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9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获取基期年至期末年目标地多个区域间的人口职住地迁移行为情况,获取各类迁移行为,构建人口迁移行为数据库,基于所述人口迁移行为数据库,建立职住平衡影响模型,计算各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的影响指数,比较各影响指数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识别职住平衡状态变化的驱动力和驱动方向,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职住平衡影响模型,计算各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的影响指数,能够计算特定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的影响力强度与方向,从而精细化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精细化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精细化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职住平衡评价分析
,特别涉及一种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职住平衡是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成因之一,也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近期国内外研究在职住平衡的概念、测度方法、内在机理、调控策略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但对于职住匹配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0003]职住迁移行为是个体对自身职住空间关系的自主调整,也是区域职住平衡/失衡的直接成因。相关技术对于居住迁移行为、就业迁移行为,以及它们两者互动关系的探索还不成熟,缺失个体职住迁移行为和职住平衡的之间的测度方法。常见的职住比、自足度、空间相异指数等方法只能测度职住平衡变化的结果,但无法解析区域职住平衡变化的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能够计算特定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的影响力强度与方向,从而精细化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基于大数据获取基期年至期末年目标地多个区域间的人口职住地迁移行为情况,获取各类迁移行为情况,构建人口迁移行为数据库;
[0008]步骤2、基于所述人口迁移行为数据库,建立职住平衡影响模型,计算各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的影响指数;
[0009]步骤3、比较各影响指数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识别职住平衡状态变化的驱动力和驱动方向,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0011]步骤101、识别目标地多个区域内基期年、期末年的每个个体的居住地位置、就业地位置;
[0012]步骤102、获取同一个体居住地位置、就业地位置信息变动情况,将迁移行为进行分类为居住迁入、就业迁入、居住迁出、就业迁出;
[0013]居住迁入包括居住随迁入、居住单迁入、职住同迁入;就业迁入包括就业随迁入、就业单迁入、职住同迁入;居住迁出包括居住随迁出、居住单迁出、职住同迁出;就业迁出包括就业随迁出、就业单迁出、职住同迁出。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在职住平衡影响模型中,获取各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的E影响指数,E影响指数包括E
业入
、E
居入
、E
业出
、E
居出
,E
业入
为就业迁入影响指数;E
居入
为居住迁入影响指数,E
业出
为就业迁出影响指数,E
居出
为居住迁出影响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0015]E
业入
=2
×
m
业随
/S0+m
同时
/S0‑
(m
业单

m
业随
)/D0[0016]E
居入
=2
×
m
居随
/S0+m
同时
/S0‑
(m
居单

m
居随
)/D0[0017]E
业出


2n
业单
/S0‑
n
同时
/S0+(n
业单

n
业随
)/D0[0018]E
居出


2n
居单
/S0‑
n
同时
/S0+(n
居单

n
居随
)/D0[0019]式中:m
业随
、m
业单
、m
居随
、m
居单
和m
同时
分别为就业随迁入个体数、就业单迁入个体数、居住随迁入个体数、居住单迁入个体数、职住同迁入个体数,n
业随
、n
业单
、n
居随
、n
居单
和n
同时
分别为就业随迁出个体数、就业单迁出个体数、居住随迁出个体数、居住单迁出个体数、职住同迁出个体数,S0为基期年该区域的职住同区数,D0为基期年该区域的职住异区数;
[0020]判断E
业入
、E
居入
、E
业出
、E
居出
的大小,若大于0,则说明该影响指数对应的迁移行为推动了区域职住平衡;若小于0,则说明该影响指数对应的迁移行为推动了区域职住失衡;若等于0,则说明该影响指数对应的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没有影响。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获取职住迁移行为影响指数E

,E

为就业迁入影响指数、就业迁出影响指数、居住迁入影响指数、居住迁出影响指数之和;
[0022]首先判断E

是大于0还是小于0,若E

大于0,说明迁移行为总体上将推动区域的职住平衡,居住迁移行为与就业迁移行为之间的互动机制整体向好;若E

小于0,说明迁移行为总体上将推动区域职住失衡,居住迁移行为与就业迁移行为之间的互动机制还不完善;
[0023]其次,判断并比较E
业入
、E
业出
、E
居入
、E
居出
的大小,对于这四项指数而言,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状态的影响越强,反之越小,指数的绝对值最大则说明该类迁移行为是区域职住平衡状态变化的主要驱动行为,若E

