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33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要治疗中药和辅助治疗中药,主要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茯苓30份、川贝25份,川贝不宜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和附子同用,甘草30份、五味子20份、桔梗20份、连翘23份、蒲公英18份、黄连10份、干姜8份和细辛12份,辅助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桑叶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


技术介绍

[0002]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转为慢性,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喘气等,咳嗽可伴随咳痰,在治疗咳嗽时,首要找出病因,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止咳祛痰药,注意护理,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顽固性咳嗽可以选择中枢镇咳达到止咳目的,咳痰量多时不能单独使用止咳药应合用化痰药。
[0003]如公开号为:CN103446519B,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大约如下:百合17份,桂枝9份,厚朴12份,鱼腥草14份,桃仁10份,甘草7份,连翘6份,白前12份,茯苓15份,细辛6份,沙参3份,知母14份,麻黄10份,贝母13份,桔梗20份,黄芩16份,薄荷15份,百部14份,金银花16份,当归3份,山楂15份,砂仁7份,山药5份,紫苑10份,上述对比文件提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虽然加用白术、黄芪等益气药,但是不具有提高了咳嗽治愈的速度,和增强了咳嗽患者的身体素质的优点,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多种辅助治疗中药和主要治疗中药配合作用的优点,提高了咳嗽治愈的速度,增强了咳嗽患者的身体素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包括主要治疗中药和辅助治疗中药,所述主要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茯苓30份、川贝25份、甘草30份、五味子20份、桔梗20份、连翘23份、蒲公英18份、黄连10份、干姜8份和细辛12份,所述辅助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桑叶30

40份、菊花17

22份、山楂10

13份、陈皮9

14份、党参17

20份、枸杞10

16份、三七10

13份、大枣片25

35份和麻黄15

21份。
[0006]进一步的,具有镇咳,化痰祛痰的效果,所述茯苓含有多糖、三萜类成分、甾醇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所述茯苓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具有明显的皱缩纹理,所述川贝含有多种生物碱,所述川贝不宜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和附子同用,所述川贝脾胃虚寒者慎服,所述甘草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所述甘草用量为:2

10g,所述五味子用量为3

6克,所述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所述蒲公英入肝、胃经,所述黄连大苦大寒,胃虚呕恶者、脾虚泄泻者和五更肾泻者均慎服,所述细辛对肾脏具有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0007]进一步的,具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的功效,还能够增强患者体质,所述桑叶味苦、甘,性微寒,所述桑叶归肺、肝经,所述桑叶用量为6至10克,所述陈皮入药部位为: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所述陈皮味苦、辛,性温,所述陈皮用量为:3~10g,所述党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有乳汁,长15

30厘米,直径1

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

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所述党参味甘,性平,所述党参归脾、肺经,所述麻黄发汗力强,升高血压,阴虚盗汗者、虚喘者及失眠和高血压患者慎用,所述麻黄用量为:2

10g。
[0008]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9]步骤一:对治疗咳嗽所使用的中药进行清洗和烘干;
[0010]步骤二:对清洗烘干后的茯苓、川贝、五味子、桔梗、干姜、细辛、山楂、陈皮、党参、三七和麻黄进行软化和切片处理,利用药片破碎机分别对切片进行破碎,并利用100目筛网对破碎的中药进行过筛;
[0011]步骤三:将清洗烘干后的甘草、连翘、蒲公英、黄连、桑叶、菊花和枸杞分别置于煎煮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2

3次,收集各煎出液进行离心分离至规定浓度;
[0012]步骤四:将过筛后的中药和离心分离的药液分别放进药物混合箱内部进行充分混合,利用制粒机对中药进行制粒,能够得到中药颗粒的半成品,将中药颗粒的半成品烘干能够制成中药颗粒成品;
[0013]步骤五:将过筛后的中药和离心分离的药液分别放进药物混合箱内部进行充分混合,利用球形制丸机对中药进行挤条和制丸,最后对制成的药丸进行干燥和包衣处理,每个制成药丸的重量为10克。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在咳嗽治疗中药内加入辅助治疗中药,加入的桑叶和菊花具有较强抗炎和清热解毒的效果,加入的山楂和陈皮都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加入的党参、枸杞、三七和大枣片都具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等功效,有助于增强咳嗽患者的身体素质,加入的麻黄疏散风寒、发汗透疹、利水消肿,多种辅助治疗中药和主要治疗中药配合作用,提高了咳嗽治愈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对照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实验组组成及重量份数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实验组组成及重量份数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实验组组成及重量份数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实验组组成及重量份数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实验组组成及重量份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所示,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包括主要治疗中药和辅助治疗中药,主要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茯苓30份、川贝25份、甘草30份、五味子20份、桔梗20份、连翘23份、蒲公英18份、黄连10份、干姜8份和细辛12份,辅助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桑叶30

40份、菊花17

22份、山楂10

13份、陈皮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包括主要治疗中药和辅助治疗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茯苓30份、川贝25份、甘草30份、五味子20份、桔梗20份、连翘23份、蒲公英18份、黄连10份、干姜8份和细辛12份,所述辅助治疗中药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桑叶30

40份、菊花17

22份、山楂10

13份、陈皮9

14份、党参17

20份、枸杞10

16份、三七10

13份、大枣片25

35份和麻黄15

2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苓含有多糖、三萜类成分、甾醇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所述茯苓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具有明显的皱缩纹理,所述川贝含有多种生物碱,所述川贝不宜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和附子同用,所述川贝脾胃虚寒者慎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所述甘草用量为:2

10g,所述五味子用量为3

6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所述蒲公英入肝、胃经,所述黄连大苦大寒,胃虚呕恶者、脾虚泄泻者和五更肾泻者均慎服,所述细辛对肾脏具有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味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石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