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平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99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其底座置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由电机驱动;底座内置入被动齿轮,被动齿轮的上圈与下齿部间形成环槽,环槽形成凹部;下齿部与主动齿轮啮合;底座形成多个轴孔,轴孔装配输入轴,各输入轴的转速不同;底座上安装拨叉轴,拨叉轴的下部安装弹簧,弹簧下端顶于底座,拨叉轴形成凸臂,凸臂间隙配合于环槽内;拨叉轴固接拨叉,拨叉另一端配合于轴向移动齿轮的拨叉槽,轴向移动齿轮形成内花键;输入轴形成外花键,输入轴穿过输出齿轮并留有径向间隙,输出齿轮与轴向移动齿轮留有轴向间隙,输出齿轮设有与轴向移动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各不同转速的输入轴通过电动将不同转速输出,达到电动多档输出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动力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多档输出机构
技术介绍
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等的变速装置,其主要采用手动式的变速装置,手动 变速装置需要驾驶员凭借经验及感觉通过手动操作来实现变速,不仅对驾驶员的操作要求 高,而且对车辆的影响也较大。特别是对于不熟练的驾驶员而言,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不 仅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而且对行车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其可以应用于各类变速装置。 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置入一主动齿 轮,主动齿轮与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底座内置入一可转动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 由上圈与下齿部一体成型,上圈与下齿部间形成一导向环槽,沿导向环槽的局部轴向形成 弧形凹部;下齿部带有齿牙,下齿部齿牙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通过一齿轮轴转动式地 定位于底座之上;底座形成至少两个轴孔,每个轴孔内安装转动式输入轴的一端,各输入 轴的转速不同;底座上安装与轴孔个数相对应的轴向滑动式拨叉轴,拨叉轴的下部设置弹 簧安装孔,孔内装入弹簧,弹簧下端伸出孔外并顶触于底座上,拨叉轴中上部径向形成一凸 臂,凸臂间隙配合于被动齿轮上圈与下齿部的导向环槽内;拨叉轴上部固定连接一拨叉的 一端,拨叉另一端间隙配合于一轴向移动齿轮的环形拨叉槽内,轴向移动齿轮的内径形成 内花键;输入轴形成与轴向移动齿轮的内花键间隙配合的外花键,输入轴穿过一输出齿轮, 输入轴与输出齿轮留有径向间隙,输出齿轮与轴向移动齿轮留有轴向间隙,输出齿轮设有 与轴向移动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拨叉轴凸臂的端头装有滚动体,滚动体贴于被动齿轮 上圈的导向环槽内。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输入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底座的轴孔。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输入轴共设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或六根。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底座上安装定位下盖,定位下盖的外径间隙配合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上方间隙配合定位上盖,定位上盖与定位下盖固定连接,定位上盖与定位下盖由输入轴径向定位。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输入轴上端设有固定套,防止输出齿轮的轴向移动。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输出齿轮与输入轴间装有含油轴承,含油轴承与输出 齿轮过盈配合。 所述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下齿部齿牙通过一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本技术的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其由各根不同转速的输入轴通过电动换档,将各种不同的速度输出,达到了电动多档输出的目的,其可以应用于各类变速装置,如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等变速器,具有结构简单、动力传输稳定可靠且快捷、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具 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另一状态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G-G视图。 图5是被动齿轮的俯视结构图。 图6是被动齿轮其中一个方向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图。 