大于0,则应当优先寻找E
业入
、E
业出
、E
居入
、E
居出
中的最大值,并鼓励这一类迁移行为;若E

小于0,则应当优先寻找E
业入
、E
业出
、E
居入
、E
居出
中的最小值,并限制、或改变这一类迁移行为。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0025]步骤201、计算基期年各区域的职住同区数占比;
[0026]步骤202、计算各类迁移行为导致的变化量职住同区数占比;
[0027]步骤203、对于各类迁移行为,综合变化量职住同区数占比与基期年的职住同区数占比,形成影响指数。
[0028]进一步地,在步骤201中,职住同区数占比P的计算公式为:
[0029][0030]式中:C
职住同
为职住同区人数,C
职住异
为职住异区人数。
[0031]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大数据获取基期年至期末年目标地多个区域间的人口职住地迁移行为情况,获取各类迁移行为情况,构建人口迁移行为数据库;步骤2、基于所述人口迁移行为数据库,建立职住平衡影响模型,计算各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的影响指数;步骤3、比较各影响指数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识别职住平衡状态变化的驱动力和驱动方向,提出产城融合化发展的建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101、识别目标地多个区域内基期年、期末年的每个个体的居住地位置、就业地位置;步骤102、获取同一个体居住地位置、就业地位置信息变动情况,将迁移行为分类为居住迁入、就业迁入、居住迁出、就业迁出;居住迁入包括居住随迁入、居住单迁入、职住同迁入;就业迁入包括就业随迁入、就业单迁入、职住同迁入;居住迁出包括居住随迁出、居住单迁出、职住同迁出;就业迁出包括就业随迁出、就业单迁出、职住同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职住平衡影响模型中,获取各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的E影响指数,E影响指数包括E
业入
、E
居入
、E
业出
、E
居出
,E
业入
为就业迁入影响指数;E
居入
为居住迁入影响指数,E
业出
为就业迁出影响指数,E
居出
为居住迁出影响指数计算公式如下:E
业入
=2
×
m
业随
/S0+m
同时
/S0‑
(m
业单

m
业随
)/D0E
居入
=2
×
m
居随
/S0+m
同时
/S0‑
(m
居单

m
居随
)/D0E
业出


2n
业单
/S0‑
n
同时
/S0+(n
业单

n
业随
)/D0E
居出


2n
居单
/S0‑
n
同时
/S0+(n
居单

n
居随
)/D0式中:m
业随
、m
业单
、m
居随
、m
居单
和m
同时
分别为就业随迁入个体数、就业单迁入个体数、居住随迁入个体数、居住单迁入个体数、职住同迁入个体数,n
业随
、n
业单
、n
居随
、n
居单
和n
同时
分别为就业随迁出个体数、就业单迁出个体数、居住随迁出个体数、居住单迁出个体数、职住同迁出个体数,S0为基期年该区域的职住同区数,D0为基期年该区域的职住异区数;判断E
业入
、E
居入
、E
业出
、E
居出
的大小,若大于0,则说明该影响指数对应的迁移行为推动了区域职住平衡;若小于0,则说明该影响指数对应的迁移行为推动了区域职住失衡;若等于0,则说明该影响指数对应的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没有影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迁移行为对城市职住平衡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获取职住迁移行为影响指数E

,E

为就业迁入影响指数、就业迁出影响指数、居住迁入影响指数、居住迁出影响指数之和;首先判断E

是大于0还是小于0,若E

大于0,说明迁移行为总体上将推动区域的职住平衡,居住迁移行为与就业迁移行为之间的互动机制整体向好;若E

小于0,说明迁移行为总体上将推动区域职住失衡,居住迁移行为与就业迁移行为之间的互动机制还不完善;其次,判断并比较E
业入
、E
业出
、E
居入
、E
居出
的大小,对于这四项指数而言,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类迁移行为对区域职住平衡状态的影响越强,反之越小;指数的绝对值最大则说明
该类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强伍磊吴宛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