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59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5
本公开涉及一种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干燥、施加和热处理阴极材料的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腔室部,其包括圆柱形主体和厚板;加热部,其设置在圆柱形主体的外部和腔室部的厚板的外部中的每一者中以加热腔室部;喷洒部,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喷嘴;搅拌部,其能旋转地设置在腔室部的圆柱形主体的内部,以搅拌腔室部内的阴极材料;驱动部,其连接到搅拌部的一侧并且能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部的一侧处以旋转搅拌部;以及控制部,其被构造成控制加热部、喷洒部和驱动部。洒部和驱动部。洒部和驱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这样的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其中根据阴极材料的制造,干燥、施加、热处理二次电池的阴极材料的过程被统一以最大化工作效率、质量和生产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诸如便携游戏控制台、便携电话(智能电话等)和便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PC等)的移动阻止广泛地分布和使用,对作为用于移动装置的电源的可充电和可放电的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
[0003]另外,为了可商业应用于电动车辆(EV)、能量存储系统(ESS)等,用于改进二次电池的性能和可制造性的研究和开发正在积极地进行。
[0004]通常,二次电池包括阴极材料、阳极材料、电解质和隔板。
[0005]其中,阴极材料是用于确定二次电池的性能(容量、输出等)的重要因素。
[0006]二次电池的阴极材料的代表性示例包括LiCoO2(LCO)、LiNiCoMnO2(NCM)、LiNiCoAlO2(NCA)、LiFePO4(LFP)等。
[0007]如图1所示,阴极材料必须经受洗涤、脱水、干燥、涂覆、热处理和冷却过程中的每一种,以防止阴极材料的质量劣化并改善阴极材料的固有特性。
[0008]另外,在制造阴极材料的过程中,在韩国专利登记No.10

1777977中详细公开了在干燥过程中使用的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
[0009]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由以下各项构成:干燥炉、在干燥炉中搅拌原始金属粉末的搅拌装置、围绕干燥炉设置以加热或冷却干燥炉同时与干燥炉隔离的加热/冷却腔室、向加热/冷却腔室供应蒸汽或冷空气的蒸汽装置、以及设置在冷却装置干燥炉的另一侧处以在排放空气和水分的同时将原始金属粉末再次下降到干燥炉中的袋式过滤器,并且因此,通过经由从蒸汽装置供应到管道的蒸汽加热干燥炉来干燥阴极材料。
[0010]然而,在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中,由于蒸汽或传热油被加热并通过管道被传递到干燥炉,所以热损失较高,并且温度控制是不容易的。
[0011]另外,由于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仅干燥阴极材料并且不执行涂覆和热处理过程。因此,需要单独的涂覆和热处理装置来完成阴极材料。
[0012]也就是说,在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中,当添加热处理功能时,不容易将蒸汽或传热油加热至能够进行热处理的高温热,并且在干燥炉中发生严重的部分温度偏差,并且因此不适合添加热处理功能。
[0013]此外,在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中,由于在干燥阴极材料之后阴极材料必须被传递到涂覆和热处理装置,所以在传递过程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并且杂质可混合在阴极材料中。
[0014]另外,由于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由于管道和锅炉的安装而具有复杂结构,因此该结构是复杂的,并且在维护中存在许多困难。常规阴极材料干燥装置中使用的传热油由
于油蒸汽而具有爆炸的风险,并且充当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
[0015]考虑到上述限制,在根据相关技术的阴极材料的制造中,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提高生产率和安全性。
[0016][现有技术文献][0017][专利文献][0018](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登记No.10

1777977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该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能够提供高温热,不具有温度偏差和热损失,并且能够容易地控制温度以不仅干燥阴极材料,而且还执行涂覆和热处理,从而根据阴极材料的制造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和生产率。
[0020]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供一种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在该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中提前移除爆炸元件以提高安全性。
[0021]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的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该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能够在不使用导致环境污染的传热油的情况下干燥和热处理阴极材料。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所述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腔室部,所述腔室部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被构造成容纳所述阴极材料;以及厚板,所述厚板联接到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以密封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两端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圆柱形主体固定到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外部和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厚板的外部中的每一者中以加热所述腔室部;喷洒部,所述喷洒部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喷嘴,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喷嘴设置在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上部和一侧之间,并且被插入所述圆柱形主体中,以通过气体将涂覆液体喷洒到所述腔室部内的所述阴极材料;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能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内部,以搅拌所述腔室部内的所述阴极材料;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到所述搅拌部的一侧并且能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的一侧处以旋转所述搅拌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加热部、所述喷洒部和所述驱动部。
