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69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属于电力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建设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分析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特性,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能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通过获取地区配电网源网荷储各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运行指标,提取关键电力需求特征,最终能设计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通过采集能源生产消耗的数据,来获取重要评价指标、识别新特点,使配电网管理机制能适应能源生产消费的新特点。新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属于电力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配电网管理机制无法适应能源生产消费的新特点,因此构建的电力需求指数存在较大偏差,影响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通过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能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通过获取地区配电网源网荷储各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运行指标,提取关键电力需求特征,最终能设计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通过采集能源生产消耗的数据,来获取重要评价指标、识别新特点,使配电网管理机制能适应能源生产消费的新特点,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提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研究;S2、建设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3、分析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特性;S4、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S5、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S6、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业务的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0005]所述步骤S2包括:S201、深入分析新型配电系统的能源生产消费新要求和发展趋势;S202、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念;S203、针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生产业务,梳理各项业务的主要指标;S204、建立相应评价体系。
[0006]所述步骤S3包括:S301、调研地区现状能源结构和负荷分布特点;S302、从源网荷储的角度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供电公司、电力用户和电网设备在关键运行指标和关键电力需求的相应变化趋势。
[0007]所述步骤S4包括:S401、获取新型电力系统下供电公司各项业务主要指标;
S402、结合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403、获取地区配电网源网荷储各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运行指标;S404、提取关键电力需求特征;S405、综合研究分析;S406、设计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
[0008]所述步骤S5包括:S501、掌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背景下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现状水平;S502、结合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503、结合对各类典型应用场景下源网荷储的关键运行指标;S504、分析关键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S505、优化管理机制。
[0009]所述步骤S6包括:S601、对电力设备进行多级检测;S602、对检测点进行风险概率分析;S603、根据分析数据进行细节获取和采集归纳;S604、增设任务优化方案。
[0010]所述步骤S406包括:S4061、采集能源生产消耗的数据;S4062、获取重要评价指标和识别新特点;S4063、结合新特点建立配电网管理模型。
[0011]所述步骤S504包括:S5041、收集影响电力需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S5042、获取影响电力需求的关键指标;S5043、计算电力需求变化趋势。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能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通过获取地区配电网源网荷储各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运行指标,提取关键电力需求特征,最终能设计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通过采集能源生产消耗的数据,来获取重要评价指标、识别新特点,使配电网管理机制能适应能源生产消费的新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设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析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特性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业务的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设计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的流程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分析关键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提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研究;S2、建设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3、分析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特性;S4、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S5、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S6、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业务的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0016]所述步骤S2包括:S201、深入分析新型配电系统的能源生产消费新要求和发展趋势;S202、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念;S203、针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生产业务,梳理各项业务的主要指标;S204、建立相应评价体系。
[0017]所述步骤S3包括:S301、调研地区现状能源结构和负荷分布特点;S302、从源网荷储的角度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供电公司、电力用户和电网设备在关键运行指标和关键电力需求的相应变化趋势。
[0018]所述步骤S4包括:S401、获取新型电力系统下供电公司各项业务主要指标;S402、结合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403、获取地区配电网源网荷储各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运行指标;S404、提取关键电力需求特征;S405、综合研究分析;S406、设计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
[0019]所述步骤S5包括:S501、掌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背景下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现状水平;S502、结合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503、结合对各类典型应用场景下源网荷储的关键运行指标;S504、分析关键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S505、优化管理机制。
[0020]所述步骤S6包括:
S601、对电力设备进行多级检测;S602、对检测点进行风险概率分析;S603、根据分析数据进行细节获取和采集归纳;S604、增设任务优化方案。
[0021]所述步骤S406包括:S4061、采集能源生产消耗的数据;S4062、获取重要评价指标和识别新特点;S4063、结合新特点建立配电网管理模型。
[0022]所述步骤S504包括:S5041、收集影响电力需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S5042、获取影响电力需求的关键指标;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提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配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研究;S2、建设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3、分析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特性;S4、构建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架构;S5、优化完善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机制;S6、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业务的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S201、深入分析新型配电系统的能源生产消费新要求和发展趋势;S202、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念;S203、针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生产业务,梳理各项业务的主要指标;S204、建立相应评价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S301、调研地区现状能源结构和负荷分布特点;S302、从源网荷储的角度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供电公司、电力用户和电网设备在关键运行指标和关键电力需求的相应变化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能源生产消费新特点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S401、获取新型电力系统下供电公司各项业务主要指标;S402、结合配电网管理机制评价体系;S403、获取地区配电网源网荷储各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勇路峰刘大鹏刘勇云飞袁天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