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花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403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领域,涉及一种疏花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疏花剂包括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花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疏花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疏花疏果是一项果园管理措施,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苹果树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有丰果的习性,一个花序4

7朵花,中心花先开,边花后开。苹果树在结果过多的情况下,会大量消耗树体的营养,导致果树营养缺失发育不良,致使果实品质下降和商品价值降低,还会出现隔年结果的恶性循环。所以必须通过人工干预采用疏花疏果的方法,使其保留一个健壮花果,提高苹果树的坐果率,提升果实品质,强壮树体,达到连年优质稳产的栽培目的。
[0004]疏花疏果技术主要包括人工疏除、化学疏除和机械疏除三种方法。其中,人工疏除准确度最高,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统计,人工疏花疏果与果实套袋的成本占据总成本的三成以上,难以满足当下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需求。机械疏除的准确度不高而且会对树体造成机械伤害,在国内鲜有应用。化学疏花疏果效率高且成本低,是目前疏花疏果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5]化学疏花疏果是根据不同化学试剂在果树开花后的不同时期进行喷施,利用负载量确定合适的药剂和合适的喷施时期。目前报道的苹果树疏花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0006]专利CN104839208A提供了一种以甲酸钙为主药的疏花剂,利用苹果中心花与边花开放的时间差,在中心花盛开后第1

2朵边花刚开时喷施药剂,灼伤边花的花柱,阻止花粉管伸长,而且在1

2天后再次喷施。然而,在苹果花期遭遇高温天气时,中心花与边花的间隔期大大缩短,贸然喷药的话无法保证疏除效果,进而导致产品的使用率大大减少。
[0007]专利CN103694037A提供了一种以赤霉酸、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和氨基酸水溶肥料为原料的苹果定果剂,在苹果中心花开花20

30%时喷施,在喷施后10

15天第二次喷施。该配方需要两次喷施才能取得良好疏除效果,并且其产品中含有赤霉酸(即赤霉素),赤霉素这种内源性激素是非极性运输,在促进果实生长的同时能够刺激果树生长,并能刺激植物自身产生赤霉素。对于树势较旺的苹果树而言,两次喷施含赤霉素的产品容易造成枝条旺长,影响花芽分化的质量。
[0008]综上,现有技术中,苹果树疏花剂的使用易受天气条件影响,且至少喷施两次才能达到良好的疏花疏果效果,多次喷施含赤霉素的疏花剂容易造成枝条旺长、导致花芽分化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疏花剂及使用方法,不易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同时一次喷施即可达到良好的疏除效果,大幅降低用工成本,还可以多次喷施以继续提高疏除效果,大大增加了喷施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0010]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疏花剂,包括:6

苄胺基嘌呤、萘乙酸和生长调节剂;所述生长调节剂包括芸薹素内酯、赤霉素、吲哚丁酸、氯咇脲、三十烷醇、胺鲜酯、2,4D、乙烯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6

苄胺基嘌呤和萘乙酸的质量比为1

10:1。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疏花剂,包括甲酸钙和/或5

ALA,还添加乙烯利和/或萘乙酸。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苹果疏花效果的方法,仅一次喷施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具体方法为:将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6

苄胺基嘌呤的使用浓度为5

200毫克/升,在苹果中心花开放20

30%时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
[0014]或者,仅一次喷施第二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具体方法为:将第二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甲酸钙的使用浓度为10

40克/升或5

ALA的使用浓度为10

200毫克/升,在苹果中心花开放20

30%的1

2天后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
[0015]或者,先喷施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再喷施第二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具体方法为:将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6

苄胺基嘌呤的使用浓度为5

200毫克/升,在苹果中心花开放20

30%时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1

2天后再将第二个方面提供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甲酸钙的使用浓度为10

40克/升或5

ALA的使用浓度为10

200毫克/升;然后再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的疏花剂仅一次喷施即可获得良好的疏花疏果效果,单果率高达50

85%,既避免了两次喷施含赤霉素的产品造成枝条旺长影响花芽分化的质量,又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即使在高温时中心花和边花开放时间间隔大幅缩短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疏花剂仍可以有效发挥作用。
[0018](2)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两种疏花剂还可以配合使用,先施加含有6

苄胺基嘌呤的疏花剂、再施加含有甲酸钙或5

ALA的疏花剂,可以大幅提高单果率,单果率高达90%以上。在实际的果树管理中,可以根据天气条件或对坐果率及产量的要求自行选择是否喷施含有甲酸钙或5

ALA的疏花剂,以及具体喷施次数,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0]如
技术介绍
所述,为解决苹果树疏花剂的使用易受极端天气条件影响且一次喷施无法得到良好疏除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疏花剂,包括:6

苄胺基嘌呤、萘乙酸和生长调节剂;所述生长调节剂包括芸薹素内酯、赤霉素、吲哚丁酸、氯咇
脲、三十烷醇、胺鲜酯、2,4D、乙烯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其中,所述6

苄胺基嘌呤和萘乙酸的质量比为1:10

10:1;所述生长调节剂中,芸薹素内酯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

10:2500;赤霉素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1

3;吲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6

苄胺基嘌呤、萘乙酸和生长调节剂;所述生长调节剂包括芸薹素内酯、赤霉素、吲哚丁酸、氯咇脲、三十烷醇、胺鲜酯、2,4D、乙烯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6

苄胺基嘌呤和萘乙酸的质量比为1

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调节剂中,芸薹素内酯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

10:2500;赤霉素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1

3;吲哚丁酸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0.5

5;氯咇脲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3

20;三十烷醇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10

50;胺鲜酯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1

3;2,4D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1

5;乙烯利与6

苄胺基嘌呤的质量比为1

15: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花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生长调节剂中含有赤霉素时,还包括乙烯利或芸薹素内酯;优选的,包括乙烯利。4.一种疏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酸钙和/或5

ALA,乙烯利和/或萘乙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花剂,其特征在于,当疏花剂包括甲酸钙、乙烯利时,甲酸钙与乙烯利的质量比为300:1

10;当疏花剂包括甲酸钙、萘乙酸时,甲酸钙与萘乙酸的质量比为3000:1

10;当疏花剂包括甲酸钙、5

ALA时,甲酸钙与5

ALA的质量比为1000:1

10;当疏花剂包括5

ALA、乙烯利时,5

ALA与乙烯利的质量比为1

10:50;当疏花剂包括5

ALA、萘乙酸时,5

ALA与萘乙酸的质量比为1

10:1。6.一种提高苹果疏花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一次喷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花剂,具体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6

苄胺基嘌呤的使用浓度为5

200毫克/升,在苹果中心花开放20

30%时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或者,仅一次喷施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花剂,具体方法为: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甲酸钙的使用浓度为10

40克/升或5

ALA的使用浓度为10

200毫克/升,在苹果中心花开放20

30%的1

2天后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或者,先喷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花剂,再喷施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花剂,具体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6

苄胺基嘌呤的使用浓度为5

200毫克/升,在苹果中心花开放20

30%时喷施混匀后的疏花剂;1

2天后再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花剂加水稀释后混匀,控制其中甲酸钙的使用浓度为10

40克/升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文杰宫庆涛张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果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