图8是图7的A-A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图。 图10是图9的A-A视图。 图示中1、螺帽,101、矩形凸部,2、轴承,3、轴向移动齿轮,31、拨叉槽,4、固定套, 5、输出齿轮,6、输入轴,7、输入轴,8、输入轴,9、输入轴,10、底座,11、含油轴承,12、主动齿 轮,13、传动齿轮,14、被动齿轮,141、下齿部,142、上圈,143、弧形凹部,1431、进档导向边、 1432、脱档导向边、144、导向环槽,15、拨叉轴,151、凸臂,16、定位下盖,17、拨叉,18、齿轮 轴,19、步进电机,20、定位上盖,21、弹簧,22、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四档输出结构,如图1-6所示,底座10的本体外形呈圆形, 本体向外形成矩形凸部101,凸部101内形成容纳区,容纳区内置入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 12与步进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相连,步进电机19安装于凸部101的上方。 底座10上嵌装大致呈圆环状的定位下盖16,定位下盖16外圈均匀地形成四个弧 形定位缺口,定位下盖16外套被动齿轮14,两者间径向间隙配合。被动齿轮14上方嵌入大 致呈圆环状的定位上盖20,两者间轴向间隙配合。定位上盖20上形成与定位下盖16相对 应的弧形定位缺口 。定位上盖20与定位下盖1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将中间的被动齿轮14 定位,被动齿轮14可以转动。参见图5、6,被动齿轮14呈圆环状,由上圈142与下齿部141 一体成型,下齿部141带有齿牙,下齿部141通过传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2啮合,传动齿 轮13与齿轮轴18间隙配合,齿轮轴18固定位于底座10上。上圈142与下齿部141间形 成一导向环槽144,沿环槽144局部轴向形成与齿圈141反向呈弧形的凹部143。 底座10的主体上形成四个轴承孔,四个轴承孔与定位上盖20、定位下盖16上的弧 形定位缺口相对应,轴承孔内装入轴承2,轴承2的内圈伸入输入轴7并紧固,输入轴7穿过 定位上盖20及定位下盖16的弧形定位缺口,输入轴7的中上部形成外花键,输入轴7的下 部穿过底座IO,输入轴7伸出底座10的下平面,输入轴7的下端可以安装齿轮,将外界驱动 力输入而使输入轴7旋转。 拨叉轴15的下端滑动式地伸入底座10,拔叉轴的中轴线、轴孔的中轴线、输入轴的中轴线及底座的中轴线相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拨叉轴15的下部形成弹簧安装孔,孔内 置入弹簧21,弹簧21的下端伸出孔外并与底座IO相顶。拨叉轴15的中上部径向形成一凸 臂151,凸臂151的外端头装有能滚动的钢珠22,滚动钢珠22贴合于被动齿轮上圈142的 导向环槽144内,配置滚动钢珠22有利于凸臂151的滑动。 拨叉轴15的上端头通过螺帽1固定连接拨叉17的一端,拨叉17另一端间隙配合 于轴向移动齿轮3外壁的环形拨叉槽31内,轴向移动齿轮3的内壁形成内花键,轴向移动 齿轮3中部穿过输入轴7,轴向移动齿轮3与输入轴7的外花键间隙配合。输入轴7外花键 的上部外套输出齿轮15,输出齿轮15与轴向移动齿轮3留有轴向间隙,输出齿轮15带有内 齿,轴向移动齿轮3向上滑动后与输出齿轮15的内齿相啮合。输出齿轮15的内上部与输 入轴7间装有含油轴承ll,含油轴承11与输出齿轮15相过盈配合,含油轴承11与输入轴 7间隙配合。输入轴7的上端部设有固定套4,防止输出齿轮轴向移动。 输入轴6、8、9与输入轴7的动力传动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步进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12旋转,主动齿轮12通过传动齿轮13带动被 动齿轮14旋转。输入轴7由外力驱动而旋转,当被动齿轮14的弧形凹部143转至与拨叉 轴凸臂151端头的钢珠22相对应位置时,由于弧形凹槽143的进档导向边1431的作用,拨 叉轴15在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从而带动拨叉17、轴向移动齿轮3轴向向上移动 至与输出齿轮5的内齿相啮合,使输入轴7的旋转通过轴向移动齿轮3传递至输出齿轮5, 而将转速输出。随着被动齿轮14的继续转动,凸臂15前端头的钢珠22在弧形凹部143的 脱档导向边1432的作用下,脱离弧形凹部143,回到导向环槽144而复位。 随后,被动齿轮14继续转动,其弧形凹部143转至与输入轴8所对应的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多档输出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底座置入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底座内置入一可转动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由上圈与下齿部一体成型,上圈与下齿部间形成一导向环槽,沿导向环槽的局部轴向形成弧形凹部;下齿部带有齿牙,下齿部齿牙与主动齿轮啮合;    底座形成至少两个轴孔,每个轴孔内安装转动式输入轴的一端,各输入轴的转速不同;    底座上安装与轴孔个数相对应的轴向滑动式拨叉轴,拨叉轴的下部设置弹簧安装孔,孔内装入弹簧,弹簧下端伸出孔外并顶触于底座上,拨叉轴中上部径向形成一凸臂,凸臂间隙配合于被动齿轮上圈与下齿部的导向环槽内;    拨叉轴上部固定连接一拨叉的一端,拨叉另一端间隙配合于一轴向移动齿轮的环形拨叉槽内,轴向移动齿轮的内径形成内花键;    输入轴形成与轴向移动齿轮的内花键间隙配合的外花键,输入轴穿过一输出齿轮,输入轴与输出齿轮留有径向间隙,输出齿轮与轴向移动齿轮留有轴向间隙,输出齿轮设有与轴向移动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