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包括基管,所述基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插口,所述基管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承口,所述对接插口和对接承口均通过内模具扩胀和外模具限位的方式扩胀成型,所述对接插口的口径小于对接承口的口径,所述对接插口的外表面套接有配合对接承口使用的橡胶圈,橡胶圈的两端外表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对接插口的外表面位于橡胶圈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对接承口的一端外表面设置向外翘起的勾头;使得该不锈钢复合钢管具有全自锚柔性连接结构,防止其出现脱落现象,有效提升不锈钢复合钢管的安装效率,提升其抗震性能,增加管道的位移量和管线变化的曲率,适应管线更大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
,更具体的是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
技术介绍
[0002]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是一种可快速对接的不锈钢复合钢管,其利用卡环结构进行加固,防止管道出现脱落,其可用于城市供水管道的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消防管网输水工程的铺设以及长管距离引水工程。
[0003]专利号CN10462534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钢管环焊缝焊接工艺,采用机械方式切割不锈钢复合管道坡口,切割后有效去除表面氧化皮、熔渣及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且去掉的表面层厚度不小于5mm,端面倾斜偏差为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2mm,坡口根部间隙2~3mm,坡口角度60
±5°
,焊接前预热温度150~160℃,预热范围距焊缝端口80~120mm,内外焊缝双层气体保护,采用小电流、短电弧的焊接方式焊接;可以防止不锈钢层金属中合金元素被扩散层稀释,对不锈钢层起到了良好的隔离作用,有效地保证了焊接质量,焊缝一次合格率高,避免了焊缝返修。
[0004]传统不锈钢复合钢管通常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操作,安装时需要用电用气,增加了管道安装时所需的时间,施工难度大,同时焊接的管道不具有抗震结构,当地面振动时,其焊缝处容易出现泄漏现象,刚性连接抗震效果较差;其次传统不锈钢复合钢管受管壁厚度影响,当管道外部受力挤压时,使得不锈钢复合钢管整体容易出现变形现象,令不锈钢复合钢管内部挤压塌陷,从而使得不锈钢复合钢管无法正常使用,降低了其稳定性;同时传统不锈钢复合钢管不具有辅助支撑结构,当不锈钢复合钢管悬空安装时,其无法对不同口径的不锈钢复合钢管支撑固定,使得不锈钢复合钢管悬空安装时容易出现晃动现象,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
[0007]1、传统不锈钢复合钢管通常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操作,安装时需要用电用气,增加了管道安装时所需的时间,施工难度大,同时焊接的管道不具有抗震结构,当地面振动时,其焊缝处容易出现泄漏现象,刚性连接抗震效果较差;
[0008]2、传统不锈钢复合钢管受管壁厚度影响,当管道外部受力挤压时,使得不锈钢复合钢管整体容易出现变形现象,令不锈钢复合钢管内部挤压塌陷,从而使得不锈钢复合钢管无法正常使用,降低了其稳定性;
[0009]3、传统不锈钢复合钢管不具有辅助支撑结构,当不锈钢复合钢管悬空安装时,其无法对不同口径的不锈钢复合钢管支撑固定,使得不锈钢复合钢管悬空安装时容易出现晃动现象,稳定性较差。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包括基管,所述基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插口,所述基管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承口,所述对接插口和对接承口均通过内模具扩胀和外模具限位的方式扩胀成型,所述对接插口的口径小于对接承口的口径,所述对接插口的外表面套接有配合对接承口使用的橡胶圈,橡胶圈的两端外表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对接插口的外表面位于橡胶圈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对接承口的一端外表面设置向外翘起的勾头,所述对接承口的整体呈喇叭口状,基管的内部套接有支撑套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对接插口的外表面设置有配合橡胶圈使用的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的两侧均呈倾斜设置,所述对接插口的端部外表面设有翻头,当两根基管首尾之间相互对接时,使得一根基管的对接插口插入至另一根基管的对接承口内,令勾头卡在凸台的外表面,使得对接插口和对接承口之间拼接固定,同时利用橡胶圈的使用,使得对接插口和对接承口对接后保持密封状态,其次限位凹槽的设置,可以避免橡胶圈在基管振动时出现松动脱落现象。