阻尼器7的交接端上设有与阻尼器7圆周面上的凸块相配的卡槽,同时基座II 3的铰接处也设有与阻尼器7端面上的凸块相配的卡槽。 所述的拉手本体1为中空的结构。 所述的安装孔上设有孔盖4,孔盖4是转动连接在基座I 2和基座I1 3上的,主要是盖住安装孔,使得本技术更加美观。 装配时,先将孔盖4卡接在基座I1 3上,再将衬套5放入基座II 3的安装孔中,随后将螺钉6穿进衬套5后插入到安装孔中,接着将阻尼器7端面设有凸起的一侧对准基座II 3上铰接轴的卡槽放入基座I1 3,再将阻尼器7圆周面上的凸起对准拉手本体1上的卡槽12 —起放入拉手本体1的一端,随后通过销钉8将拉手本体1的一端与基座II 3铰接在一起。 用类似的方法装配基座I 2。 将孔盖4卡接在基座I 2上,再将衬套5放入基座I 2的安装孔中,随后将螺钉6穿进衬套5后插入到安装孔中,接着将复位弹簧9的一个卡脚卡在拉手本体1另一端的凹槽11上,并将复位弹簧9的另一个卡脚卡在基座I 2的凸起10上,压紧拉手本体1和基座I 2不动,随后通过销钉8拉手本体1的另一端与基座I 2铰接在一起,要求销钉8穿过复位弹簧9的中心孔。 将本技术安装到汽车顶棚上时,通过工具将螺钉紧固在汽车顶棚的钣金上,保证基座I 2和基座I1 3的基准面紧贴汽车顶棚即可。权利要求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它包括拉手本体(1)、基座I(2)和基座II(3),所述的基座I(2)和基座II(3)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拉手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I(2)和基座II(3)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本体(1)与基座I(2)的连接处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的基座II(3)或基座I(2)在拉手本体(1)拱形内侧的位置设有挂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铰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本体(1)与基座11(3)的铰接处设有阻尼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装置是指阻尼器(7)。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本体(1)为中空的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上设有孔盖(4)。专利摘要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它包括拉手本体(1)、基座I(2)和基座II(3),基座I(2)和基座II(3)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拉手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I(2)和基座II(3)活动连接,所述的拉手本体(1)与基座I(2)的连接处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的基座II(3)或基座I(2)在拉手本体(1)拱形内侧的位置设有挂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现由于基座II或基座I在拉手本体拱形内侧的位置设置了挂钩,则可以满足乘客挂衣帽等一些随身物品的需要,同时由于挂钩是在拉手本体拱形的内侧,所以整体较小,安装的空间就小符合轿车车内饰的设计要求,且乘客在上下车不容易撞到头部,不易出现安全问题。文档编号B60R7/10GK201457167SQ20092012110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吴志光 申请人:吴志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它包括拉手本体(1)、基座Ⅰ(2)和基座Ⅱ(3),所述的基座Ⅰ(2)和基座Ⅱ(3)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拉手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Ⅰ(2)和基座Ⅱ(3)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本体(1)与基座Ⅰ(2)的连接处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的基座Ⅱ(3)或基座Ⅰ(2)在拉手本体(1)拱形内侧的位置设有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