[0023]根据一个方面,所述腔室部还可以包括:输入部,所述输入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一侧的上部上,以将所述阴极材料输入到所述腔室部中;排出部,所述排出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另一侧的上部上,以将所述腔室部内的水分排放到外部;排放部,所述排放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下部上,以将所述阴极材料排放到所述腔室部的外部;以及沙井部,所述沙井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一侧处以能够被进入以用于在所述腔室部的内部进行维护和清洁。
[0024]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加热部可以包括电加热线。
[0025]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加热部可以与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外部间隔开。
[0026]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沙井部包括:沙井通道,所述沙井通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一侧并且另一端突出到所述圆柱形主体之外以便与所述腔室部间隔开;沙井盖,所述沙井盖的上部通过铰链单元联接到所述沙井通道的另一端的上部以竖直地旋转,从而打开和关闭所述沙井通道;填料,所述填料被插入到所述沙井盖的内周中,
以密封所述沙井通道和所述沙井盖之间的间隙;以及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设置成对应于所述沙井通道的另一端的下部和所述沙井盖的下部中的每一者,以便锁定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沙井通道的所述沙井盖。
[0027]根据一个方面,所述锁定单元可以包括:闩锁,所述闩锁设置成能旋转地向上位于所述沙井通道的另一端的下部上;以及钩部,所述钩部固定到所述沙井盖的下端,使得所述闩锁被钩住。
[0028]根据一个方面,所述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向内弯曲以将所述填料容纳在所述沙井盖的内周中。
[0029]根据一个方面,所述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被插入到所述沙井通道中的块,以阻挡所述阴极材料在所述沙井盖内的所述沙井通道内部的积聚。
[0030]根据一个方面,所述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被构造成将所述沙井盖保持成固定在所述沙井盖的外部上。
[0031]根据一个方面,所述阴极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所述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干燥、施加和热处理阴极材料,所述阴极材料集成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腔室部,所述腔室部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被构造成容纳所述阴极材料;以及厚板,所述厚板联接到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以密封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两端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圆柱形主体固定到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外部和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厚板的外部中的每一者中以加热所述腔室部;喷洒部,所述喷洒部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喷嘴,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喷嘴设置在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上部和一侧之间,并且被插入所述圆柱形主体中,以通过气体将涂覆液体喷洒到所述腔室部内的所述阴极材料;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能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内部,以搅拌所述腔室部内的所述阴极材料;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到所述搅拌部的一侧并且能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的一侧处以旋转所述搅拌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加热部、所述喷洒部和所述驱动部,其中,所述腔室部包括:输入部,所述输入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一侧的上部上,以将所述阴极材料输入到所述腔室部中;排出部,所述排出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另一侧的上部上,以将所述腔室部内的水分排放到外部;排放部,所述排放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下部上,以将所述阴极材料排放到所述腔室部的外部;以及沙井部,所述沙井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一侧处以能够进入所述腔室部的内部以进行维护和清洁,其中,所述沙井部包括:沙井通道,所述沙井通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一侧并且另一端突出到所述圆柱形主体之外以便与所述腔室部间隔开;沙井盖,所述沙井盖的上部通过铰链单元联接到所述沙井通道的另一端的上部以竖直地旋转,从而打开和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民李熙成朴哲祐
申请(专利权)人: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