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59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5
提供一种不会将FRP制钢筋棒体的表面弄伤、构造及制造简单、能够将FRP制钢筋棒体可靠地结合在千斤顶及反力台座上的FRP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将长条的金属板制固定片(1A、1B)可拆装地对接;在上述各固定片(1A、1B)上在其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12);这些各长孔(12)间的板面区域(Y)向与对接方向相反方向以半圆形隆起变形而成为卡止半部(13),由对接状态的卡止半部(13)形成具有圆形的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圆环状卡止部(14);圆环状卡止部(14)的圆环部在长度方向的同方向上向内外方向倾斜。的同方向上向内外方向倾斜。的同方向上向内外方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预应力混凝土(PC)中使用的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C是使张紧状态的PC钢棒位于混凝土中、通过该PC钢棒的复原力对混凝土赋予压缩力来使其强度提高的。此时,为了使PC钢棒张紧而在其两端装接固定工具,经由该固定工具将PC钢棒的端部结合在千斤顶或反力台座上而赋予张紧力。作为这样的固定工具,以往较多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使楔子位于套筒内的工具、或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的螺纹构造的工具。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6544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88177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顺便说一下,近年来有代替PC钢棒而使用纤维强化树脂(FRP)制钢筋棒体的尝试,当在以往的使用楔子的固定工具中,有因楔子的角部而FRP制钢筋棒体的表面容易受伤,而且套筒及楔子的构造复杂而制造花费工夫的问题。此外,以往的采用螺纹构造的工具也有对于FRP制的钢筋棒体难以使用的问题。
[0009]所以,本专利技术是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将FRP制钢筋棒体的表面弄伤、构造及制造简单、能够将FRP制钢筋棒体可靠地结合在千斤顶及反力台座上的FRP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0010]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1技术方案的FRP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将长条的金属板制固定片(1A、1B)可拆装地对接,在上述各固定片(1A、1B)上在其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12),这些各长孔(12)间的板面区域(Y)向与对接方向相反方向以半圆形隆起变形而成为卡止半部(13),由对接状态的上述卡止半部(13)形成具有比FRP制钢筋棒体(Rb)小径的圆形的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圆环状卡止部(14)。
[0012]在第1技术方案中,各卡止部的开口缘压接在钢筋棒体的外周上,但由于该压接力是由金属板部的弹性带来的,所以通过适当设定金属板的厚度,能避免其过度变大,不会将FRP制钢筋棒体的表面弄伤。这样的卡止工具与以往的工具相比构造简单。
[0013]在第2技术方案的FRP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中,上述圆环状卡止部(14)其圆环部在长度方向的同方向向内外方向倾斜。
[0014]在第2技术方案中,如果使钢筋棒体张紧,则在固定工具上作用该钢筋棒体抜出方
向的力,但压接在钢筋棒体的外周上的各卡止部以其缩小开口缘进一步缩小其开口径的方式变形,通过该止回作用,可靠地防止上述钢筋棒体的拔出。
[0015]第3技术方案的FRP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在长条的金属板(11)上在其长度方向上以一定间隔设置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12);第2工序,将这些长孔(12)间的板面区域(Y)从一方推压,形成具备向另一方以半圆形隆起的至少一个卡止半部(13)的固定片(1、1A、1B);以及第3工序,准备一对上述固定片(1、1A、1B),将两者以上述卡止半部(13)未隆起的一侧的板面相互可拆装地对接,通过对置的上述卡止半部(13),形成具有比FRP制钢筋棒体(Rb)小径的圆形的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圆环状卡止部(14)。
[0016]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压力机简单地制造第1技术方案的固定工具。
[0017]在第4技术方案的FRP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第2工序中,将上述长孔(12)间的板面区域(Y)从一方不均等地推压,形成具备向另一方以半圆形隆起且隆起量在长度方向的同方向上从一侧缘朝向另一侧缘变大的至少一个卡止半部(13)的固定片(1、1A、1B)。
[0018]根据第4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压力机简单地制造第2技术方案的固定工具。
[0019]上述括号内的标号参考性地表示与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的机构的对应关系。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如以上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会将FRP制钢筋棒体的表面弄伤,构造及制造简单,并且能够将FRP制钢筋棒体可靠地结合在千斤顶及反力台座上。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固定工具的整体侧视图。
[0023]图2是金属板的整体俯视图。
[0024]图3是表示下模的模面的整体俯视图。
[0025]图4是下模的端面图。
[0026]图5是表示上模的模面的整体俯视图。
[0027]图6是上模的整体侧视图。
[0028]图7是上模的端面图。
[0029]图8是固定片的整体俯视图。
[0030]图9是固定片的整体侧视图。
[0031]图10是固定片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0032]图11是固定片的部分放大侧视图。
[0033]标号说明
[0034]1、1A、1B

固定片;11

金属板;12

长孔;13

卡止半部;14

卡止部;Y

板面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的各种设计的改良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
[0036]在图1中表示被安装在FRP制钢筋棒体Rb(以下仅称作钢筋棒体)的端部上的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工具H的侧视图。固定工具H将上下一对同形状的固定片1A、1B以对称形对接而构成。各固定片1通过压力成形来制造。即,如图2所示,准备与固定片1的长度相等的长条的金属板11,在将其一端部去除后的板面上,以等间隔冲切形成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矩形的长孔12。接着,通过与上述金属板11的形成有长孔12的区域X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的金属模,将相邻的各长孔12间的板面区域Y冲出。
[0037]图3中表示构成金属模的下模2的俯视图,在图4中表示其端面图。在下模2的模面上,在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凹陷部21(图4),凹陷部21在长度方向上以与上述板面区域Y对应的方式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9个)。另一方面,图5中表示构成金属模的上模3的俯视图,图6中表示其侧视图,图7中表示其端面图。另外,图6、图7在上模3的使用时上下成为相反。在上模3的模面上,在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半圆弧状的突出部31(图7),突出部31在长度方向上以与上述下模的凹陷部21对应的方式以等间隔形成。这里,突出部31从与凹陷部21正确地对置的位置向长度方向的一方稍稍偏移而取位。
[0038]将这样的下模2和上模3设置在压力机中,对于被向下模2与上模3间的规定位置供给的金属板11,通过使上模3的各突出部31向下模2的各凹陷部21内进入,将金属板11的上述各板面区域Y向下方冲出,成形出具备隆起的卡止半部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将长条的金属板制固定片可拆装地对接,在上述各固定片上在其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这些各长孔间的板面区域向与对接方向相反方向以半圆形隆起变形而成为卡止半部,由对接状态的卡止半部形成具有比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小径的圆形的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圆环状卡止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环状卡止部的圆环部在长度方向的同方向上向内外方向倾斜。3.一种纤维强化树脂制钢筋棒体的固定工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工序,在长条的金属板上在其长度方向上以一定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裕茂中川敬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川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