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领域,具体为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配电网中直流负荷越来越多,且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给传统交流电网带来了严峻挑战,而直流系统由于具有损耗低、电能质量高、功率控制容易、输电容量大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0003]因此,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具备交流及直流电网的优势,能够实现交流及直流负荷的分区互给,促进分布式电源的消纳,将是未来主动配电网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
[0004]网络重构技术是指通过改变配电网络拓扑结构来提高可靠性,降低线损,均衡负荷和改善供电电压质量的技术。是一种优化配电系统技术,提高配电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配电网重构是在满足配电网呈辐射状、馈线热熔、节点电压偏差要求和变压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使配电网线损、负荷均衡度、供电质量等指标最佳的配电网运行方式。
[0005]孤岛运行(或独立子系统运行)是互联电网和含分布式发电(DG)配电系统的一类特殊运行方式。对于前者而言,及时地将系统解列成多个能够稳定运行的孤岛系统可以避免局部事故扩散引发大面积停电甚至系统崩溃;对于后者而言,灵活、优化的孤岛运行方式可以提高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的潜力。
[0006]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由具有关断能力的器件(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组成的换流器。电压源换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负荷失电时,获取负荷的失电范围和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的输入参数,所述失电范围中的负荷包括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将所述输入参数输入预设的故障恢复模型中得到二阶锥规划模型;使用GUROBI,对所述二阶锥规划模型求解,得到负荷恢复控制指令;根据负荷恢复控制指令对所述失电范围中的负荷进行重构,恢复所有一级负荷供电,恢复部分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供电,并划分形成多个孤岛运行状态,完成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失电范围中的负荷对配电网的重要性,对失电范围中的负荷进行分配权重,权重最高对应一级负荷,权重最低对应三级负荷,其余为二级负荷;所述输入参数包括网络参数和DG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恢复模型的构建过程时建立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minF=
‑
λ1f1+λ2f2;式中,f1为最大化故障期间负荷恢复量,f2为最小化恢复后运行状态下网络损耗,λ1为第一权重,λ2为第二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目标函数之后建立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辐射状约束,所述辐射状约束的公式为:β
ih
+β
hi
=α
ih
,ij∈Ω
b
;式中,Ω
b
表示节点合集,α
jj
表示支路ij的连接状态,β
ij
为节点i和节点j的关系,β
hi
是从节点i至节点j的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DG约束,所述DG约束的公式为: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DG约束,所述DG约束的公式为: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DG约束,所述DG约束的公式为: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DG约束,所述DG约束的公式为:式中,为接入节点i的可控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下限,为接入节点i的可控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为接入节点i的可控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上限,为接入节点i的可控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出力,为节点i上分布式电源最小运
行功率因数;为接入节点i的可控分布式电源容量;为t时段光伏的有功出力值,为t时段光伏的有功出力最大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孤岛划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VSC约束,所述VSC约束的公式如下: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VSC约束,所述VSC约束的公式如下:Q
VSC,min
≤Q
c,t
≤Q
VSC,max
;式中,P
al,t
为t时段交流侧有功功率,为交流线路电流平方,P
dl,t
为t时段直流侧有功功率,R
v
表示VSC内部的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刘毅然,惠慧,李蕊,赵阳,黄玲,张纯,李文辉,贾勇,高杨,刘瑶,王大玮,张伟豪,赵朋,丁纪军,施冕雄,郑伟,张维,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