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植追肥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所述底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部设置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远离底座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套管顶部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外周啮合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连接套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伸缩杆来将带有万向轮的电动推杆与底板间距进行调节,通过定量隔板将废料进行均匀的喷洒至地面。面。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追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家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因此许多农户与承包商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
[0003]而在玉米种植过后开花前,需要对播种的玉米进行追肥,现在的追肥装置通常是一个单轮小推车,在进行追肥时直接在种植了玉米的田垄上进行碾压,这样会导致新发出来的玉米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玉米存活率降低、产量下降,同时现在的追肥装置通常是通过一个施肥口直接将肥料淋喷在土地上,而肥料颗粒大小、密度都是不均匀的,因此可能导致在施肥时偶尔会淋喷大量的肥料,偶尔淋喷极少的肥料,从而导致玉米受肥不均匀、施肥效率下降。
[0004]为此提出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所述底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部设置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远离底座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套管顶部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外周啮合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连接套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储料罐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隔板。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储料罐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量隔板,所述定量隔板前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下料孔。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储料罐内侧底部设置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底部设置有施肥口且施肥口贯穿
底座中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转轴贯穿储料罐顶部,所述分隔板设置在储料罐内侧上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在伸缩槽内部,所述齿轮滑动连接在固定槽内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底座右部固定连接有推把。
[00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中,通过连接套管、旋钮、连接杆、齿轮配合伸缩杆来将带有万向轮的电动推杆与底板间距进行调节,避免在进行追肥时直接在种植了玉米的田垄上进行碾压,这样会导致新发出来的玉米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玉米存活率降低、产量下降。
[0021]2、本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轴配合分隔板、下料孔、定量隔板将废料进行均匀的喷洒至地面,避免将颗粒大小、密度都是不均匀的肥料喷洒至地面,因此而导致在施肥时偶尔淋喷大量的肥料,偶尔淋喷极少的肥料,从而导致玉米受肥不均匀、施肥效率下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的连接套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的下料孔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的分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伸缩杆;2、连接套管;3、底座;4、万向轮;5、电动推杆;6、储料罐;7、推把;8、电机;9、旋钮;10、连接杆;11、伸缩槽;12、固定槽;13、齿轮;14、下料孔;15、定量隔板;16、分隔板;17、转轴;18、下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6,底座3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内部设置有伸缩槽11,伸缩槽11远离底座3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来对齿轮13进行限位,同时固定槽12的高度仅有齿轮13高
度的一大半,连接套管2顶部设置有旋钮9,旋钮9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外周啮合连接有伸缩杆1,伸缩杆1远离连接套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首先将旋钮9上拉拉至无法拉动后转动旋钮9,旋钮9带动连接杆10转动,连接杆10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转动与伸缩杆1内侧的齿牙配合将伸缩杆1进行推拉,通过伸缩杆1在伸缩槽11内伸缩来带动电动推杆5移动,通过两边电动推杆5移动调节与底座3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大小的田垄间距,在调整好之后按动旋钮9,将齿轮13的下半部按入固定槽12内,通过固定槽12来将齿轮13进行限位,通过齿轮13锁死来将伸缩杆1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通过电动推杆5来调节施肥口与地面的距离。
[0030]储料罐6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隔板16,在需要进行施肥时,首先将肥料加至其中几个分隔板16之间的格子内,同时空出一个或多个格子,储料罐6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量隔板15,定量隔板15前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下料孔14,储料罐6内侧底部设置有下料仓18,下料仓18底部设置有施肥口且施肥口贯穿底座3中部,通过电机8驱动转轴17,转轴17带动多个分隔板16进行转动,分隔板16推动肥料移动,肥料移动至下料孔14后掉落一部分至下料仓18,通过下料仓18的施肥口将这一部分肥料喷淋至地面,转轴17贯穿储料罐6顶部,分隔板16设置在储料罐6内侧上部,伸缩杆1滑动连接在伸缩槽11内部,齿轮13滑动连接在固定槽12内部,底座3右部固定连接有推把7。
[0031]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6),所述底座(3)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套管(2),所述连接套管(2)内部设置有伸缩槽(11),所述伸缩槽(11)远离底座(3)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2),所述连接套管(2)顶部设置有旋钮(9),所述旋钮(9)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外周啮合连接有伸缩杆(1),所述伸缩杆(1)远离连接套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田垄间距的玉米种植用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6)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隔板(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聚隆汇智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