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对接插口和对接承口之间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对接承口的内侧设有配合限位卡环使用的凹槽,当勾头和凸台相互对接后,在勾头和凸台之间套接限位卡环,可以增加勾头和凸台之间的阻力,当两根基管之间移动时,可以避免对接插口和对接承口之间出现脱落现象,起到辅助固定作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基管的一端拼接安装有转接管,转接管的两端外表面均设有对接承口,所述转接管的上端中部位置设有竖向管头,利用对接承口的设置,使得该三通结构的转接管采用了跟基管相同的对接固定结构,使得的转接管和基管之间可以完成快速对接操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套件包括两块横向插板和两块纵向插板,两块横向插板和两块纵向插板之间呈垂直状交叉设置,横向插板和纵向插板通过卡槽拼接固定,支撑套件的整体呈田字形结构,在该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使用时,通过将支撑套件套接在基管内,可以避免基管弯曲变形,支撑套件通过横向插板和纵向插板构成田字形加固结构,液体可以通过横向插板和纵向插板之间槽口流通,同时支撑套件可以增加接在基管的结构强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横向插板和纵向插板之间设有加固卡套,加固卡套的整体呈圆柱状,且加固卡套的一端设有十字形卡槽,利用加固卡套的设置,可以对横向插板和纵向插板之间的拼接起到加固作用,避免对横向插板和纵向插板在拼接安装后出现倾斜变形现象。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基管和转接管的下部均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支撑架之间通过对接撑杆对接固定,两组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卡座,利用支撑件的设置,可以对基管和转接管的底部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方便基管和转接管架空安装。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卡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块,滑动卡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固定卡块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卡块,所述移动卡块和滑动卡座之间通过调节丝杆活动连接,利用固定卡块和移动卡块可以卡紧固定基管的两侧,
避免基管在滑动卡座的上部移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块和移动卡块的一侧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卡块和移动卡块的侧边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弧形垫。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通过设置对接承口和对接插口配合限位卡环的使用,使得该不锈钢复合钢管具有全自锚柔性连接结构,同时防止其出现脱落现象,有效提升不锈钢复合钢管的安装效率,提升其抗震性能,在两根不锈钢复合钢管进行对接操作时,只需将一根钢管的对接插口拉进拉近另一根钢管的对接承口内,再将具有开口的圆形限位卡环推进到凸台与勾头之间,通过限位卡环的径向胀大反弹变形胀贴在勾头内,以其抗剪切的机械强度阻止接口的轴向拉脱,其对接处可做一定角度的变化,并以对接插口与对接承口管型的配合精度和构造的强度阻止接口的弯曲脱口,令接口具有全方位的自锚功能,同时管道还可以通过接口的传力,连续叠加多个接口的位移量,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变化和适应外力迫使管线的变化,减少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包括基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插口(3),所述基管(1)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承口(6),所述对接插口(3)和对接承口(6)均通过内模具扩胀和外模具限位的方式扩胀成型,所述对接插口(3)的口径小于对接承口(6)的口径,所述对接插口(3)的外表面套接有配合对接承口(6)使用的橡胶圈(7),橡胶圈(7)的两端外表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对接插口(3)的外表面位于橡胶圈(7)的一侧设有凸台(2),所述对接承口(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向外翘起的勾头(4),所述对接承口(6)的整体呈喇叭口状,基管(1)的内部套接有支撑套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插口(3)的外表面设置有配合橡胶圈(7)使用的限位凹槽(10),且限位凹槽(10)的两侧均呈倾斜设置,所述对接插口(3)的端部外表面设有翻头(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插口(3)和对接承口(6)之间设置有限位卡环(5),所述限位卡环(5)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对接承口(6)的内侧设有配合限位卡环(5)使用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锚柔性连接不锈钢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的一端拼接安装有转接管(8),转接管(8)的两端外表面均设有对接承口(6),所述转接管(8)的上端中部位置设有竖向管头(1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津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