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377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包括:钢网架、中转台、滑轨、机械手组件、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中转台用于暂存从钢网架取出的钢网或者暂存待存入钢网架的钢网;滑轨设置于钢网架与中转台之间,且滑轨与钢网架平行设置;机械手组件包括移动机构和机械手,移动机构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机械手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移动机构上,机械手用于从钢网架或中转台夹取钢网或者用于将夹取的钢网存入钢网架或中转台;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移动机构,用于检测机械手的位置。本申请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降低了人工从钢网架存取钢网的高空操作风险,节省了取放钢网的时间,提高了存放钢网的准确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SMT钢网取放
,特别涉及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网,也就是SMT模板(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tencil),是一种SMT专用模具,其主要功能是帮助锡膏沉积,目的是将准确数量的锡膏转移到空PCB上的准确位置。
[0003]钢网一般存储在钢网架中,钢网架悬挂于SMT车间,由于钢网架悬挂的位置距离地面比较高,工人需要高空取放钢网,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取放钢网时,工人需要来回往返多次,浪费时间;每条生产线上都需要配备一名工人,人工成本较高。另外,工人在寻找钢网对应位置时,花费时间较长,有拿错或放错钢网的风险。
[0004]为了降低安全隐患、节约时间、降低人工成本以及提高准确取放钢网,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钢网取放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放钢网存在的安全隐患高、浪费时间、人工成本较高以及取放钢网错误率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包括:钢网架,所述钢网架悬挂设置,且所述钢网架分隔成多个钢网存储单元,每个所述钢网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块钢网;中转台,所述中转台设置于地面上,且靠近所述钢网架设置,用于暂存从所述钢网架取出的钢网或者暂存待存入所述钢网架的钢网;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钢网架与所述中转台之间,且所述滑轨与所述钢网架平行设置;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移动机构和机械手,所述移动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机械手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机械手用于从所述钢网架或所述中转台夹取钢网或者用于将夹取的所述钢网存入所述钢网架或所述中转台;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组件以及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延长板,在所述延长板上设有多个感应孔,所述感应孔的位置与所述钢网存储单元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感应孔配合以确定所述机械手从对应的所述钢网存储单元存取所述钢网。
[0007]可选地,在每个所述钢网上均设置有识别码,所述钢网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用于识别所述钢网的识别码,所述扫码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识别码为二维码。
[0009]可选地,所述多个感应孔按照高低间隔的顺序设置在所述延长板上,分别形成第
一感应孔组和第二感应孔组;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感应孔组配合,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感应孔组配合。
[0010]可选地,所述中转台用于承载钢网的表面上设置上料存储单元和下料存储单元,所述上料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待存入所述钢网架的钢网;所述下料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机械手从所述钢网架取出的钢网。
[0011]可选地,在所述钢网架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网,且所述第一防护网位于所述钢网架的存取口以及所述机械手的下方。
[0012]可选地,在所述中转台的周围设置有第二防护网。
[0013]可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柱、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和夹持件,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柱的另一端与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钢网。
[0014]可选地,靠近所述中转台设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5]如上所述,本申请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包括中转台、滑轨、机械手组件、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中转台相当于中转站,用于暂时存储从钢网架内取出的钢网或者待存入钢网架的钢网,机械手组件沿着滑轨滑动,方便机械手运输钢网,位移传感器用于感应机械手到钢网架的距离,以便机械手精确取放钢网。本申请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降低了人工从钢网架存取钢网的高空操作风险,节省了取放钢网的时间,提高了存放钢网的准确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显示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显示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20]图5显示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21]图6显示为图2中的C部放大图。
[0022]图7显示为图3中的D部放大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10、钢网架;11、墙壁;12、房顶;13、固定板;14、地面;20、中转台;30、滑轨;40、机械手组件;41、移动机构;42、机械手;50、位移传感器;60、操作面板;101、钢网存储单元;102、钢网;103、第一防护网;104、第二防护网;201、上料存储单元;202、下料存储单元;301、延长板;302、第一感应孔组;303、第二感应孔组;421、固定柱;422、第一旋转柱;423、第二旋转柱;424、夹持件;501、第一接近传感器;502、第二接近传感器。
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
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5]钢网一般存放于钢网架中,由于钢网架悬挂于SMT车间的墙壁上,且钢网架相对于地面较高,需要工人高空取放钢网,存在安全隐患;取放钢网时,工人需要来回往返多次,比较浪费时间;而且每条生产线上都需要配备一名工人,人工成本较高。另外,钢网架中包括多个钢网存储单元,工人在寻找钢网对应位置时,花费时间较长,有拿错或放错钢网的风险。
[0026]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现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包括钢网架10、中转台20、滑轨30、机械手组件40、位移传感器50和控制器,其中,钢网架10悬挂设置,钢网架10分隔成多个钢网存储单元101,每个钢网存储单元101存储一块钢网102。可选实施例中,多个钢网存储单元101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钢网存储单元101的取放口沿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可选地,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中转台20靠近钢网架10设置,且中转台20设置于地面上,用于暂存从钢网架10取出的钢网102或者暂存待存入钢网架10的钢网102,中转台20设置于地面上,方便工人存取钢网102。滑轨30沿第一方向设置于钢网架10与中转台20之间。机械手组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网架,所述钢网架悬挂设置,且所述钢网架分隔成多个钢网存储单元,每个所述钢网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块钢网;中转台,所述中转台设置于地面上,且靠近所述钢网架设置,用于暂存从所述钢网架取出的钢网或者暂存待存入所述钢网架的钢网;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钢网架与所述中转台之间,且所述滑轨与所述钢网架平行设置;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移动机构和机械手,所述移动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机械手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机械手用于从所述钢网架或所述中转台夹取钢网或者用于将夹取的所述钢网存入所述钢网架或所述中转台;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组件以及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延长板,在所述延长板上设有多个感应孔,所述感应孔的位置与所述钢网存储单元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感应孔配合以确定所述机械手从对应的所述钢网存储单元存取所述钢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钢网上均设置有识别码,所述钢网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用于识别所述钢网的识别码,所述扫码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网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为二维码。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自动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金王勇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奕瑞影像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